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怕”,都隐含着,婚姻是想要获得又危险的东西,所以慎之又慎。
这种“怕”,虽然是对婚姻的怕,但本质上,一方面是对自己的不自信,不相信自己能够扛住婚姻的枷锁和束缚,或者不相信自己可以胜任对方的配偶一职;另一方面是对对方的不够信任,不相信对方能够陪伴自己面对婚姻中的酸甜苦辣、柴米油盐,不相信对方能够胜任自己的另一半。而往往,这两方面同时存在,于是交织在一起,无法抽离,导致有了“婚姻痛苦”的想法。
其实,人们往往说,我们没有看到身边有多少美好的婚姻啊。说出这样的话,必然是不懂得婚姻的真谛的。就像是玩超级马里奥的时候,如果说出这样的话:“没有看到身边有多少人能够一次打通关的啊。”你可能会笑那个人太幼稚,既然是打游戏,必定会经过了很多次的挂掉,然后又重新爬起来继续打,经历无数挫折,才有可能一次顺利打通关。
那么,凭什么,婚姻就要美好呢?一帆风顺呢?谁家两口子不是披荆斩棘,一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难道谁们还开了外挂,毫不费力,美好通关?真正的美好,不是一眼望去,婚姻里没有痛苦,而是说,痛苦之后,还有更深沉的甜蜜。
于是我跟她说了这样的话:“关系确实需要在关系中才能修复,但是我们生活中的关系有很多种,职场关系、咨询关系、亲密关系,都是关系。只不过,重要的修复,确实主要是在亲密关系中,在恋人和婚姻中得到建立、成长和逐渐圆满的。”
在客体关系理论中,精神分析发展的第二阶段,是这样概括的:“性格,在关系中形成;性格,在关系中展现;性格,在关系中疗愈。”
从另一个角度说,在精神分析心理咨询师眼中看到的,就是当下你的关系模式,反映了你内心的关系模式,也就是童年时,你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模式。

现实中的婚姻里,有各种人性的复杂面,在这里面,我们能够找到欲望、幻想、渴求、缺失、恐惧、权力、控制和博弈,那些贪、嗔、痴,都有。而偶像剧和玛丽苏小说里,没有这些复杂的东西,理想而又甜蜜,总是甜到齁,虐到狗。
但是,爱的能力,经营婚姻的能力,正是在这些复杂现实中成长起来的。
我们要面对和包容对方的不足,也要容纳自己的缺点和问题。
因为疫情期间,孩子没有开学,丈夫擅自把孩子送去自己父母家,让父母代为照看。可是妻子知道后很生气,她不同意。妻子说,婆婆的教育方式落后了,总是控制型的教育方式,她觉得婆婆带出来的孩子会更加倔强,不好管。
于是两口子吵啊吵啊。我隔着屏幕看着他们吵。等他们歇气了,妻子说,让梦令姐来评评理吧。
表面看,妻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好,不希望孩子被老一辈的过于娇惯;而丈夫听到的话,却是妻子在指责公婆不会带孩子,于是心里很反感,“怎么就带不好了,那是我父母的亲孙子,能不带好吗?”
但是在这争吵的背后,妻子真正埋怨的,是丈夫没有通知自己,就擅自把孩子送去父母家,这是没有尊重自己的意见;而丈夫真正埋怨的,是妻子看不起自己,看不起自己的父母,丈夫觉得自尊心受损。
对于我来说,一对夫妇在我面前吵架,看上去似乎有点奇怪,但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看,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我可以迅速地观察到他俩的矛盾,这样有利于找到他们的症结和诉求,从而找到破题的方法。
要知道,问题出现并没有什么大不了,问题虽然伴随着痛苦,但问题就是契机。解决掉它,就能够找到更上一层楼的钥匙。如果问题找不到,那么钥匙,也就找不到。
很快地,我说出了我的分析。夫妻俩逐渐平静了下来,他们说,“梦令姐,确实是你分析的这样。”然后妻子开始主动道歉:“对不起,我真没想到伤到你的自尊心,我的本意,仅仅是想表达我对孩子的关注,以及抱怨你没有跟我商量。我对公婆完全没有意见,对你本人更没有意见。”
丈夫开始不好意思了,也跟妻子道歉:“我想太多了,而且把孩子送走,本来是想要给你一个惊喜,给你周末放个假,我俩过二人世界,没想到弄巧成拙。”妻子听到之后,一下子笑了出来。
这次咨询之后,夫妻俩的吵架频率急剧下降。后来经过多次咨询和夫妻疗愈计划,这对夫妻的感情渐渐变好,甚至妻子说,比以前的感觉还要踏实和甜蜜。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2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