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陆林:疫情心理影响或超10年,医护、老幼尤需关注

旁白/卢琳采访整理/周诗玲编辑/艺鹭最近很多阳虚的人因为拿不到药,看病不方便,症状不舒服,很担心,很焦虑。没有阳气的人也有“怕阳”和“幻阳”的困扰。在奥米克隆的冲击下,疫情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身体状况,也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卢琳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三年来,新增抑郁症患者

旁白/卢琳

采访整理/周诗玲

编辑/艺鹭

最近很多阳虚的人因为拿不到药,看病不方便,症状不舒服,很担心,很焦虑。没有阳气的人也有“怕阳”和“幻阳”的困扰。

在奥米克隆的冲击下,疫情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身体状况,也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卢琳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三年来,新增抑郁症患者近7000万人,焦虑症患者9000万人,失眠患者1亿人。疫情对全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至少应该持续10-20年。

自2020年以来,他和他的研究团队一直在关注疫情对心理的影响。一项长期研究发现,在疫情爆发12个月后,焦虑和失眠呈现明显缓解趋势,但抑郁呈现轻微恶化趋势,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网瘾行为也明显增加。医护人员、基层工作者等一线工作者,新冠肺炎感染者及其家属,被隔离人群,因疫情经济收入受到影响或失业的人群,以及老人、儿童、青少年等需要持续关注的人群。

卢琳指出,中国人口众多,也是精神卫生大国,精神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以抑郁症为例,患病人数近1亿,其中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4.6%。此外,近三年来,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影响了心理健康。在后疫情时代,与疫情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仍然需要迫切关注。

中科院院士陆林:疫情心理影响或超10年,医护、老幼尤需关注

卢琳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的身份来到武汉雷神山医院。

疫情会带来什么心理影响?公众和政策层面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影响?针对这些公众关注的问题,卢琳说:

疫情后的心理康复刻不容缓。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们的研究小组做了大量工作,研究疫情对心理的影响。我们在2020年2月对5万人进行了在线调查。结果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和失眠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27.9%、31.6%和29.2%,急性应激症状的检出率为24.4%。我们也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发现在爆发12个月后,焦虑、失眠症状呈现明显的缓解趋势,但抑郁症状呈现轻微的恶化趋势,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网瘾行为也明显增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可能会在一两年内得到缓解、减轻甚至很好的控制。然而,在疫情爆发之初,世卫组织就判断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应该至少持续10-20年。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因为疫情,很多人长期呆在家里。在有限的空间里,很容易变得抑郁,甚至烦躁任性。其次,公众害怕传染病本身,害怕不小心感染可能损害健康。另外,疫情让很多人对未来感到迷茫。无法上班或在家工作,可能会对经济和收入造成压力,直接影响生活。新冠肺炎本身及其影响对我们来说是压力事件,对大多数人来说会随着压力的减轻而缓解,但一些敏感人群的心理问题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在疫情期间,不同人群的精神心理问题的发生会有差异。我们需要持续关注一线工作者如医务人员和基层工作者、新冠肺炎感染者及其家人、被隔离者、因疫情而经济收入受到影响或失业的人群以及老年人、儿童和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精神和心理问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呼吁疫情后精神和心理康复工作刻不容缓。这两年的工作进展还是不错的。

针对疫情引发的精神心理问题,早在2020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出台了一系列心理应急救援和心理咨询措施,并在全国主要公立医院设立了600多条心理援助热线。各地疫情发生后,各地专门精神病医院和综合医院的心理专业人员组成心理救援队,进入疫情严重地区的隔离病房、收容所、隔离点,及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来自全国各地的心理学家为制定疫情下的心理干预政策提供了许多建议。他们还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和推广心理调节方法,增强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开展了积极的科普宣传教育,帮助公众了解和调整情绪,消除了公众对疾病的耻辱感,降低了患者的羞耻感,增加了心理免疫技能培训和策略干预。

这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公众对精神和心理问题的素养不断提高。很多人在遇到心理问题时,都愿意寻求专业的帮助。通过疫情期间国家、媒体、心理医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公众也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预防和康复工作变得比以前容易。但与此同时,疫情和防控政策的变化也给公共卫生事件的级别、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公共精神卫生体系的完善带来了磨炼和挑战。我国精神病学和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起步较晚,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职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

中科院院士陆林:疫情心理影响或超10年,医护、老幼尤需关注

卢琳在工作。

公众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

个体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状态有着重要的关系。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热线帮助的人数激增,主要心理状态为焦虑、抑郁、失眠、恐慌、无助、愤怒和内疚。当这些心理状态在很多人身上出现或加剧时,可能会对社会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当一个人经历了就医的艰难和无奈,再去看医生的时候,可能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指责身边的人无能,给他的就医和康复增加障碍。这是人对无助的心理防御之一。虽然没有实际作用,但可以暂时缓解人们的无助感。如果类似的例子频繁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冲突会越来越多,可能会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有以下建议,供广大市民应对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

第一,科学预防,认知情绪,接纳自己。面对疫情,人们可能会产生担心、焦虑甚至恐慌等心理情绪。这是我们面对危机事件的正常反应,有助于我们对压力源保持高度警惕。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情况,我们不必过于担心,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意识到它们会随着疫情的结束而逐渐淡去,这有助于我们放下焦虑,保持稳定的心态。自媒体时代信息爆炸,网上信息真假难辨。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从官方渠道获取科学可靠的信息,接受客观事实,科学预防疾病。学习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 严格落实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减少外出、保持一米距离等防控措施,树立科学防控疫情的信心。

第二,规律作息,适量运动。证据表明,自身免疫在新冠肺炎的预防和治疗中非常重要。均衡的饮食、良好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不仅可以维持人体免疫力,还有助于缓解负面情绪,保持心理健康。规律定量的进餐,合理的饮食,每天30分钟左右的室内有氧运动,每天不少于7小时的规律睡眠,有助于我们提高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也有助于我们保持良好的心理和工作状态。

第三,主动倾诉,合理发泄,调整自己,放松心情。因为疫情,人们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减少,加重了焦虑、无助等负面情绪。积极的倾诉和合理的宣泄可以防止过度抑郁,有助于保持稳定的心态。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亲朋好友交流,互相倾诉,互相支持鼓励。同时也要学会适当的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技巧。当负面情绪产生时,我们可以通过心理暗示和分散注意力来调节。看电影,听音乐,适当运动,都有助于平复情绪,积极行动,让自己走出恐慌。

第四,寻求专业帮助。当你的情绪状态持续恶化,或者伴有严重的失眠、焦虑、抑郁、易怒等。,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有效缓解,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专业机构免费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可以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咨询,有条件的也可以线下看病。

中科院院士陆林:疫情心理影响或超10年,医护、老幼尤需关注

2022年3月,联合国网站发表文章称,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增加了25%。

许多因素导致了中国精神疾病患病率的上升。

中国的精神疾病患病率确实在上升。根据疫情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人精神障碍患病率约为17%,这还不包括儿童的睡眠障碍和精神障碍。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科学公报显示,全球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增加了25%。我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也发现,因疫情和隔离等相关应激事件引起精神心理问题的患者明显增多。目前我国精神疾病负担较重,疫情期间可能会进一步加重。

精神疾病的发生会受到性别、年龄、地域、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如抑郁、焦虑等疾病在女性中较为常见,精神障碍也与年龄、地域有关。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农村地区、青少年和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此外,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精神心理问题也会有差异。

精神疾病患病率的增加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近年来经常被提及的内卷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抑郁、焦虑等疾病的风险。

以前很多人不愿意去看病,是因为大众对精神心理问题的误解,或者是对心理疾病的歧视或污名化。如今,随着公众的心理健康知识越来越丰富,人们更加关注心理健康,从而更加积极地寻求医学诊断,这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更有效的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

近年来,中国的精神卫生体系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但与中国庞大的人口相比,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人员配置仍显不足,尤其是在基层和偏远地区,看病无处,挂号难。特别是在当前疫情严峻的情况下,精神卫生服务能力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也影响了患者的及时就医。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采取各种策略来缓解这些问题,比如在线问诊、人工智能助力智慧医疗等。同时,我们的研究发现,针对精神心理问题的在线疗法,如eCBT-i,在失眠的治疗中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诊疗能力。

中科院院士陆林:疫情心理影响或超10年,医护、老幼尤需关注

湖南脑科医院专家为一线社区工作者提供心理干预。

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突出。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值得关注。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球10至19岁的12亿青少年中,约有20%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我国一项调查显示,6-16岁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病率约为17.5%。这主要是因为青春期是从婴儿期到成熟期的过渡时期,神经系统不成熟,忍耐力弱,心理敏感,容易受外界影响。此外,一些家长和老师没有足够的心理知识储备,反而给他们施加压力,使他们的情况进一步恶化,促进抑郁,甚至走向极端。

心理问题发生时,青少年往往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爱顶撞父母,睡眠过多,容易疲劳,不愿意上学,以及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成绩下降。这个时候,不要武断地认为孩子叛逆。特别注意有这些问题的孩子,必要时寻求医疗建议。

但是,家长也要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抑郁症都是抑郁症,偶尔感到抑郁是正常的。当上述表现持续至少两周,就应该去医院进行专业评估,判断孩子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我们也明显感觉到近年来来医院就诊的青少年越来越多。

每次出去门诊,都有很多孩子不能上学。他们在家呆半年或者一年,包括初中,高中,大学。很可惜,而且对家庭和社会影响很大。不上学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因为亲子关系和对父母的背离,有的是一直在线上课,所以不想上学,有的是觉得人生没有意义等等。

青少年就诊量的增加一方面与家长和老师的心理素养和就医意识的提高有关,另一方面因为学习压力大,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的患病率也明显增加。特别是疫情以来,青少年抑郁症爆发,青少年网瘾行为也明显增多,需要引起重视。

疫情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更为突出。青少年因长时间上网课无法外出与同龄人交流,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沉迷游戏和手机,网瘾比例明显增加。长期在家也容易和父母发生矛盾,或者被父母严格监管等。,导致儿童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显著增加儿童和青少年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

即使疫情过去了,心理影响可能还会长期存在。更重要的是,今天的青少年将是5年、10年、20年后社会的中流砥柱,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建设者。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很重要,发现精神心理问题后一定要及时治疗和干预。

存在在应对和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家长要提高对精神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要认为孩子身体有病就是健康的标志。其实健康不仅仅是身体上没有疾病,心理上也是健康的。当你的孩子出现抑郁焦虑情绪时,不要认为孩子是无病呻吟。这种理解会进一步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让孩子感到被理解,给他们关心、支持和陪伴,和他们一起战胜疾病。

学校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有相关的心理课程和心理老师来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不良情绪,让他们知道如何处理类似的问题。另外,帮助学生养成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饮食适度、睡眠充足、适量运动、适度放松等等,这些都是身心健康的基础。

社会也应该给予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更多的理解和关爱。新闻媒体要引导全社会宽容,理解他们的处境,加大健康科普宣传,加强公众心理健康教育,逐步改变社会偏见。

中科院院士陆林:疫情心理影响或超10年,医护、老幼尤需关注

2021年,学生心理测评问卷中关于自杀的问题引起公众关注。

谨慎对待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

我们应该非常谨慎地对待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和心理问题,并在专业儿童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此前,一些地方开展抑郁症筛查,发放中小学生自杀问卷,引起了一定的社会关注和争议。教育系统这么做无可厚非,说明它觉得儿童青少年的问题很多,需要对孩子进行抑郁、自伤等问题的筛查,但这些事情不应该由非专业人士来做。

抑郁症、自杀等敏感问题应该由专业人士来做。例如,肿瘤学家必须接受严格的培训,才能告诉患者他们的病情。如果他们直接说出来,家人可能接受不了。精神科医生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有自杀的念头,医生有询问的程序。即使病人不想谈,医生也可以通过综合会诊做出判断,而不是直接问他是不是不想活了。这是不合适的。这就是为什么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但是问问问题是我们的需求和我们能提供的服务能力不匹配,人才缺乏。不仅缺乏训练有素的精神科医生,还缺乏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尤其是儿童精神科服务人员。

国际惯例是,一所学校、一个社区或几个社区由一个10人左右的团队提供服务,包括至少一名心理医生、三名心理治疗师和五名社工。如果你病得很重,需要吃药或者要处理复杂的问题,可以去看医生,其余的不需要医生出面。心理咨询师可以解决学校和家里的问题,甚至社工也可以解决一些日常问题,比如学生打架,情侣吵架。但中国没有这样的制度。

医生可能很难培养,10年也不一定有效果。培养一个合格的医生,有时至少要20年,但社工可能5、8年就能培养出来。归根结底,人才问题也是一个制度问题,实施起来非常复杂。

在这方面,我认为要加强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待遇和社会认可度。二是提高全社会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服务能力,推广常态化、规范化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分级诊疗模式,加强基层精神心理卫生机构管理能力,提高精神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第三,继续完善我国公共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建立常态化的青少年心理救助队伍和体系,构建相关的社会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第四, 我们应该在中国人中间增加精神健康知识的普及。加强国民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素养,倡导对待心理问题的科学理性态度,消除心理疾病的污名。

精神卫生也需要建立公共卫生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意识到公共卫生系统非常重要。和传染病一样,精神卫生也需要建立公共卫生体系。公共精神卫生体系建设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民生和社会问题。以下是我对公共精神卫生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是脚踏实地,继续实施精神卫生和精神卫生服务举措。具体包括《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的“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计划(2019-2022年)”和《国家老年人心理关怀试点项目》,以此稳扎稳打地服务于提高全民心理健康状况和幸福水平。

第二,形成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消除精神障碍的污名。

第三,建设精神卫生专科医师协会和联盟。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积极开展远程会诊,推动形成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提高小学诊疗能力。

第四,形成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待遇和社会认可度。

第五,加强公共心理卫生中的心理危机体系建设,制定常态化、规范化的心理分级救助制度,确保危机发生时的快速反应。

以上几点都很重要。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是制度的设计,一个是人才。但是要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各个方面都很重要。

我经常举的例子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医疗资源是没有区别的,因为他们的制度是哪里缺医生,那个地方的医生就能得到高待遇。假设农村基层医生的待遇提高到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样高,基层医生就不缺了。专业是一样的。20年前我在美国工作的时候,美国麻醉科医生比较短缺,医学生毕业后都不愿意去麻醉科。麻醉医生当地待遇提高,明年比今年提高20%,其他科室可能只提高3%-5%。待遇上去了,可能会有更多人愿意当麻醉师, 而且人才的培养也会到位。

我们目前的制度设计和管理还在探索过程中。如果基层医生的待遇不能得到保障,他会觉得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发挥,都会往大城市和医院跑。基层医院往往自己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求申请大医院较高职称的医生要有三个月的基层支援经验,但这是一个临时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资源不均的问题,需要从制度体系上进行设计和完善。

同样,我国公共精神卫生体系建设也存在诸多不足。今后,政府相关部门和精神卫生领域的学者专家应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公共精神卫生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幸福生活。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23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