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自己终究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心里就会颤抖,正常吗?

认为自己终将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叶文的论点是“对自我湮灭(不存在)的必然性的期待”带来的不良情绪反应,医学上称之为“死亡焦虑”。也就是白话里的“怕死”。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害怕死亡的存在,因为人被认为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正是因为人类的这种自我意识,只要有认知正常的个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死亡焦虑反应。当然,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

想到自己终究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心里就会颤抖,正常吗?

认为自己终将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叶文的论点是“对自我湮灭(不存在)的必然性的期待”带来的不良情绪反应,医学上称之为“死亡焦虑”。

也就是白话里的“怕死”。

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害怕死亡的存在,因为人被认为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

正是因为人类的这种自我意识,只要有认知正常的个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死亡焦虑反应。

当然,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程度的死亡焦虑。

死亡焦虑往往由与死亡相关的事件或因素引发。

想到自己终究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心里就会颤抖,正常吗?

一般来说,健康人的死亡焦虑较低;相反,面临死亡的绝症患者通常具有高度的死亡焦虑。

当然,即使是健康的人,如果经常面对和处理与死亡相关的事务,也可能有较高的死亡焦虑。

比如殡仪馆工作人员,医务人员。

换句话说,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的天性,死亡焦虑在人类中普遍存在,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

想到自己终究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心里就会颤抖,正常吗?

但是,如果一想到死就会导致浑身发抖、出汗,甚至无法从事正常活动,用白话文说是“吓死”就不正常了。

这在医学上被称为“焦虑症”,属于精神障碍的范畴。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面对死亡,应对死亡焦虑,我们需要对死亡焦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般来说,死亡焦虑有六个特征:

想到自己终究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心里就会颤抖,正常吗?

我们知道,对现实和潜在伤害的恐惧和焦虑是一种适应性保护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远离危险。

对于生命来说,能产生最大恐惧的危险就是死亡。因此,对死亡的恐惧可以说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一种本能。

恐惧和焦虑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反应。

大脑系统中死亡焦虑情绪反应的基础包括杏仁核和参与发展隐性(无意识)恐惧记忆的相关结构;海马和相关的大脑皮层区域参与了显性(有意识的)恐惧记忆的发展。

这两个系统与大脑更广泛的功能区有关,这就是为什么真正的死亡威胁和与死亡有关的事件都可能引发死亡焦虑。

想到自己终究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心里就会颤抖,正常吗?

死亡焦虑源于人们对生与死的认知,即死亡焦虑的产生是因为人们发现死亡与生是不相容的,即死亡与生不能共存,死亡对生命来说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由于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生活环境,尤其是不同的文化氛围,不同的人会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

死亡在认知系统中的“位置”不同,死亡焦虑也可以不同。

如果死亡被整合或成为核心认知系统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正确理解了生与死的关系”,死亡可能就不那么具有威胁性了,20岁时的死亡会有更高的容忍度或可接受度,那么死亡焦虑的程度也会相应降低。

比如,信仰宗教的人往往对死亡的焦虑较少;相信死后生命会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的人,死亡焦虑程度也会较低。

在老年人中的调查发现,对宗教信仰的忠诚和对生死相关习俗的信仰也影响着死亡焦虑的水平。

通常,死亡焦虑在很大程度上被有意无意地否定或压抑。

死亡禁忌是有意压制的最好体现。

由于生命只能发生一次,生者从未经历过死亡。

因此,死亡焦虑不是意识体验的一部分。

但是,有些生活经历对死亡焦虑会有明显甚至很大的影响。

比如20世纪70年代,在全球兴起的“有尊严的死亡”运动,对缓解死亡焦虑有很大影响。

自尊是一种源于文化的结构,高度依赖于社会的验证。

追求“有尊严的死亡”,自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冲死亡焦虑。

想到自己终究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心里就会颤抖,正常吗?

死亡焦虑的表现因人的身心发展阶段而异。

一般认为,人生旅程是一个健康持续的过程,不同阶段存在适合特定年龄的认同危机。这些危机的不断出现和解决,体现了一个人的不断成熟。

年龄被认为是影响死亡焦虑的重要因素。

比如,研究发现,认同危机增加了大学生的死亡焦虑;在生命的晚年,对自我完整的追求或绝望也极大地影响着对死亡的焦虑。

一般来说,年轻人的死亡焦虑较低,中年人的死亡焦虑较高,在成年后期开始下降,最终在老年期趋于稳定。

人们往往认为,随着死亡的临近,老年人“应该”更加害怕死亡。事实上,老年人的死亡焦虑程度普遍低于中年人。

既然如上所述,死亡焦虑的产生来源于认知,那么不同的教育,建立的不同的知识体系,以及我们所处的文化,尤其是宗教信仰,都对死亡焦虑的产生和变化有很大的影响。

对宗教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有自己关于生死的形而上学体系。

任何能被广泛传播的宗教,永远是“很好地”解决了生与死这个基本问题的体系。

想到自己终究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心里就会颤抖,正常吗?

其中的“轮回说”、“复活说”、“天道说”,无论真假,都让人对死后充满美好的期待,从而大大降低了20岁时对死亡的恐惧,从而降低了人们对死亡的焦虑。

想到自己终究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心里就会颤抖,正常吗?

如果从无神论皈依这些宗教中的任何一种,自然会降低死亡焦虑的程度。

即使不考虑宗教,世俗文化也对死亡焦虑有影响。

例如,在一项调查中,与澳大利亚男性相比,日本男性的死亡焦虑程度更高。

想到自己终究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心里就会颤抖,正常吗?

死亡焦虑是生物现象的重要动机来源。

研究发现,死亡焦虑的心理防御是刺激人类各种行为的动力来源。

死亡的提醒会增加人们对自尊的追求和对社会规范的遵从。

一般来说,人们意识到生命是有限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这通常会通过行为的改变来激励人们追求更完美的生活。

综上所述,死亡是生命不可避免的。所以,对于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体来说,死亡焦虑是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

但是,如果有人在没有遇到现实紧迫的死亡威胁的情况下,经常想到死亡,产生心慌、发抖、出汗等躯体症状,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就不再是单纯的死亡焦虑反应,而是具有精神障碍性质的“死亡焦虑症”,这是不正常的。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36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