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总是过分依赖对方,是一种“堕落”的人格。

在微信群里聊天时,群友小啊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她和她的男朋友约会已经三年了。男朋友以前在工厂上班,装手机。后来工厂效率低下,男友被辞退。之后男朋友象征性的出去找工作,却没有消息。后来我就呆在家里,玩游戏,或者上网追剧。男朋友在家从来不做家务,所以什么都推给她,变得很依赖她。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将近

在微信群里聊天时,群友小啊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她和她的男朋友约会已经三年了。男朋友以前在工厂上班,装手机。后来工厂效率低下,男友被辞退。

之后男朋友象征性的出去找工作,却没有消息。后来我就呆在家里,玩游戏,或者上网追剧。

男朋友在家从来不做家务,所以什么都推给她,变得很依赖她。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将近一年,然后我实在受不了外界的压力,被逼得找了一份不温不火的工作。

我们都在群里异口同声的问小啊“你当初没有和这样的男人分手吗?”

她的回答也令人惊讶:“其实他也没那么坏,只是他失业了,对我很温柔。而且我喜欢照顾别人,觉得被别人需要很有价值。”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啊和她的男朋友实际上处于一种共生关系中。

心理医生:总是过分依赖对方,是一种“堕落”的人格。

依赖共生的概念最早来自于对酗酒者的观察研究。酗酒者不仅依赖酒精,还依赖家人的细心照顾。

虽然家属对照顾喝酒的“病人”很挑剔,但也发现由于对方对自己的依赖,双方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酗酒者戒酒后,这种依赖的共生关系被打破,与家人的关系变得比以前更弱。

心理学家已经得出结论,当一方因饮酒、沉迷游戏等一些习惯性不良行为,或因某些生理或心理缺陷而无法自理,转而全力依赖另一方,而另一方履行或享受另一方的依赖,对另一方采取过度的、强制的照顾,并获得“被需要”的价值感和为另一方做决定的控制感时,那么他们就建立了共生的依赖关系。

心理医生:总是过分依赖对方,是一种“堕落”的人格。

比如我们经常听到妈妈对孩子说:“你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以后没有我你可怎么办?”

在抱怨和责备孩子的同时,不断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

从某种程度上说,很多妈妈潜意识里不希望孩子太独立,这样可以把孩子绑在自己身边,享受照顾“弱者”的高价值和“一切由她做主”的权威。而马保南的培养,其实就是依附共生关系的典型体现。

婚恋关系中有很多类似的模式。其中一方属于“照顾者”,另一方属于“被照顾者”。

而“被照顾者”会在生活的某个方面表现出“无力感”,无法或不愿意自己解决问题,“照顾者”会主动照顾,不停地为他收拾残局。

依靠共生关系中的双方相互完成,是共生关系得以持续的重要原因之一。

心理医生:总是过分依赖对方,是一种“堕落”的人格。

美国心理学家巴里·温霍尔德(Barry Weinhold)在其著作《依赖共生:亲密关系中的依赖人格》中指出,依赖共生是一种发育创伤,始于生命的前六个月。

(1)0-6个月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依赖共生关系。

在0~6个月期间,由于婴儿极其脆弱,没有自理能力,只能完全依靠母亲或其他照顾者生存。

宝宝的自我意识也很弱,分不清“你”和“我”的关系。在宝宝眼里,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婴儿和看护者此时处于一种依赖的自然共生关系。

儿童精神分析学家玛格丽特·马勒说:“半年前的婴儿期称为正常共生期,其余为病态。”

在这个短暂而健康的共生期,母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和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比如母亲给孩子哺乳时的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都会影响依恋关系的建立。

如果母亲总是对孩子微笑,表现出轻松愉快的样子,那么宝宝就会觉得他很好,很可爱,很有爱,这个世界就会接纳他。

心理医生:总是过分依赖对方,是一种“堕落”的人格。

另一方面,如果妈妈看到宝宝总是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一脸担心、焦虑、不知所措的样子,那么宝宝就会觉得不可爱,像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这个世界就会觉得不安全。

虽然此时的宝宝还不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内心模糊的感受,但妈妈对他的反应会潜移默化地进入他的潜意识,对他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②6个月到3岁的孩子要完成“分离”的任务,从而为以后的“独立”做铺垫。

如果母亲或其他照顾者能够与婴儿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他们将顺利进入关系发展的下一阶段,即“分离”阶段,这一阶段通常持续六个月至三岁之间。

在这个时期,婴儿有了基本的自我意识,但他们可能仍然生活在自己的全方位自恋中,觉得自己仍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随意利用母亲。

“分离”的目的是给孩子设定界限,告诉他们你是你,我是我,你妈妈不是你可以利用的对象。你不能骂你妈妈,也不能打她。你需要尊重你的母亲来得到她的帮助。

同时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做,不能让妈妈帮着做。许多父母在孩子已经能做的时候就为他们做一些事情,比如吃饭、穿衣和背书包。这其实是他们没有“分开”或者不愿意“分开”的标志。

“分离”是独立的基础。如果母亲不能与孩子“分离”,不能建立基本的界限感,那么孩子就很难形成独立的人格。

心理医生:总是过分依赖对方,是一种“堕落”的人格。

这也是很多专家不建议隔代赡养的原因,因为老人通常会宠坏孩子,他们更难“说服”自己与孙辈“分开”。

当然,“分离”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孩子内心有一定的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来自于他在婴儿期与母亲或其他照顾者建立的依恋关系。

如果在健康共生期,母亲或其他照顾者长期、频繁地忽视孩子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那么宝宝本质上是无爱的,他会感到很大的不安全感。

当一个人感到不安全的时候,他自然不想被“分开”,也不想独自去做一些原本可以勇敢去做的事情,而是选择依靠身边的人。换句话说,他“自愿”蜷缩在共生关系中,以获得保护感和安全感。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培育者没有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那么这个额外的负担就会被带到下一个成长阶段,以此类推。

如果这个成年人不寻求帮助来解决自己的问题,那么他很可能会把这个问题带给下一代。所谓的本家轮回就是这样产生的。

正如荣格所说,“健康的人不会折磨别人,但往往被折磨过的人会变成折磨者。”

心理医生:总是过分依赖对方,是一种“堕落”的人格。

如前所述,依赖共生关系的双方是“帮凶”,共同促成这种关系,但同时也是“受害者”。依赖共生是病态的,因为它会陷入恶性循环。

被照顾者开始享受被照顾的“恩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已经没有机会面对自己本该承担的责任;他本该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准备,他却没有机会去做;他从来没有接受过克服“困难”的训练,这让他更加无能为力,更加依赖对方。

而“让对方产生依赖”的照顾者,因为对方不断被“贬低”而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强大,但由于他几乎专注于照顾对方,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如果“被照顾者”中途离开了他的照顾,他会觉得自己之前所有的“努力”都被烧掉了,整个人像被剥去了脊梁骨,从而陷入巨大的恐慌、焦虑或抑郁之中。

那么如何才能走出依赖与共生的关系呢?

(1)首先认识到问题,才能谈改变。

依赖型人格通常没有自我。他们习惯于依附于外界的人和事,依赖对方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逃避对生活的责任。

因为依赖型的人没有自我,他们很难真正体验到亲密和爱,他们更多的只是在努力维持一段关系。

维持一段关系的目的是依赖他人。很多时候,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种共生关系。

或者换句话说,那些总是过于依赖别人的人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其他更好更健康的关系模式。

比如电影《被遗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女主角松子是一个童年没有被正确抚养的孩子,她的父亲把几乎所有的爱都给了身患重病的妹妹,而“忽略”了松子。

心理医生:总是过分依赖对方,是一种“堕落”的人格。

由于极度缺乏爱,她没有和照顾她的人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这使得她成年后总是过于依赖他人。

为了在一段感情中留住对方,即使被虐待、出轨、背叛,也不愿意走出“病态依赖”的关系模式。

可以说,松子一生的经历就是印证了荣格的那句话:“一个人一生的努力,都是为了整合他从小就已经形成的性格。”

所以,要想走出依赖共生的关系,首先要清醒过来,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以及这个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否则根本就很难谈改变。

(2)勇敢地给自己划定界限。

从依赖共生的原因来说,之所以选择病态依赖的人,是因为他们在童年早期没有成功地与父母“分离”,没有建立良好的界限感。

在中国人的家庭教育中,边缘意识是一个非常被忽视的问题。

很多父母为了孩子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所以干预孩子的生活也是天经地义的。

大多数有依赖共生问题的父母或成年人,在侵犯他人边界或自己的边界被他人侵犯时,没有能力界定和保护自己的边界。

心理医生:总是过分依赖对方,是一种“堕落”的人格。

就像每个国家都会划一条清晰的边界线,每个国家的领土都是其他国家不可侵犯的,个人的边界也需要做好准备,这样才能保证人格的独立,精神上达到真正的成熟和强大。

建立心理界限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说“不”。

例如,开头提到的小啊的例子。在男朋友失业,过度依赖她的时候,如果她真的为男朋友着想,那么她需要做的绝对不是在所谓的“困难时期”去“宠”他,过度照顾他,而是和他划清界限。

这里说的“界限”不是断绝关系,而是告诉男朋友,你现在真的有麻烦了,但是不能一直抑郁下去,呆在家里解决不了问题。你需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不是为我。

同时,小啊还可以和男友进行心理沟通,了解他一直呆在家里的原因和想法,鼓励和支持男友,给他打气,帮助他走出困境。

比起一味的纵容,一味的满足对方的依赖,划清界限是一种不太讨好的做法,很有可能你会得到对方的不理解,指责和抱怨。

但要想走出依赖共生的关系,态度必须非常坚定。当你一再坚持的时候,对方就会知道你的“底线”,不再去触碰。

心理医生:总是过分依赖对方,是一种“堕落”的人格。

说“不”其实是一种反抗,任何反抗其实都是为了获得独立。一个人越是独立成熟,越能保持自己的界限,越不会把自己的“命运”和“责任”交给别人。

斯科特·帕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人可以拒绝任何事,但绝不能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其实就是逃避问题,逃避痛苦。逃避问题和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如果不及时处理,我们将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多的痛苦。

只有摆脱依赖,直面痛苦,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更容易与所爱的人建立“独立亲密”的健康关系。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50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