“自欺欺人”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有效手段,有利也有弊

每天培养最有趣和实用的心理学我们一直瞧不起那些自欺欺人的人,认为他们天真、软弱,没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会欺骗自己。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自然希望得到与我们的努力相匹配的结果。但事情会发生变化。任何目标的实现都是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的结果。面对赤裸裸、令人失望的现实,我们不

每天培养最有趣和实用的心理学

我们一直瞧不起那些自欺欺人的人,认为他们天真、软弱,没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会欺骗自己。

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自然希望得到与我们的努力相匹配的结果。但事情会发生变化。任何目标的实现都是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运气的结果。

面对赤裸裸、令人失望的现实,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选择欺骗自己。

“这只是运气不好。我下次会做得很好……”

“其他人都能做到,我也能做到……”

“只要你比上次更加努力,你一定会实现你的目标……”

经历失败后,你会这样安慰自己吗?

“自欺欺人”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有效手段,有利也有弊

我们不想失败,但总有人会失败。有时候,你引以为傲的成就只是别人的起跑线。这个社会太残酷了。如果我们不欺骗自己,我们可能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

如果你失败了,你会怎么办?

失恋后你会如何选择?

当你发现自己不如周围的人时,你有什么感觉?

我们的麻烦总是多而奇怪。它们充斥着我们的头脑,让我们焦躁不安。为了维持我们的生活,我们必须调整自己,让自己振作起来“自我安慰”只是一种形式我们将以其他方式调整心态。

“自欺欺人”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有效手段,有利也有弊

Festinger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人们认为,当个体的“认知因素”具有“非合作关系”时,就会出现认知失衡。

什么是认知因素?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体验,一种想法,或者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所谓不合作关系,是指一种“矛盾”,包括逻辑知识的冲突、文化价值观的冲突、道德与伦理的冲突、知识与实践的差异。让我们用例子来分析它。

当一个事件不符合我们的正常认知时,我们就会出现认知失调。

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只是一小部分,各种未解之谜等待着人们去探索,比如蜥蜴人是否存在?火星上有生命吗?

无法理解是正常的,有很多事情是科学无法解释的。因此,认知失调是无法避免的。

“自欺欺人”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有效手段,有利也有弊

费斯廷格认为,当认知失调发生时,人们会产生强烈的焦虑感,并渴望消除这种焦虑。这可能是人类追求真理并不断进步的一个主要原因。对人们来说,“不可理解”本身就是一种折磨。

其次,社会文化的冲突也会导致认知失调。

在中国,公民坚持集体主义是社会的要求。集体大于个人。在集体利益面前,个人利益必须妥协。

多年来,这些社会和文化概念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脑海。我们所有的言行都与之紧密相连,反映了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

然而,在许多西方国家,个人利益至上,后者在集体和个人面前无疑更为重要。

“自欺欺人”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有效手段,有利也有弊

当今社会,各国都把文化输出放在战略位置,各种文化价值观激烈碰撞,必然导致认知失衡。

当我们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是为了保护自己还是牺牲自己为集体服务?

每个人都会面临这种困境,你必须在个人和集体之间做出选择,否则你会被焦虑困扰。疫情期间,许多美国人没有戴口罩,高举“自由”的旗帜。中国人似乎无法理解这些行为。难道他们甚至不想为自由而生活吗?

这是由社会和文化差异引起的认知失调的典型例子,面对社会和文化冲突,我们只能辩证对待和尊重多样性。

“自欺欺人”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有效手段,有利也有弊

第三,概念层面的冲突也会导致人们的认知失调。什么是概念级别?你可以把它理解为问题的角度和位置,或者理解为思维方式。当你和父母吵架时,你如何看待是非?

从你自己的角度来看,父母想要控制和小题大做的欲望让你感到无聊;从父母的角度来看,他们可能只是为了你好。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然会从自己的角度思考。然而,善于共情的人难免会感到不安和焦虑,并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过于激烈,因为他们总是喜欢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例如,从个人角度来看,垃圾分类是一件麻烦事;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是保护环境的好措施。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所以从不同的角度和角度来看,结论大相径庭。通常,我们会不可避免地保证自己的利益,为自己考虑更多,但这也意味着认知失调的发生。

如何平衡概念层面之间的冲突,如何做出系统、全面、准确的判断,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此外,新旧经验之间的矛盾也会导致认知失调。

“自欺欺人”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有效手段,有利也有弊

所谓新旧经验的矛盾,是指新行为与旧经验之间的矛盾,即“知识与实践不同”。换句话说,你做你之前想的事情是正常的,但如果你的行为与你之前的想法发生冲突,这意味着你有认知失调。

可以说,混乱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能做的是在疾病发生后以某种方式平衡我们的认知,以消除焦虑和紧张。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费斯廷格认为,大多数时候,认知失调会伴随着某种行为的出现,即当我们经历焦虑时,行为通常已经发生。

因此,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改变态度来消除这种焦虑,这涉及到本文开头描述的“自欺欺人”。

“自欺欺人”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有效手段,有利也有弊

可以说,我们的成功或失败经历几乎都来自与他人的比较、社会比较和社会比较。

成功使人体验到积极的自我价值感,而失败使人产生认知失调,因为此时,我们行为的负面结果与我们对自己的积极认知不符,这也是认知失调的一个主要来源。

失败后,我们的身心都会有挫败感。如果我们任由它发展,我们可能会变得沮丧。这时,我们会有意无意地选择性地忽略可能伤害我们的负面因素,而关注积极因素。

在生活中,最常见的自我欺骗手段是归因是对事件原因的判断。

“自欺欺人”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有效手段,有利也有弊

心理学家维纳认为,人们通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度。

如果我们把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我们会产生巨大的负面情绪。对每个人来说,承认自己能力不足就像承认自己不如别人一样。无力感会自发产生,甚至怀疑和否定自己。

如果我们把失败归因于努力,我们通常会感觉更好,就像一些学生在考试失败后安慰自己,用自己的努力不足来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足开脱一样。

事实上,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现象。我们自然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因此,在归因因素中,“努力不足”和“运气不好”成为我们最好的借口。

“自欺欺人”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有效手段,有利也有弊

此外,我们还利用自私的偏见来实现自我欺骗。

自我服务偏见强调,人们总是倾向于将自己的成功和他人的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而将自己的失败和他人的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

一般来说,当我们成功的时候,一定是因为我们的能力强,工作努力;当其他人成功时,他们大多依靠运气;当他们失败时,他们认为自己很不幸;当别人失败时,是对方的能力不足。

顾名思义,这种社会认知实际上是一种偏差。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我们的自我价值,而不是作出客观的解释。你可以回忆起你是否有类似的习惯。

“自欺欺人”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有效手段,有利也有弊

当成功或失败发生时,我们的大脑通常会在进行任何深入分析之前使用自助方法保护自己并攻击他人,从而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我们说自欺欺人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这对我们适应社会非常重要,但并不总是消极的。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失败,所以自欺欺人的现象很普遍。然而,在我们理解其积极方面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其消极方面。

如果我们总是把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我们可能会变得傲慢、傲慢和愚蠢,因为一旦我们遭受失败,我们的大脑就会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我的能力很强,这种情况一定是由不可控的外部力量造成的。

“自欺欺人”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有效手段,有利也有弊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会反思自己,不会改正错误,那些不能认识到自己缺点的人将失去自我提升的资格。

那些沉溺于自我美化却否认他人的人更危险。他们把所有的成功都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他们没有看到事情的偶然性,认为自己的成就都来自于自己,这显然与事实不符,也很极端。

他们无法感受到他人成功的喜悦,无法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快乐,总是对他人抱有病态的嫉妒,这是对他们人际关系和思想境界的毒药。

另一方面,过度保护自己也是一种自私。如果允许这种心态发展,很可能会被群体孤立。

自欺欺人一直是一把双刃剑。它有优点也有缺点,但它是必要的。

对我们来说,了解其积极的一面显然更为重要。如果我们想站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保持良好的心态,自欺欺人永远是我们适应社会的利器,简单但实用。

-结束-

作者| Magic Little

编辑|心脏搭档

第一心理群体|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材料:

马德里,H.P.(2020)。团队中的领导者情感存在和反馈。心理学前沿,11。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谭公子喜马拉雅免费心理测试身体每况愈下 谭公子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14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