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心理学:你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吗?

心理学家罗金斯(A.S.Lochins)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用两个完全虚构的故事作为实验材料,描述了一个名叫詹姆的学生的生活片段。这两个故事展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性格——故事A展现了热情外向的詹姆,而故事B描述了一个冷漠内向的人。这两个故事如下:故事A:詹姆出去买文具。他和他的两个朋友走在阳光明媚的路上。他们边走边晒太阳。然后詹姆走进一家挤满了人的

身边心理学:你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吗?

心理学家罗金斯(A.S.Lochins)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他用两个完全虚构的故事作为实验材料,描述了一个名叫詹姆的学生的生活片段。这两个故事展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性格——故事A展现了热情外向的詹姆,而故事B描述了一个冷漠内向的人。这两个故事如下:

故事A:詹姆出去买文具。他和他的两个朋友走在阳光明媚的路上。他们边走边晒太阳。然后詹姆走进一家挤满了人的文具店。在等待店员注意的时候,他和熟人聊了起来。在他出去买文具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个朋友。他向他的朋友问好,然后向他道别,去了学校。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个前天晚上刚认识的女孩,两人说了几句话就告别了。

故事B:放学后,詹姆离开教室,独自走出校门。他正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阳光灿烂。他走在背阴的一边。他看到了他前天晚上遇到的那个美丽的女孩。詹姆穿过马路,走进一家挤满学生的餐馆。他注意到那里有一些熟悉的面孔。詹姆静静地等着,直到引起柜台服务员的注意,他才买了一杯饮料。他坐在靠墙的椅子上喝了它,然后回家了。

洛钦斯把这两个故事整理好,分别呈现给四组编号相同的受试者:第一组先看A再看B,第二组先看B再看A,第三组只看A,第四组只看B,看完之后让他们评价詹姆。

第一组中78%的受试者认为詹姆是一个热情外向的人。第二组中只有18%的人认为詹姆是一个外向的人。第三组中95%的人认为詹姆是一个外向的人。第四组中只有3%的人认为詹姆是外向的人。

仅仅是改变同样两个故事的顺序,就能让人形成完全不同的评价,因为我们总会对最初接收到的信息产生更深刻的印象,从而极大地影响我们的判断——这就是“首因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

1.“首因效应”的成因

对于“首因效应”的成因,目前似乎还没有明确的神经生物学理论研究;如果从认知角度分析,有两种主流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接收到的第一个信息在我们的大脑中构成了一个记忆图,后续的信息只是整合到这个记忆图中,相当于被它同化了,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原始信息的相关痕迹和色彩。

比如你现在急于盖房子,我先给你一堆木头和钉子,你用它们盖一个木头房子;然后我给你一些钢筋、砖块和水泥。你通常只用它们来建造一些附属设施,比如仓库、壁炉、烟囱。整个房子还是木头做的。

但如果我先给你钢筋、砖头、水泥,再给你木头、钉子,你就盖了一个砖混结构的房子,木头用来建附属设施,比如桌子、椅子、花园围栏。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在第一次见到一个人后,需要迅速建立对他的印象和判断(就像赶着盖房子一样),使用的材料就是他首先呈现给我们的信息(建筑材料);具体印象(建什么样的房子)取决于信息的内容偏向(先获取什么样的建筑材料)。

另一种解释是基于注意机制。有学者认为,先获得的信息会因为没有其他干扰而得到更多的关注,然后会被更仔细地提取和处理;后期获取的信息容易被忽略,处理也比较粗糙。

我们以盖房子为例:你终于用木裤盖了一栋房子,差不多可以住进去了,力气也花光了。我给你一堆别的建材,你就再也懒得动了。最多就是瞎折腾,随便建点什么。

2.“首因效应”的影响

它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无疑是人际交往。尤其是一些需要在短时间内形成整体判断的场合,几乎是决定性因素。

比如面试,面试官往往只有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的时间去接触面试官,而在这短短的时间里的表现几乎是面试官评判的唯一标准。这时候“首因效应”的效果被大大放大,其“首因”所覆盖的时间范围也被大大压缩——面试开始后的几秒钟,你的结局可能就已经注定了。

我参加过公务员面试的培训,我一直认为所谓的“结构化面试”应该非常重视面试官对相应问题的回答。毕竟这些问题都是精心设计的评估相关能力的工具。

工作多年后,在一次公务员面试中与面试官交谈时,我发现我完全错了——他们更看重面试官的言行,而不是答案,尤其是从进门到入座的过程:

“有些人胆怯的进来打招呼,声音颤抖。一看就是胆小,没担当;有些人进来看着规矩,但打招呼就像客服,培训痕迹太重。乍一看,他们没有独立工作的能力。那些进来不打招呼,站着不坐的,就更惨了。你能指望他对自己的工作怀有敬畏之心吗?这些基本上是不能接受的。”

这只占面试过程的不到1%,却几乎决定了99%的结果。

这种影响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公平”的判断;另一方面,我们或许可以利用它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

3.“首因效应”可以逆转吗?

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另一个概念——“近因效应”。

与“首因效应”相反,“近因效应”是指一些更新鲜、更接近当前时间的信息会发挥更大的影响。比如“三天之内不要刮目相看”就是“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之间存在一定的转化关系。近因向因转化的实验结果目前还存疑(结论不能在不同的实验中反复观察),但因向近因转化已经得到更多的证实。

2002年,《心理科学》发表了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进行的一项实验研究。大致内容是要求不同组的受试者回忆在不同时间间隔后出现的单词。

研究发现,如果要求被试在单词呈现后立即回忆,准确性明显好于近因效应——第一个单词出现的准确性最高,其次是最后一个单词;

但是,如果不要求被试在文本呈现后立即回忆,而是等待10秒钟回忆,准确率则呈现出相反的规律——最后一篇文本出现的准确率最高,其次是第一篇文本。

即使明确要求被试从头到尾一个一个回忆,等待10秒后,准确率最高的仍然是最后一个词。

这个实验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首因效应”的影响是可以被打破的,它会逐渐被更新更近的信息所取代;而且从实际生活经验中可以发现,越多、越持久、反差越大,越能替代“首因效应”的影响。

比如翟天临和赵立新本来就是口碑不错的演员,无论谈吐、演技还是长相都能给人“靠谱”的第一印象;然而后来,一个站出来当学霸却不知网的人,一个站出来当“老戏骨”的名人,公然为侵略者洗地。这些具有足够冲击力和反差的“近因”,直接颠覆了第一印象,使其名誉扫地。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努力扭转不好的第一印象,也可以因为一些表现破坏好的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人际交往中。我们会被别人刻意的伪装迷惑,也可能是我们用它伪装了自己。

这既是机遇,也是风险。但如果情况允许,“不确定,让我们看看”可能是更好的策略。

作者:林聪

来源:网络

首发:一点精神心理学

专注心理成长,爱你温暖有力。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41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