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痛苦家庭到心理医生,拥有这三观是改变的关键。

以下文章来自新东方家庭教育,由新东方家庭教育撰写。作者:谢刚,美国天普大学心理学博士,加州弗里蒙特联合学区心理学家。可以说作者是她家的幸存者,因为她的兄弟姐妹因为家庭环境不好,都患上了精神疾病。幸运的是,作者避免了不良家庭的影响,成为了一名卓有成效的心理学家。她是靠什么成为一股清流,甚至成为一名教育工作

以下文章来自新东方家庭教育,由新东方家庭教育撰写。

从痛苦家庭到心理医生,拥有这三观是改变的关键。

作者:谢刚,美国天普大学心理学博士,加州弗里蒙特联合学区心理学家。可以说作者是她家的幸存者,因为她的兄弟姐妹因为家庭环境不好,都患上了精神疾病。幸运的是,作者避免了不良家庭的影响,成为了一名卓有成效的心理学家。她是靠什么成为一股清流,甚至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

一个

没有心理健康,成功是虚幻的。

1993年我开始读心理学硕士的时候,很多人一听到“心理学”就直接联想到“精神疾病”。现在很多孩子没有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但是没有心理疾病,是不是就等于有了“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将精神健康定义为:处理生活中的压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有效工作,为社会做贡献的状态。

第一次看到这个定义,我就想,这不也是成功的定义吗?这些因素与“成功和幸福”关系最大!

因此,要达到“心理健康”的状态,就包含了上进心、责任心、毅力、抗挫折、爱心等优秀品质和行为习惯。,而且不仅仅是没有精神疾病。

北京大学的徐凯文老师曾经分享过:

在北大新生中,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有30.4%的学生讨厌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也有40.4%的同学认为人生没有意义,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考上北大是我们基础教育下的“成功”!

徐老师还分享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每100个人中只有1个人患有精神障碍,到2005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17.5%。

焦虑症的发病率在20世纪80年代约为1%至2%,现在为13%。20年前,抑郁症的发病率是0.05%,现在是6%,这是一个增长。120次

美国的情况更加严重,9至17岁的青少年中有21%有可诊断的精神健康问题或成瘾症状。约10.7%的美国青少年患有抑郁症,5.9%有严重的焦虑症状,自杀成为2016年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下图是美国大学校园里展出的行为艺术:1000个空书包,像坠落的星星,散落在草坪上,代表每年约有1000名大学生自杀。

从痛苦家庭到心理医生,拥有这三观是改变的关键。

2016年,我来北京举办“应用心理学大会”,北师大心理学部长发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越来越多!”

我在工作中最大的感受是:

因为孩子心理健康而寻求帮助的家庭,可能会有不同的问题。相同的是,他们基本上都晚了至少三年,有的甚至晚了二十年!孩子在找到我之前已经三十出头了。

很多孩子无法应对任何生活压力,无法正常工作,甚至不尊重父母,更谈不上为社会做贡献,这与“心理健康”的定义正好相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干预和治疗真的会事半功倍!

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有两个,基因和环境。基因占40-50%,另外50-60%来自环境。今天我们讨论的重点是50-60%可调因子。

2

儿童心理健康的起跑线

这是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系。

先说我自己的家庭。分别比我小四岁和两岁的弟弟妹妹,不幸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都处于青春期末期,还需要别人的照顾,无法处理好生活中的压力,更谈不上充分发挥个人潜力。

总结他们这种情况的原因,确实包括了过去几十年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发现,他们成长过程中基本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孩子的第一个基本需求是归属感。

和谐的家庭是孩子力量的源泉。每一对能够和睦相处的夫妻,不仅有感情基础,还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宽容,有耐心,能够沟通和管理情绪。

我们都有生气的时候。愤怒有好有坏,但如何表达是好有坏。

生活在和谐家庭的孩子,每天都有最生动的“心理健康”课。他们知道如何应对压力,如何解决冲突。这些都是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观察和学习到的。

而我爸妈每天小吵小闹,大吵大闹,逢年过节最惨。

从痛苦家庭到心理医生,拥有这三观是改变的关键。

生活在父母不和的家庭;

反复暴露在充满矛盾和不一致要求的环境中,会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削弱孩子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使孩子更容易感到恐惧、抑郁和愤怒。

父母之间的长期冲突,无论是否离婚,都与孩子的焦虑和问题行为呈正相关,与健康呈负相关。

儿童接触冲突的时间越长,负面情绪越多,相应的行为反应也越多,如攻击性行为;成年期的亲密关系更脆弱,更容易离婚。

如果人生真的有起跑线的话,孩子的起跑线真的是父母之间的关系。

我和哥哥姐姐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我清楚的记得哥哥18岁那年生病,也就是我妈因为和父亲多年的矛盾离家出走,几个月不知道去了哪里。

我去医院看望我的兄弟。他当时产生了幻觉,在门口喊“妈妈”,问我“我就想一家人住在一起。这要求过分吗?”

夫妻关系不好也会直接影响父母和孩子的互动。

和我姐姐一样,我也觉得对不起。

我父亲更喜欢男孩而不是女孩。我的名字谢刚很像男孩子的名字,因为在我出生前就给起了。我出生后,父亲见是女孩也懒得改。

妹妹出生的时候,爸爸看到她又是个女孩,连饭都没给妈妈吃就扭头走了。所以我妈看到她,虽然身体上很照顾她,但是没有那种联系和爱。

我们说孩子和母亲最初的依恋太重要了。

在宝宝的襁褓期,你不仅要喂养孩子,还要向他传达“你很重要,世界很安全,我永远在你身边”的信息。这样一来,孩子会信任这个世界,对未来充满希望。

我妹妹很想念这些。

母亲怀弟弟的时候,刚满一岁的妹妹被送回父亲老家近两年,所以和母亲的关系一直比较冷淡。我一直不信任我周围的世界。最后在工作的时候,总怀疑别人总是在说她的坏话,有精神分裂的症状。

从痛苦家庭到心理医生,拥有这三观是改变的关键。

剥夺孩子的自主感和成就感。

正在剥夺“心理健康”的基础

我弟弟从小学习能力差。

如果孩子遇到难题,比如不会做作业,他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逃避,所以在小学,弟弟一做作业就说“头疼”。

我爸爸很喜欢男生,所以他一说“头疼”,就让我帮他做。他就一直这样逃避,学习上完全没有成就感,课下也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好来体验自信。

如果孩子找不到让他各方面都有成就感和自主性的活动,他的“心理健康”就没有基础。

另一方面,我姐姐天生就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她初中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临摹的画,和我本科时看到的美术生的作品差不多。不用教她,她也能自学。但她的父母没有给她深造的机会,安排她上了职高,然后去了商场打工。

余老师曾经说过:不管做什么工作,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就一定会有人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但她没有。她在工作中根本不需要自己的天赋。这是姐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巨大缺陷。

当我2000年开始工作,终于有条件支持她发展兴趣爱好的时候,她已经病了六年,进出医院好几次了。没有身边强有力的指导,我连几个月的设计课程都坚持不下来,至今也不知道“个人潜力”有多大。

所以,孩子有自己天生的能力和性格特点,需要父母的接纳和尊重,才能建立成就感和自主性。否则,他们的心理健康会有很大的隐患。

从痛苦家庭到心理医生,拥有这三观是改变的关键。

父母和孩子日复一日的相处。

才是最终留给孩子记忆的品牌。

我在加州一所小学工作的时候,一个12岁的孩子来到我们家。他是我大儿子的同学。儿子刚练完琴,我说也让他弹。他灰着脸说没有,感觉还不如我儿子的。

我很惊讶,因为我知道他明显比我儿子打得好很多。孩子不是谦虚,他是真的觉得自己不够好,玩不下去。为什么?

这个孩子的爸爸经常打妈妈,也经常打他,批评他。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总是消极的。

所以明明优秀的孩子还是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没有自信。他这样看待自己,这是和父亲相处得出的结论。

比如我1996年来美国,现在我们家不过年了。为什么?因为一想到过年,马上就想到妈妈在哭,爸爸在喊。我现在正在慢慢克服。这就是记忆的力量。

曾经有一个音乐天赋特别高的学生跟我说,她和她姐姐再也不碰钢琴了。因为每次看到或者想到钢琴,我都会想到屈辱。

因为她们的妈妈钢琴弹得很好,每次姐妹俩练琴都能立刻听出来哪里不对,所以总是在找茬。

学生记忆最深的是一个冬天的晚上,姐姐在责骂下不肯练琴,被妈妈赶到冰冷的院子里作为惩罚。我妹妹穿着拖鞋和薄衣服。她跪在她母亲面前,求她让她妹妹进来。这是她对钢琴最深的记忆。

虽然母亲对女儿进步的出发点是好的,也希望孩子坚持下去,但是母亲的方式是错误的。一味的批评和惩罚,只会让女儿把“练琴”和负面情绪联系在一起。

大量的心理学证据,无论是师生互动还是亲子互动,只有鼓励和纠正的比例保持在4:1到5:1,孩子才能更有效的接受。

从痛苦家庭到心理医生,拥有这三观是改变的关键。

孩子弹钢琴总有好的一面。如果你指出你练习这么难的曲子已经一个多星期了,我特别佩服你的毅力。孩子更愿意也更有动力继续下去。

一个父亲说他不会弹钢琴,但是家里两个孩子特别喜欢弹钢琴。为什么?因为他们一弹钢琴,父亲就靠在旁边,用钦佩和敬佩的眼神看着孩子,然后说你弹得好,孩子才能享受弹琴的乐趣。

所以,我们应该给我们的孩子尽可能多的积极记忆。我们每天对着孩子的脸说的话,管教孩子的方式,眼神传达的方式,都会成为孩子的回忆,成为孩子心理健康的食粮。

如何让孩子学会面对挑战

孩子未来能否成功,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取决于他们面对困难的韧性和毅力。但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是什么在影响孩子选择坚持还是放弃,选择抗争还是退缩?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博士的研究表明,三个原因决定了孩子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是悲观还是乐观:

1.孩子长大后经常听到看到的父母日常生活事件的因果分析。

换句话说,如果孩子的成功总是归功于孩子的个人努力或特长,比如“你的沟通能力太好了,我被你说服了”,孩子就会逐渐形成乐观的解释。

2.孩子失败时父母批评的方式。

如果孩子不及格,家长总是把它归结为孩子个人的错误,给他贴标签,比如“你就是记性不好”“女生数学不好!”诸如此类,孩子会逐渐形成悲观的解释。

我在工作中接触过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的一点小错误,就立刻夸大以后的结果会有多糟糕。

比如孩子刚做错一道数学题,马上说:“你盖房子,小数点能不能算错?”它要杀人了!"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但这太夸张了!以后还敢再犯错误吗?

3.早期生活中有负面事件。

比如亲密的家庭成员年轻时去世,父母离异,或者长期发泄负面情绪。

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会觉得无论自己怎么努力,总会出现不好的结果,个人的努力也没有用,所以会感到无助,以后遇到困难更容易放弃。

从痛苦家庭到心理医生,拥有这三观是改变的关键。

为未来成长而学习,

或者“惩罚过去的错误”

当一个孩子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的时候,通常是好孩子。但是,孩子犯错之后,已经是极度的难过、害怕、失望、沮丧。我们的反应会给孩子们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纪律的效果也会完全不同。

记得在我工作的高中,几个男生在网上攻击一个老师。被学校发现后,每个学生的家长都被叫到学校谈话,不得不休学。

当时这几个男生一起被叫到办公室开会的时候,你看到他们的父母有的快不行了。你可以想象他们回家后会如何攻击。

但是有一个父亲很淡定。会后问他为什么你的反应和其他家长不一样。他告诉我谁年轻的时候没犯过错。我和孩子谈了这件事。其实他根本没去上这个老师的课,只是因为其他同学都在说这件事,他也跟着去了。结果他说的更难听,罚的更重。但孩子对这件事有着非常深刻的记忆,他学会了三思而后行,不跟风。

所以当孩子失败的时候,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从这件事情中学到了什么。

如果我们生气了,孩子会试图反抗我们,和我们争论,我们会转移目标,把注意力放在和孩子的冲突上,错过了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

从痛苦家庭到心理医生,拥有这三观是改变的关键。

真正的放养是有底线的,没有上限。

很多家长问我,散养的孩子心理健康吗?

我说,那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袜子,真正放养的孩子,不代表没人管。真正的放养是有底线的,没有上限。

比如我给你选择的自由,但是我有底线。比如我需要你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个能坚持下去的人。

有了这些底线,我不限制上限,才是真正的放养。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心理素质更强,因为孩子有自主自由意识和选择权。

想象一下,在我们自己的工作中,有人一直在看着你。当你做得不好的时候,马上会有人发现,给你指出来,给你一些批评。在这种情况下,你能更有动力吗?工作满意度更高吗?

不会吧。

孩子也需要这样的自由。他们无法控制早上几点上学,有多少作业。所以我们尽量让他在生活中有更多的选择。

比如他的爱好,兴趣等。,你要观察孩子到底喜欢什么,鼓励他去尝试一些能充分发挥他优势的东西。

再说一次,我们有底线。比如孩子的健康很重要,所以一定要有一项运动,但是是什么运动呢?孩子们可以自己选择。

我们的痛苦往往在于我们对孩子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孩子没有自主意识,学不会对自己负责。

从痛苦家庭到心理医生,拥有这三观是改变的关键。

摘要

最后,让我们回到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处理好生活中的压力,发挥自己的潜力,有效工作,为社会做贡献。

他们在生活中是什么样子的?精确地夫妻之间相互支持和关心的关系,以及相互尊重的亲子关系。有了这两样东西,孩子会为心理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是你把学校里教过的知识都忘了之后还保留的东西。

回想一下,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研究生期间,具体的知识能记住多少?

我们最终记住的是对我们的现在、未来、工作、生活影响最大的心理健康因素,比如自我概念、减压方法、抗挫折能力等。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46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