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人与社恐:是我们太敏感,还是世界不够敏感?

第91期主持人|徐鲁青“对别人的感受过于感同身受,往往会疲惫不堪;非常怕痛,对咖啡因等中枢刺激成分敏感;需要很多独处的时间;对自身经历的过度反思;过分关注周围人反应的细节。”去年,我第一次在豆瓣上了解到“高度敏感的人”的含义。一个关于“HS

第91期主持人|徐鲁青

“对别人的感受过于感同身受,往往会疲惫不堪;非常怕痛,对咖啡因等中枢刺激成分敏感;需要很多独处的时间;对自身经历的过度反思;过分关注周围人反应的细节。”

去年,我第一次在豆瓣上了解到“高度敏感的人”的含义。一个关于“HSP特质人群”或者“高度敏感”的科普帖被广泛转发,评论区的人都在喊“是我!”。当然,我立马就坐下了,感觉每一句都是在说自己。“高敏感人群”这个概念很流行,现在已经越过豆瓣了,这是一种人均用户的社交恐惧。在小红书中收获了三万多条注释,成为了更多人的自我认知。

事实上,“高敏感”人格特质在心理学领域并不是一个临床概念。心理学家林胜峰认为,“大五人格特质”中的“内向型人格”可能是临床意义上最接近它的描述。这也让我想起了两个非常流行的自我描述“我”和“社交恐惧”。

i人与社恐:是我们太敏感,还是世界不够敏感?

I人往往比较害羞,细腻,内心活动丰富,在成年人的社交游戏中往往会露出破绽。I人在与多人聚会时要么尴尬,无法完全融入,要么在与工作伙伴对接时想得太多,难以适应社会人的角色。另一方面,我也能感受到很多人自嘲话语中透露出的微妙的认同感。不善社交也意味着真诚、细腻、不得体。社会的恐惧和人们的温暖与相互认同逐渐成为另一种社会润滑剂。

林子仁:现在的网络流行语也挺有意思的。“I-person e-person”这种说法难道不是内向和外向的翻版还是一种委婉说法?我的感觉是,“我”这个词比“内向的人”更中性,甚至更积极,不像以前我们说某人是内向的人时,经常强调这个人有一些社交障碍。我对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有一个很简单粗暴的定义:如果TA在人群中失去能量,需要在独处中补充能量,那就是内向的人,反之亦然。到了30+岁,我已经能够接受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这个事实了。

前段时间和一个同样认为自己是内向的朋友聊天,我们也得出一个结论:秒回消息的人更有可能是内向的人,因为TA把别人的感受放在更高的位置,不希望对方有被忽视的感觉。对此,我将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自己。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我看的电影几乎都被观众喊了一句“别说了!不要玩手机!”这种情况的出现让我变得非常谨慎——我甚至不敢大嚼爆米花,怕被旁边的人听到,故意在嘴里慢慢咀嚼。“高敏感”让人吃太多苦(哭脸)。

阴:I和E的区别大概就是“和别人的心理距离”。极端E的人,出门在外就觉得全世界的陌生人都是家人(这是我一个外向朋友的原话),而极端I的人,问路都要犹豫半天。虽然我没有那么极端,但是我已经接受了我是一个人的事实。

i人与社恐:是我们太敏感,还是世界不够敏感?

e或I是mbti人格测验的一个指标。相对于其他指标,如理性(T)或感性(F),侧重于具体的经验(S)或抽象的直觉(N),它也是最容易识别的,所以它的讨论度最高。虽然总是有很多关于mbti的批评,比如容易陷入刻板印象,但我真心感谢它的出现,这至少说明从小被灌输的“外向”已经不再不言而喻。你看,世界上那么多性格,每个人都可以去他的地方找到同类。

而且这种考验也是I人的福音,因为了解对方的性格可以大致判断出用什么样的行为模式去应对,大大节省了敏感者的社交能量。毕竟我没有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能够轻松接手表白的本事。

对此也有解释。外向的人情绪向外延伸,相对平淡,像鱼在水里游一样舒服。内向的人比较内向。在接收外部信息时,他们需要先消化自己。难免会显得有些呆滞,“不会来”。但我相信这也是有好处的,因为你可以思考得更深入,更豁达,所以内向的人往往被称为所谓的“晚人格”。

潘文杰:我以前是个电子人。上课说话递纸条,和同桌玩小游戏,下课和同学打架,和朋友进行非常二级的对话。当时的教师善于运用一些规训方法,如诉诸羞耻、社会排斥、自我批评等。,不断拿我和那些听话的男生,乖巧的女生比较,还告诉朋友的妈妈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和我交往。事后看来,更离奇的是,当男生在课堂上调皮捣蛋甚至掀桌子的时候,老师们似乎都认为他们生来如此,只是忘了骂,有时候甚至会笑着骂,而我一旦调皮,就好像做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不知不觉中,我变成了一个一犯错就开始反思自己,还没等老师开始骂我的I人。

老师面对一堆学生也是筋疲力尽,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听话。性格内向,什么都不做的孩子特别讨老师喜欢。别误会,不是老师不喜欢E人。被夸的都是会说“老师,作业本太重了,我帮你拿吧。”学校不断培养我们的集体观念,让我们服从权威。但是进入社会后,周围的环境突然又要求你做e,要求你外向开朗,要求你来。老师最喜欢的一个I人也会跟我抱怨社交麻烦。

在社会上,说“领导,辛苦了,我来帮你”的E人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但是同龄人之间顺畅的沟通也是一项必备的技能。经常发现无拘无束的闲聊和打闹几乎销声匿迹。批判的声音弥漫灵魂。在交流的同时,有一个声音在审视和批评我的言行。这种社交太累了,我宁愿一个人呆着。这可能是“高度敏感”和“社交恐惧”。

i人与社恐:是我们太敏感,还是世界不够敏感?

正如我的故事所展示的,不经意地描述自己会成为一种受害者叙事。老师早就把我忘了,我也可以甩掉包袱继续前进了。我曾经热衷于谈论自己的社交恐惧和敏感,以及如何与人格格不入。也许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一种微妙的自我执念。现在,我也为E做I,为I做E..我喜欢主动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快乐,同时因为不够老练而造成的尴尬和失态也很可爱。

徐鲁青:文杰提到,社交的时候,总像是有人在隔空评判他的言行。我经常看到这种状态,每次想象这种批判的眼神,我就会越来越觉察到。

社会学家埃利亚斯(Elias)认为,敏感性的发展有暴力的一面,人类社会存在逐渐增加的Disziplinierung,最初表现为吃饭睡觉,后来发展为复杂社会情境下的约束。规训使人类越来越精致,人们对越界行为变得敏感,或者说我们必须驯服自己“将外在的强迫转化为自我的强迫”,这更容易产生羞耻和尴尬。这个过程伴随着“冷漠”的规训和“温暖”的敏感的复杂交织。

阴:不圆滑局促也可爱!谁说不是?这是我最近的体会。我们有自己的广阔天地,同时厌倦社交的外向者其实也喜欢和不那么圆滑的人相处,因为没必要继续耍花招。总之,以前我认为“社交恐惧”是某种缺陷,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

这让我想起,关于“社交恐惧”的讨论话语也发生了变化。至少就我的观察,很多人更倾向于说自己“不怕社交”,而是“不愿意无效社交”。两者有一个关键的区别,等于文杰说的——主动权在自己手里。

i人与社恐:是我们太敏感,还是世界不够敏感?

董:一个学心理学的朋友给我发了一个高敏感人群xx心理讲解的视频,我看着看着就哭了!不是最典型的特征,而是其他,比如饿的时候容易心情不好,日常生活有条不紊。沉迷自怜没多久,我就找了《高敏感度是天赋》来读,但是读完之后什么都没得到。

但我其实很感激“高敏感度”这个词的发明,好像觉得有点被原谅了。我妈还是会说我不像表亲们那么“体贴”、“有求必应”,甚至不像“能吃辣当家”(吃辣相当于泼辣)。想想吧。在鼓励竞争,重视外向的环境下,一个小女孩喜欢读书,害羞,偶尔伤春悲秋。基本上是另一种吗?别人说她会“哭得像林黛玉”她怎么安慰自己?

不过对林黛玉的反感也是可以分析的。远离温柔复杂的特质,是很多人从人生经历中汲取的智慧。他们不相信浪漫的事情,对脆弱的悲伤嗤之以鼻,因为他们认为这离他们的现实太远,有点虚伪。比如《鲁镇》里的短夹克,可能会觉得孔乙己比《儒林外史》入戏太深。另一方面,把自己投射到某个人物身上,沉浸在戏剧性的模仿和演绎中,也是一种普遍现象。很多人在听我这样的人说话时会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即使那些“我”的特征是矛盾的。陈景飞唱《拯救我敏感而不幸的神经》也会激起一种“我与你不同”的感觉。

徐鲁青:有人会说“世界是E人统治的”。有没有类似的感觉?

董:“被e人统治”是不是意味着很多app都开发了社交功能,甚至连听音乐、炒股都被鼓励互相交流?逻辑就是所有的利益都可以分享,所有的观点都可以交流。真的是这样吗?有一种被社会需求困住的感觉。

i人与社恐:是我们太敏感,还是世界不够敏感?

林子仁:“世界由E人统治”这句话有道理。外向性格是当代社会推崇的典型性格:以自我为中心,善于推销自己,善于迅速与陌生人建立联系,积极追求成功,力争上游,即使可能以牺牲他人为代价(这意味着你不能对他人的立场过于敏感)。这是标准的强势性格。

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人们热衷于讨论社交恐惧和敏感,或许是因为我们已经厌倦了无休止的竞争、自我营销和假装强大。我们希望敏感和同理心不会被嘲笑或鄙视为软弱。我们希望不必一直做生活中的第一责任人,但必要时可以“示弱”,正如印度裔英国作家拉纳·达斯古普塔在《资本论》中所说:

“渴望生活在一个更温和的社会中,渴望更高的人际关系,真诚地渴望除利己主义之外的东西,渴望从这个世界的明目张胆的残酷中获得喘息的机会。”

徐鲁青:的确,社会对内向的人不够友好,竞争文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机会总是青睐善于表现、懂得推销自己的外向者。对敏感和内向的去焦虑固然可以让曾经被忽视和被贬低的人得到认可,但另一方面,我也觉得敏感作为一种自我意识越来越频繁地被泛化、被聚焦、被放大。

社会学家莱克维茨在《异性恋社会》中发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敏锐的感性成为当代的核心价值。但是,敏感化的趋势是否会让我们排斥他者,变得更加自我和孤独,导致公共讨论和空间的萎缩?社会学家齐默曾经指出,大城市人的“囊泡”屏蔽了很多外界的刺激和各种可能的要求,使人能够承受这些刺激,形成一个内在的自由空间。我也在想,当社交恐惧似乎已经从边缘性疾病变成了普遍性疾病,高敏感型人格的人越来越多,如何在确认自己敏感的同时,不拒绝囊泡外的复杂?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32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