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个街道正打造首批小区“解忧驿站”,提供家门口的心理咨询服务

更好的城市生活需要一个温暖的家庭港湾和一个互助友好的邻里社区。你也可以在家里享受心理咨询。近日,在上海市普陀区万里街道,一批“解忧岗”正式落户居民区。驿站以社区居民活动室为阵地,设置独立咨询空间。专业心理咨询师会定期“坐诊”,为门口的居民提供定期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早在2020年5月,在

上海这个街道正打造首批小区“解忧驿站”,提供家门口的心理咨询服务

更好的城市生活需要一个温暖的家庭港湾和一个互助友好的邻里社区。你也可以在家里享受心理咨询。

近日,在上海市普陀区万里街道,一批“解忧岗”正式落户居民区。驿站以社区居民活动室为阵地,设置独立咨询空间。专业心理咨询师会定期“坐诊”,为门口的居民提供定期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早在2020年5月,在普陀区妇联的指导下,万里街道成立了心理健康公益互助联盟,该联盟不仅包括专业心理咨询师,还包括律师、婚姻指导员等各方。联盟搭建了一个“解忧站”,专注于家庭教育,通过心理咨询师一对一的服务,解决家庭与父母之间的隔阂或矛盾。

心理咨询点进入社区

2000年后,万里街是一个以商品房小区为主的发展中的社区,居民中有三个家庭的比例很高。街道妇联在走访学校和家庭时发现,一些孩子因为压力导致的负面情绪,没有及时找到出口,这成为了心理健康问题;由于家庭教养环境的差异,一些孩子表现出各种行为问题。

记者从万里街道了解到,目前辖区内共有33个居民点。“解忧驿站”是社区心理健康公益互助联盟的探索。目前已在辖区胶济、香泉、御景华庭三个小区试点。通过前期经验积累和总结,2022年该街道将在其他小区进一步推广,计划年内实现小区全覆盖。

“在咨询过程中,志愿者发现许多儿童的心理问题与家庭息息相关,如父母离婚、家庭纠纷、精神障碍、代际抚养等,因此解忧驿站专注于家庭教育问题的心理指导,升级为基于“一个孩子”的“一个家庭一个计划”的工作机制由心理咨询师、社区志愿者、公益律师等组成的“一个计划”,与居委会和学校合作,做好劝导和化解工作,密切关注特殊家庭和困境儿童的成长。万里街道妇联负责人介绍。

上海这个街道正打造首批小区“解忧驿站”,提供家门口的心理咨询服务

“家校社区”需要三位一体

万里街道这一“解忧驿站”公益项目在社区设立了心理咨询点,是对精神卫生体系建设要求的积极响应和落实。

据“解忧驿站”项目负责人介绍,“驿站是一种深入基层的触动。居委会和学校也会发现案例。心理联盟始终坚持多渠道关爱,家庭、学校和社会将共同为共同利益而努力。”目前,大约有30名志愿者辅导员,已经确定了100多个心理咨询案例。有些是短期咨询,而另一些则需要长期随访和关注。

2020年底,万里区四年级学生王明(化名)因为家里的变化,渐渐厌学。起初,家长总是给孩子请病假,但时间久了,班主任觉得不对劲,于是立即通知了学校的心理老师。老师立即联系街道心理联盟志愿者开展心理咨询。一方面,老师听取了王明的想法,陪伴他并鼓励他。他觉得这个孩子内心想要帮助,不想逃避问题。另一方面,联盟志愿者还为儿童家长提供个案服务。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王已于2021 9月重返学校正常上课,病情已恢复正常。同时 父母也知道孩子的问题,并了解与他们沟通的方式。

从王明的案例中不难看出,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工作中,家庭、学校和社区是“三位一体”的。

家长授权计划同时启动

2020年5月,普陀万里街道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儿童关爱推介会。会议为辖区学校中逃学、厌学甚至不同程度伤害自己的特殊家庭儿童制定了关爱方案和工作实施细则。正是这次推介会启动了一支心理咨询志愿者队伍。

上海这个街道正打造首批小区“解忧驿站”,提供家门口的心理咨询服务

此后,萌芽逐渐破土,成立了名为“成长·守护”的万里街道心理健康公益互助联盟,围绕普及心理知识、提高人们对心理问题的客观认知开展日常工作。通过建立关爱工作微信群,联盟及时交流信息。此外,它还为学校、社区和家庭的不同群体举办了近百场讲座、沙龙、直播和问答,覆盖约18000人,并为公益事业提供家庭教育和婚姻指导。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新时代的家长也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据街道妇联负责人介绍,2021,心理健康公益互助联盟将同步试点家长赋权营项目。对于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长,将定期举办家庭教育沙龙,并在社区层面回答个性化问题。家长赋权营项目不同于普通讲座。这是一个专业知识传播和教学互动的小组项目,每节课10人,面对面授课。目前,已执行了10个问题。

“除了让更多家长拥有正确的育儿观念和沟通方式,我们还希望建立社区家庭教育学习园,共同促进家庭教育文化的普及和推广。”上述负责人表示。

作者:张晓明

编辑:王佳怡

人际关系测试 谭公子课程谭公子情感课程 谭公子情感挽回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13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