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的12个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作者|匿名来源|新家长教育“十二定律”来源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对于熟悉孩子身心成长过程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来说,这些只是最基本的常识。在美国,很多普通家长会通过咨询学校老师和辅导员或者参加孩子组织的志愿服务,学习更专业的教

作者|匿名

来源|新家长教育

“十二定律”来源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对于熟悉孩子身心成长过程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来说,这些只是最基本的常识。

在美国,很多普通家长会通过咨询学校老师和辅导员或者参加孩子组织的志愿服务,学习更专业的教育规律,并运用到家庭教育中。所以,这些规律从社会、学校、家庭贯穿了美国孩子的教育。

父母教育孩子的12个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其实这些法律很多和我们国内教育孩子的方式并不矛盾,只是在执行的时候需要知道如何适应社会环境。而其中有些是中国所缺乏的,需要补课或者矫枉过正来提高。

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一下这些规则的应用。

01

归因法则

确保儿童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为孩子创造独立的生活环境,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同时也要告知父母,父母之间有矛盾,经常吵架,这也是一种非常不正常不健康的环境破碎的家庭和长期分离的家庭让孩子缺乏归属感。

要以积极健康的方式安慰和引导孩子,不能采取疏于管教、溺爱或过于严厉等极端措施,更不能因为个人情绪而迁怒于孩子。

父母教育孩子的12个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02

希望法则

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父母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但如何让孩子看到希望,认为自己真的有希望?

不管孩子做得多好,也经常表扬,比如“做得好”“太棒了”。这就是用希望的规律来正面激励孩子。

而且爱挑毛病的差距,孩子考了95分,还得调查他为什么掉了5分。这种高标准、严要求,可能会适得其反,会扼杀很多孩子的希望,让他们受挫。

03

力量定律

千万不要和孩子打架。

不要用“挑衅”来刺激孩子。父母永远比孩子强大。无论是体力还是人生阅历,父母和孩子都是“斗智斗勇”,本来就是实力悬殊。当然,家长可以和孩子在一些自己擅长的具体项目上进行比赛,比如打球,但不要以输赢为目的。

与孩子关系密切的家长、老师、大人,不要用愤怒或与孩子硬竞争来刺激孩子。对于心理感受处于不成熟阶段的孩子来说,“挑衅”是不合适的。

父母教育孩子的12个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04

管理规则

父母有责任在孩子未成年之前管住他们。

未成年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尚未成熟,家长必须负起责任来控制。但这种控制应该是充满亲情的、人性化的、科学的、理性的,不应该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来随意修理和操纵。也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命令,不考虑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人格。

另一方面,未成年的孩子视父母为靠山,合理的管教和关心会让他们有安全感和支持感,遇到困难会向父母求助。如果父母平时什么都让孩子做(学校、成绩、爱好等。)太多,看似给了他们更多的自由,但孩子会觉得父母“不关心”自己,变得疏远。

05

健全的法律

听听他们的声音。

平等地对待孩子,给他们说话的权利,倾听他们的声音,他们就会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如果大人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不理会孩子的声音,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不敢和父母说实话,不喜欢和父母交流。

对于幼儿来说,即使不表达自己的想法,大人也要耐心地和他们交谈。对他们讲话的任何粗鲁打断或嘲笑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06

范例规则

榜样对孩子的作用是巨大的。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放之四海而皆准。父母的行为举止极其重要。孩子的教养、兴趣、爱好等。大多来自生长环境。母亲对女孩有重要影响,父亲对男孩有重要影响。不完整的父母或者父母与孩子长期分离,显然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父母教育孩子的12个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07

求同存异原则

尊重孩子对世界的看法,努力理解他们。

孩子和大人往往看法不同,会有很多标新立异的幻想。其实这些都是童心的可爱之处。如果大人觉得孩子的想法很奇怪,给孩子泼冷水,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会因为看不懂而失望。

很多时候,天真的孩子有客观的看法,敢于说真话。童言无忌。要结合“音法”,鼓励孩子敢于表达,积极肯定自己的想法。

凡是和孩子有关的事情,比如搬家转学,选择课外活动,参加考试和比赛,都要先和孩子商量和解释清楚。即使不能完全听从他们的意见,也要觉得父母征求了他们的意见。否则,父母的好意可能得不到回报。

08

惩罚法则

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慎用。

单纯的惩罚,尤其是体罚,是一种非常消极和笨拙的教育方式,是不文明的。很多从小受到暴力惩罚的孩子,长大后也会有暴力倾向。因此,不提倡使用惩罚法。但是批评孩子也不是不可以,也可以用适当的方式做一些惩罚。

09

后果规则

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有时候,孩子闯祸或者想做一些非常规的事情,连大人都不明白后果和危害,就指责或者阻止,当然没有说服力。

要说服孩子,父母、老师等成年人首先要仔细思考一切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再和孩子好好谈一谈。他们可以从好的或坏的后果开始,依次解释是否应该这样做,这样孩子才会明白。

父母教育孩子的12个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结构定律

从小教孩子明白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教育孩子做到这一点并不太难。法律教育融入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孩子从小受到全方位的熏陶,心里有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往往反过来影响父母。

给孩子灌输法律意识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庆祝孩子14岁生日的时候,可以问孩子,你知道14岁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吗?从这个时候开始让孩子知道,有些行为是不允许的,有些行为要提前想到你能不能承担责任。

十一

二十码规则

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

与它保持至少二十码的距离。

这个“二十码”是一个象征,说明美国人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留下心理空间。父母不必围着孩子转。你以为他们关心他们,孩子却觉得父母管得太严。也要让孩子保留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主动权和决定权。

当然,家长还是要在20码外观看,做好随时切入的准备,而不是跑到200码或者200里外就放弃。

十二

四个w规则

时刻知道孩子和谁在一起(谁),在哪里(哪里),在做什么(什么),什么时候回家。

一些父母似乎很担心他们的孩子,但他们不知道他们孩子的这些w。这不是一个好家长。只有把上面的规则都做到差不多了,孩子才能跟父母说实话,父母才能理解这些w。

关于家庭教育,很多人认为不是问题,父母一定要爱孩子。但我想说的是,很多例子告诉我们,健全的家庭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

面对未知和变化,我们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育儿观,什么才是对孩子的好教育。不盲目追求别人家的孩子,不被风吹草动所扰。

父母的方式是给孩子获得快乐的能力。

父母陪伴的五个“坑”——孩子需要这五种高质量的陪伴。

做一个“四有”父母:有教养、有原则、有条理、有远见。

…….

来源:守望新教育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38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