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积极情感教育助推乡村振兴

[专家视角]作者:侯晶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德育研究所教授)编辑出版社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教育肩负着重要使命。如何为乡村振兴培养“懂技术、有文化、会管理、善于管理、有开拓精神、敢想敢做”的复合型技能人才?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村

[专家视角]

作者:侯晶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德育研究所教授)

编辑出版社

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教育肩负着重要使命。如何为乡村振兴培养“懂技术、有文化、会管理、善于管理、有开拓精神、敢想敢做”的复合型技能人才?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有不同的任务和方法。过去,我们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中更加注重知识和技能教育。本文认为,我们应该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因为它对促进农村人才学好、留得住、干得好也有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用积极情感教育助推乡村振兴

扬州大学学生志愿者在高邮市灵堂汇实验小学的操场上与学生们一起玩“老鹰抓鸡”游戏。庄文斌摄/光明图片

用积极情感教育助推乡村振兴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特殊教育学校组织师生到观音洞镇草坝小学任教,并教小学生学习陶瓷文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杨斌/光明摄

1.反挫折和反挫折有助于“学好”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强调“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乡村振兴需要培养一大批“懂技术、有文化”的人才。这种培训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直接相关。如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信心、乐观、专注和其他积极情绪,他们可以为技术和文化学习注入强大的动力。

作为未来乡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村青少年从小就在大自然的广阔怀抱中自由玩耍和成长,他们的生活经历很容易养成喜动厌静的习惯。与此同时,教育社会学家伯恩斯坦(Bernstein)在对家庭课堂和儿童习得复杂语言代码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的早期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准备程度不同。可以说,上述两个关键因素不利于广大农村青少年与语言编码精美、大多数课程要求安静专注的作业的学校教育相联系。此外,祖父母相对缺乏学习指导和成长陪伴,使得农村儿童在基础教育初期面临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的不平等, 这不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力。多年来,许多农村学生在义务教育中后期遇到学习困难,觉得自己“不是学习材料”。一些农村初中甚至出现了“一年级三班、二年级两班、三年级一班”的辍学现象。

在这方面,乡村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尽快培养一种更专注、更活跃的学习情绪。在课堂上,他们可以从全国中小学智能教育平台中选择优质的在线教学资源。借助内容丰富、美观、易懂的云音视频课件,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同时,教师可以抽出时间帮助学生,提高和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尽量减少他们的学业挫折。

对于那些遇到学业困难的农村学生,老师千万不能把他们当成“废柴”,也不能简单地把自己能力差归咎于学业无能感的形成。相反,他们应该帮助他们形成一种肯定自己、自立、乐观和自信的学习态度,从而通过富有弹性的积极情绪教育提高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效果,并形成知识和技能学习与情绪态度学习的双向促进。

2.记得以乡愁为先导

农村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入学率普遍低于城市学生,高等教育的普及使本科毕业成为城市许多行业就业的基本学术门槛。许多农村地区的年轻人成为了无法在城市扎根、不愿回家的“夹心人”。这种“背井离乡”的情结导致了一系列发展问题,如农村空心化、当地建筑人才匮乏、留守儿童成长环境恶劣等。

面对农村在一定程度上的空心化和萧条,农村基础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城乡差异和农村普遍落后于城市的客观现实,从而铭记乡愁,注重乡土情感认同教育的建设。道德与法治、历史课程和其他学科应该系统地设计和教授,让农村学生明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应该用来促进城市发展,农业应该用来补充就业,以确保当时的中国国防工业和其他工业能够尽快赶上国际标准;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取得了哪些突破,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重点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党中央为何带着人民情怀,第一时间提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以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和绿色发展理念确保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具有深厚历史感的教育,可以培养农村学生的家国情怀,帮助他们理解和认同农业振兴就是国家振兴,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是当代农村有为青年的光荣选择。让他们对乡村有着深厚的情感认同,对家乡有着热爱和责任感,对乡村振兴事业有着历史使命感, 以及作为振兴家乡的新力量的自豪感。这些情感品质将使更多的新一代农村人留在农村,扎根农村,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而不是一种不得不或退居到下一个地方谋生的方式。对乡村振兴的正确态度和情感认同,将激发新一代农村人,为乡村发展注入巨大的创造能量和取之不尽的内生动力。

3.情感和情感教育使“工作精彩”

培养能“管得好、管得好”、“有开拓精神、敢想敢做”的乡村振兴人才,其情感教育特点是良好的人际交往情感能力和不怕未知、勇于创业的情感韧性。鉴于此,在基础教育中,语文、道德和劳动课程尤其应充分利用教学中丰富的人际机会,重视落实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中所包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目标。情感意识-沟通-管理、理解、友好协商和其他人际沟通品质,以及创业和创新品质,如害怕失败、变得更勇敢、谨慎、谦虚、不羞于征求意见、愿意创新, 应尽可能融入每门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融入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乡村教师要从未来和现实出发,以立德树人的育人情怀,摆脱唯分数、唯升学的束缚,热情鼓励和耐心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错中学,让理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学校生活成为乡村人才后备军顽强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预演。

教师是农村基础学校搞好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这方面,许多国家因地制宜地设计和实施了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在中国,以农村为导向的师范生制度对城乡教师的均等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培养师范生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突破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理性“经济人”心态,适当加强情感教育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对社会上长期存在的农村负面刻板印象形成批判性认知,建立良好的情感认同以振兴乡村,并产生以教育服务乡村的职业自豪感。

此外,具有积极情感影响的本地教育课程需要主管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关部门应在询问农村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包括课程专家和农村教师在内的农村情感教育专题研究,做好现有课程相关教材的整合工作,开发配套教材和其他系统项目,帮助大多数农村教师在职。

振兴乡村,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全面完成现代化,将是一个不断努力的过程。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休息放松,不要急于求成,不要种树纳凉,而是继续努力,坚定不移。正如蒙台梭利所说,年轻人的思想更具吸引力。对广大农村青少年进行良好的积极情感教育,有助于不断培养高素质的乡村振兴和建设人才,确保一大批人才自觉有效地参与到振兴乡村、强国的伟大事业中。

光明日报(2022年7月19日15版)

来源:光明日报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19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