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的几个知识点

《蛤蟆先生拜访心理学家》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德伯写的一部心理学著作。通过蛤蟆先生看心理医生的故事,告诉读者一些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的基本流程,让读者学会如何认识自己,如何看待心理咨询,如何摆脱抑郁症。其实这本书的主角蛤蟆先生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因为出身世家的影响,蛤蟆先生比较敏感,在意外界的看法,习惯性的讨好身边的朋友,自卑,试图获得认同,压抑情绪,最终导致抑郁,对生活

《蛤蟆先生拜访心理学家》是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德伯写的一部心理学著作。通过蛤蟆先生看心理医生的故事,告诉读者一些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的基本流程,让读者学会如何认识自己,如何看待心理咨询,如何摆脱抑郁症。

其实这本书的主角蛤蟆先生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因为出身世家的影响,蛤蟆先生比较敏感,在意外界的看法,习惯性的讨好身边的朋友,自卑,试图获得认同,压抑情绪,最终导致抑郁,对生活失去兴趣。

心理医生给蛤蟆先生讲解“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人生坐标”等心理学知识,引导蛤蟆先生找到自己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认识自己,积极寻找解决方案,找到人生的方向。

我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抑郁,对生活只有悲观。也许是因为我习惯了一个人经历困难,习惯了自己解释,最后自己想通了。所以,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开悟。我只是觉得这些道理我都懂。也许这就是生活给每个人上的一课。

尽管如此,癞蛤蟆先生《拜访心理学家》中的一些概念和意义仍然引导着读者去更好地认识自己,这是对目前抑郁者的一种解决,也是对之前抑郁者的一种补充。作者简要总结了这本书的主要知识点。

◆ ◆

1.“心理咨询从来都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者和来访者都得是自愿的;负责咨询的只是你,不是其他任何人。”

作者的理解是:

这两句话是书里的心理咨询师对蛤蟆说的。不管是看心理医生,还是和朋友聊天,还是自我解释,都是自愿的。人们总是认为他们认为是对的。如果你自己没有发现问题,没有解决问题的意愿,心理医生再好也没用。

◆ ◆

2.“‘儿童的自我状态’是从我们童年的遗迹中建立起来的,包括我们童年经历的所有情绪。你要知道,我们出生的时候,只有几个基本的情感。在很小的时候,这些基本情绪逐渐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合成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

作者的理解是:

孩子的自我状态类似于我们在出身家庭中的状态,取决于我们在什么样的出身家庭中长大,以及我们小时候形成的习惯。当我们长大后,当我们遇到某些情况时,我们可能会刺激孩子的自我状态,回到孩子的心态,行为和感觉都像孩子。比如我小时候经常被批评,被打击,总是很自卑。长大后遇到挫折的时候,可能会回到自卑的状态,就像我们有时候说的这是“骨子里的自卑”,其实是孩子处于自我状态的时候形成的。

◆ ◆

3.“当我们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我们的行为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父母国’包括了我们从出生开始就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也包括了判断人生的标准,这样我们才能判断对错。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影响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我们后来的生活。"

作者的理解是:

这大概就是“我们终究还是做了父母”。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价值观,父母对我们的影响都是不可磨灭的。

◆ ◆

4.“‘成人自我状态’意味着我们以理性而非感性的方式行动。它让我们能够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

“意味着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可以计划、考虑、决定和行动,我们可以理性、合理地行动。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可以为自己所用,不再被过去父母的声音所驱使,也不再被童年的情绪所困。相反,我们可以思考当前的形势,根据事实来决定该怎么做。”

作者的理解是:

了解“儿童的自我状态”、“父母的自我状态”、“成人的自我状态”,可以帮助我们区分自己处于什么状态,从而控制自己的情绪,选择合适的状态面对问题。

停下来思考是回归理性的第一步,选择回归成人自我是第二步。

并不是孩子的自我状态和父母的自我状态不好,而是我们只有在成人的自我状态下,才能足够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出符合自己想法的决定。

◆ ◆

6.“没有人能让我们有任何感觉,除非他们用蛮力威胁你。毕竟,是我们“选择”了我们的感情。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

作者的理解是:

当你生气或难过的时候,停下来想一想:生气和难过除了伤害自己,还有什么作用?这是一个持久的练习。每一次练习,你都会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摆脱不良情绪。长此以往,你的情绪总会越来越稳定。

◆ ◆

我和有抑郁症的朋友在一起过,我自己也接近过抑郁症,所以我明白,仅仅一本书或者几句话是不能让人彻底痊愈的。它只是一个指南。有些事情只要想通了或者找到了目标,自然会有活下去的欲望,只有你自己才能做到。必要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寻求周围人的帮助。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24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