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动力学流派(PDM精神动力学)

因为利己性是人的精神动力的基础,人的精神动力自然也就具有了利己的性质。这种性质规定它忠于自己的主体,不停地促使人向着社会生产生活的某一方面和某些方面较上的位置或层次进取,让自己的主体较之于一部分人或大部分人或全体人更优秀更成功。所以,由人的利己性决定的人的精神动力在本质上只追求个人优于他人这种差别,而不是个人与他人的平等。在这里体现了差别与人的精神动力特

因为利己性是人的精神动力的基础,人的精神动力自然也就具有了利己的性质。这种性质规定它忠于自己的主体,不停地促使人向着社会生产生活的某一方面和某些方面较上的位置或层次进取,让自己的主体较之于一部分人或大部分人或全体人更优秀更成功。

所以,由人的利己性决定的人的精神动力在本质上只追求个人优于他人这种差别,而不是个人与他人的平等。在这里体现了差别与人的精神动力特有的联系,反映了差别的激励作用是其他事物无法取代的。

假设人类社会是一个一望无际的平原,人们在这里无高可攀,无论怎样努力,也不会比任何人高,无论怎样偷懒,也不会比任何人低,纯粹一个无差别的世界,这时候,随着差别的消失其作用也将消失,剑既不存,锋利也无所依了。那么人的精神动力又将处于何种状态呢?只能是消极状态。

人的利己性虽然不是人的精神动力的唯一源泉,却是它的基本源泉,而由这个基本源泉提供的动力只对差别感兴趣。

有差别才有相关的激励作用,才有占据基本地位的精神动力的积极状态。反之,如果没有差别和相关的激励作用,占据基本地位的精神动力只能处于消极状态。

二十世纪人们力图消灭差别的实践为此做了确凿的、令人不无伤感的证明。我们这个国家深受平均主义之害,这不仅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其根由又在何处呢?如果连病根都找不到,谁能保证七手八脚地下药不是和以前一样也是瞎忙乎呢?

人的精神能量的运动规律与物质能量的运动规律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热力学第二定律包含着这样的原理,即:要把能量转化为功,一个系统的不同部分之间就必须有能量集中程度的差异(即温差)。当能量从一个较高的集中程度转化到一个较低的集中程度时(或由较高温度变为较低温度),它就做了功。如果没有这种差异,能量就不能转化,也不能做功。蒸汽机之所以能做功,是因为蒸汽机系统里的一部分很冷,而另一部分却很热,由于热量总是由温度较高的物体流向温度较低的物体,所以带动了蒸汽机的运转。如果没有温差,热量处于平均状态,流动也就停止了,蒸汽机也不可能运转。

人的精神能量的运动和物质能量的运动同样依赖于差别,这是二者之间的一致性。

当差别存在时人的精神能量处于开放的、积极的状态,当差别消失时人的精神能量处于封闭的、消极的状态。

精神能量的运动与物质能量的运动有两个显著的差别:其一,物质能量具有可保存性,精神能量不具有可保存性。前者作为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不灭的,守恒的,而后者作为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只依附于人这种特殊结构的物质,它是人这种物质内部的一种功能,当这种物质转化成其他物质时,这种功能也就随之消失了。物质能量是一种实质性的存在,而精神能量只是作为一种可能性而存在,当它与激励作用发生反应时它才是一种确实的存在,如果它没有发生这种反应就随着载体消失了,那么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就是无意义的。假设一个人毫无目标和志向,浑浑噩噩地过了一辈子,那么他的没有发生过作用的精神能量能不能储存起来,留给下一代使用呢?显然没有这种可能。他的潜在的精神能量伴随着他虚度的每一个岁月,每一天,伴随着他的生命一去不复返了。

认识到这一个道理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发挥差别的作用,及时而又充分地发掘精神能量的宝藏,因为物质的宝藏你不去发许推迟的开采能使它具有更大的价值,然而精神能量的宝库你若迟发掘半个世纪,它就白白地流失了五十年,而你却得不到任何补偿,而且还要付出落后者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其二,物质能量趋向于填平差别,而精神能量却趋向于创造差别。两者的运动方向相反,一个向着低处流动,一个向着高处流动。两者都接受差别的吸引,都需要有差别的存在才能做功,但是目标不同,一个趋向于平衡,一个趋向于差别。

热量总是由温度高的物体流向温度低的物体,当两个物体的温度平均时,物质能量的运动即告停止。精神能量却不然。一个人当他在某些方面处于较低水平时,他渴望弥补这种差距,如果他的努力成功,一方面他对一部分人实现了平等,另一方面,他又与那一部分原来和他同处低水平的人拉开了差距。事情到此并没有完结,只要他存在,他就会继续向上努力,而这种努力本身就意味着创造新的差别。所以精神能量总是趋向于创造差别。

就此,我们可以将精神能量的运动规律作一个简要的概括:(1)人的精神能量的运动在基本的程度上依赖差别的激励作用,当差别存在时它处于开放的、积极的状态,当差别消失时它处于封闭的、消极的状态。(2)精神能量是一种功能性的东西,不具有可保存性,它随着载体的变化而变化,随着载体的消失而消失,如果受不到激励,它的存在是无意义的。(3)精神能量趋向于创造差别,平等不是它的最终目的。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2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