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需要怎样的情感教育?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今年6月举行的鲁豫青年婚恋联谊活动中,一对情侣在重庆市黔江区大峡谷景区合影留念。杨敏摄(人民视觉)10月20日,中铁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上海动车组车辆段100多名年轻单身员工参加了相亲活动。新华社记者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轻人需要怎样的情感教育?

今年6月举行的鲁豫青年婚恋联谊活动中,一对情侣在重庆市黔江区大峡谷景区合影留念。杨敏摄(人民视觉)

年轻人需要怎样的情感教育?

10月20日,中铁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上海动车组车辆段100多名年轻单身员工参加了相亲活动。新华社记者陈飞摄

年轻人需要怎样的情感教育?

10月17日,武汉大学一场名为“爱的心理学”的讲座吸引了许多学生。图片来源:武汉大学微信公众号

年轻人需要怎样的情感教育?

数据来源:中国青年报制图:刘开阳

不久前,武汉大学举办了情感教育讲座,现场气氛热烈。这一活动在互联网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很多人认为,这反映了当下年轻人对情感教育的期待。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加强对青少年婚姻家庭观念的教育和引导。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陆续开设了《生活幸福》《亲密关系》等课程,帮助学生处理亲属关系、人际关系、性别关系等情感问题。对于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共青团组织、企业工会、社会工作机构、婚介平台、心理咨询机构等力量纷纷参与,倡导年轻人养成正确的婚恋观。专家表示,应更加重视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姻观和价值观, 从而帮助年轻人走上一条好的人生道路。

倡导文明、健康、理性的爱情观

很多人最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的照片:武汉大学的学生正在排队听一场关于爱情心理学的讲座。阶梯教室里坐满了人,甚至在台阶和过道上。即使在教室外,也有很多学生踮起脚尖,趴在窗户前认真听讲。

本次讲座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于峰主讲。讲座的主要内容是积极心理学中的爱情基本理论,包括斯坦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依恋理论、爱情分类,以及如何区分糟糕的爱情关系。

在讲座中,于峰用“白玉艺术和微小瑕疵”来解释“适度完美但有一些‘瑕疵’”的形象,并用“关系最后一天的四位骑士”来比喻婚姻关系中的四种毁灭性的负面生活模式:批评、鄙视、防御和冷战。他用“爱情地图”来解释,要在异性之间形成亲密关系,双方需要彼此了解……新鲜的名词、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在科学可靠的心理学知识的支持下,这种巧妙的混搭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希望帮助年轻的大学生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爱情观和价值观。”于峰这样解释讲座的初衷。在日常工作中,他发现很多学生都有心理问题,其中大部分与人际交往有关,而爱情是重要的一部分。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学生的热情反映了他们对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和异性恋等情感关系知识的渴望。”

博士生小伟是当天现场听课的学生之一。她说:“这场讲座传达了一个信息,即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正确地爱他人并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爱是一种可以学习和提高的能力。”

虽然讲座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但也有人质疑:“大学是在教学生谈恋爱吗?”“爱还需要教导吗?”今年刚入学的小萱说:“讲座的重点不是教学生爱的技巧,而是教我们如何正确理解爱,如何从积极的心理角度看待身边的事物和人,如何爱自己,更好地爱他人,然后爱整个世界。”

“大学生对情感教育课程的追求,反映了他们对提高恋爱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迫切需求;高校的婚恋观教育和情感教育,将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在新的人生阶段提高婚恋道德等价值观,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帮助他人,塑造健康的人格。“中国青年研究中心青年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邓锡泉说。

加强对情感生活的诚信、尊重和责任感

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年轻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增强了年轻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话语权,也促使他们对爱情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有些人认为“爱情很麻烦”。大学毕业后,“95后”北京青年陈诚立即通过招聘进入一家企业。然而,他的婚姻“进度条”一直停滞不前,让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通常,我下班后很累。周末我报了一个健身班。有时间做晚饭和朋友玩游戏时,我没有时间和他们谈恋爱。”在陈诚看来,刚工作的时候,他过得很充实。他对爱情的态度很随意,有时甚至觉得“爱情很麻烦,很难处理”。

在共青团中央的一项调查中,74.8%的年轻人认为“单身很好,谈恋爱很麻烦”。专家表示,如果一些年轻人发现爱情和婚姻不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或影响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就不愿意恋爱或结婚。

有些人担心爱情。25岁的王颖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她非常渴望拥有一段浪漫的感情,但有点害怕:“我经常看到新闻中的一些人打着恋爱的幌子控制自己的思想,我害怕我会遇到这样的人。”

一位婚恋组织负责人表示,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很容易收到一些碎片化的婚恋负面信息。此外,一些地方在婚恋、婚房、彩礼等方面存在不良习惯,容易让年轻人对婚恋形成刻板印象和误解,导致“恐爱”“恐婚”。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段新兴在全国数百所高校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讲座和调查,并开设了一门名为《爱的心理学》的在线课程。她发现,情感关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他们在恋爱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与沟通有关,例如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不知道如何处理冲突、冲突、分歧和异地恋问题。

“我们应该通过情感教育来加强年轻人对情感生活的正直感、尊重感和责任感。”在于峰看来,这些意识形态最终会形成年轻人面对爱情和婚姻时的价值观。这个值首先是理性的。根据心理学理论,爱是一个从激情到亲密,从亲密到承诺的过程。爱情意味着两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向前发展,这需要相互理解、相互适应,以及共同的道德责任。这种价值观也应该是文明的,它反对操纵对方的自尊和感情,制造强烈的不平等、男女对立和其他恋爱关系。

为青少年情感教育提供有效保障

“恋爱课程的内容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天津某大学大三学生吕伟上学期选修了段新兴教授的“恋爱心理学”课程。她以为老师会教恋爱技巧,但实际上,这门课程主要教年轻人如何正确相处,如何调整心态。

据介绍,课程内容包括恋爱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稳定恋爱的心理规律、恋爱挫折心理和调适心理。教学以慕考的形式为主,还会举办一些线下活动和直播活动,为校内外的年轻人答疑解惑。记者在一个MOOC平台上看到,近2万人选择了该课程的课程。

段新兴表示,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了解性别差异,了解爱情的本质。“爱情的本质是亲密关系,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但不限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情感触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渗透了我们的价值观、背景、当前状态等因素。”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加强对青少年婚恋观和家庭观的教育引导,将婚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陆续开设了《生活幸福课》、《亲密关系》、《爱情与生活幸福》等情感教育课程,并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一些共青团组织、企业工会、婚介平台、心理咨询机构等通过举办青少年爱心讲座、交友交流等活动,积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年轻人如何在充分尊重自己的爱情态度和选择的同时,感受到爱情和婚姻的美好?这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加强情感教育。

于峰建议,更多的高校开设与青少年婚姻教育相关的课程和讲座。他认为,作为积极心理学的一部分,这些课程和讲座有助于帮助学生在面对情绪时建立乐观、平和的心理基础,并在思想上成长。邓锡泉还认为,高校、教师和相关研究人员应深入研究青年人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积极将情感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家庭是情感的港湾。小伟表示,原生家庭父母和亲戚的婚恋观会直接影响孩子未来找对象时的心理状态。“父母本身就是榜样。如果父母互相帮助,孩子也会期待这样的关系”。她认为,父母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情感教育,让孩子学会表达,学会关爱,培养家庭责任感。

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统筹考虑婚姻、生育、养育和教育,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文明朴素的“新婚俗”,让恋爱和婚姻摆脱功利色彩和不良风气,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引导和社会环境,为青少年的情感教育提供有效保障。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19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