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共识。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其中相当一部分与家庭教育有关。比如,过高的期望和盲目的攀比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导致学习焦虑和考试焦虑,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和抑郁情绪;例如,一个访问者回顾他以前的重要考试。每次考试前,他都会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共识。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其中相当一部分与家庭教育有关。比如,过高的期望和盲目的攀比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负担,导致学习焦虑和考试焦虑,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和抑郁情绪;例如,一个访问者回顾他以前的重要考试。每次考试前,他都会紧张焦虑,夜不能寐,严重时还会伴有躯体症状。经过长期的咨询,他了解到这个来访者是他小时候整个家庭的希望,也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在他小的时候生活的小心翼翼, 害怕自己做错了什么。每一次考试对她来说都是一次承受负面情绪风暴的经历,因为她承载了整个家庭的希望。如果她考得不好,她会背负很大的负罪感,而考得好就意味着不断给自己压力。她没有童年玩耍的记忆,没有竹蜻蜓,没有洋娃娃,有的只是一直埋头写作业,拼尽全力完成这次考试,战战兢兢地迎接下一次考试。另一个现象是,过度溺爱导致孩子依赖性强,辨别能力弱,容易形成自我中心,难以接受意见和批评;比如一个家长之所以带孩子来咨询,是因为孩子在学校只能听好话,不能接受老师对他的批评,凡事都要拿第一。即使后来他参加了数学考试, 班里有个同学比他考得好。相反,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以让孩子相对稳定地度过人生发展的每个阶段,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

家庭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社会学研究指出,家庭是一个互动系统。夫妻之间的关系是在孩子出生后开始并转变成三角或多重关系的。虽然每个成员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他们并不是彼此孤立的。他们往往有一些看不见但很感性的联系,形成一个家庭网络。心理学指出,在父母与孩子不断互动的过程中,父母的信念、情绪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

这几年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一直认为希望系的学校教育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学校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在入学前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接受过学前教育;有的入学前文化环境差,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建立起来,适应学校生活的能力不足;有些学生在入学前就养成了一些坏习惯,既没有良好的性格,也没有读书的兴趣,不遵守校规。这些学生很难仅仅依靠学校教育。他们的不同源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方式。要想改变,首先要消除家庭中的一些不利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室。如果父母提高了教育孩子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父母与孩子的互动质量就会提高,对孩子的学习会产生长远的影响,促进父母和孩子的自我成长。研究表明,父母大多会重复他们在童年时期接受的教养方式,这是一种心理上的代际遗传。因此,如果父母有良好的心理发展,他们会有心理健康的孩子。

家庭是孩子获得最初安全感的地方。

出生的婴儿必须依靠外界的保护,如果他们饿了,吃不到东西,这是非常可怕的。两岁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凳子被马桶冲走会感到不安,四岁的孩子看到卧室窗户上的影子晃动,或者东西坏了,会动的东西不动,都会感到不安。父母的重要作用是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温暖、充满爱的环境,从而保证孩子的安全感。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不能信任别人。如果他不能信任他人,就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社会化的进程也会受到阻碍。同时,由于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他们无法自由地探索周围环境和学习新事物,他们的情感和智力发展也会受到阻碍。举个例子, 心理学上有一个经典实验。爸爸带5-6个月的宝宝去公园。爸爸坐在公园长椅上,抱着宝宝在草坪上玩耍。然后,爸爸假装看报纸,宝宝就会开始在他脚边爬,然后抬头看他。如果爸爸把报纸拿下来看着宝宝,宝宝会爬得更远一点。如果每次宝宝看爸爸,爸爸看宝宝,那么宝宝就会爬。如果爸爸不看宝宝的眼睛,宝宝的圈子会越来越小。这个实验说明,人类生来就有探索的精神,但我们只有在感到足够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做到。有了足够的安全感,我们就可以离开父母,漂洋过海,踏上月球…

家庭是一个提供温暖、爱和接纳的地方。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和他的同事报告了一项研究成果:让刚出生的猴宝宝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和妈妈分开,在接下来的165天里和两个妈妈——钢丝妈妈和布妈妈呆在一起。丝妈妈胸前有个瓶子,布妈妈没有。虽然小猴和线妈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喝奶,但是宁愿不喝奶也不愿意和布妈在一起。哈洛总结说,身体接触对猴宝宝的发育甚至比母乳喂养更重要——它们只有在需要食物的时候才会去找线妈妈,大多数时候都是依偎在布妈妈身边。哈洛等人的研究成果给了我们很多有意义的启示,对改变传统的育儿观念有积极的影响。父母不能只喂孩子。为了让他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他们必须给他提供触觉、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通道的正向刺激,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存在,并从中获得安全感。粘人的宝宝有时候很讨厌,但恰恰说明他有一种积极的情绪——对亲人的依恋。为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是保证他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儿童与附着物体之间温暖而亲密的联系,使儿童不仅在生理上得到满足,而且体验到快乐的情绪。这说明人类不仅仅是靠营养。没有爱,他们做不到。孩子需要被爱和被接纳,这样才能有安全感和价值感。父母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它不仅能让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感,还能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被爱,从而学会是非观。

家庭是提供鼓励和支持的地方。

在上述对恒河猴的实验研究中还发现,如果笼子里的猴子无论如何也无法逃脱,经过几天的电击后,它们会变得麻木不仁,不会躲避危险,采取听天由命的态度。同样,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被认定没有能力,只靠惩罚来鼓励,他就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无论怎么努力都不会成功,从而失去追求成功的动力。比如中国很多家长,会纠正孩子做的不好的事情,好像改掉这些不好的事情就可以完美,但结果是孩子会认为自己不好,无能,对自己失去信心。有些孩子会拿自己和更差的孩子比较,向父母证明自己不是最差的。家长不理解,但还是认为孩子是在给自己找原因,或者说孩子是没救了, 而他们只知道差的比例。相反,如果不管成绩有多小都给予鼓励,孩子对自己的信心会增加,也会提高。他对挫折的承受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和水一样。根据心理学理论,“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但请注意。夸的时候请具体说明孩子做过什么,夸什么。这样的孩子将来会增加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如果他笼统概括地夸大,孩子就不会认识真实的自己,或者他明显觉得自己没有被夸大到这种程度,这就可能引发其他问题,所以怎么夸,什么时候夸是一门学问。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地方。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出生后必须有适合其能力的学习机会,学习新的经验,才能发展正常的智能语言、人际关系、情感感受、表达能力和人格品质。家庭作为儿童最早和最长的生活环境,正式提供了学习经验的重要场所。它为孩子们提供了负责任的机会来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建立自信和相互学习。同时,家长也为孩子提供了行为学习的范本。所以在很多家庭里,只允许孩子学习,不允许孩子做别的事情。其实某种程度上也剥夺了他们学习其他东西和认识自己的能力。约瑟夫·康德拉曾经说过,“即使是儿童的工作也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发现自我和我们自己的现实的机会。”

根据张春贤教授(1998)提出的“病因根源于家庭,症状出现于学校,病情加重于社会”的观点,家庭教育和参与是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有效预防心理问题的关键和前提。所以,家长们,如果你的孩子或家庭给你带来了烦恼,你也不必哀叹自己以前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或者自己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不够,因为乐天心理咨询会帮助你和你的家庭成长,帮助你和你的家庭掌握专业科学的方法来解决你的烦恼。

作者:乐天心理学 冀北

上海心理咨询原创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链接,违者必究。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21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