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婚姻焦虑的心结,你只需做好这三步

南开大学在中国十大城市选取536对夫妻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多数夫妻倾向于独占依恋特质,而丈夫则倾向于疏远依恋特质。夫妻在依恋特质上的相似度越高,生活的幸福感就越高。反而会降低婚姻中的安全感和满足感。比如妻子发信息打电话问不回家的丈夫,如果他不及时回复,妻子会觉得特别焦虑,甚至情绪失控

南开大学在中国十大城市选取536对夫妻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多数夫妻倾向于独占依恋特质,而丈夫则倾向于疏远依恋特质。

夫妻在依恋特质上的相似度越高,生活的幸福感就越高。反而会降低婚姻中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比如妻子发信息打电话问不回家的丈夫,如果他不及时回复,妻子会觉得特别焦虑,甚至情绪失控,会打几十个电话希望丈夫秒回电话。

接完电话,丈夫的语气极其不耐烦,妻子会表现出“既然你不想回来,那就永远别回来!”

解开婚姻焦虑的心结,你只需做好这三步

另一方面,妻子在家里表现的温柔贤惠,目的是希望丈夫多关注自己,给予肯定和表扬,但她真正的内心是害怕自己失去吸引力,不愿意承认自己害怕失去与丈夫的关系。

当不够细腻的丈夫察觉不到妻子的细心想法,没有及时回应或关注时,妻子就会和自己吵架,而丈夫只是想从争吵中逃离。

这样的夫妻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变成死结,自相残杀。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用“依恋型”来解开这个心结。

解开婚姻焦虑的心结,你只需做好这三步

什么是“依恋”?

“依恋”是每个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它联系着生活中的情绪反应和表达。而过度依恋是生活经历造成的,比如孩子或者孤儿缺乏父母关爱。他们长大后,往往会失去部分人格,形成“依恋人格”。

依恋关系主要有哪些类型?

依附关系主要分为安全附件不安全附件在美国Levine&Heller的调查数据中,这两类依恋关系的数量分别占50%。在安全感的心理表现——与伴侣亲近、独立、相互依赖中,不安全依恋的心理表现分为:

痴迷型(20%):如果你想爱,就努力去爱,直接表达你的焦虑和愤怒。

焦虑-矛盾型(25%);怕对方离开他或者不重视自己。

梳开回避型(25%)很容易对彼此的亲密感到不舒服

恐惧-困惑型(5%);我想爱又怕被伤害。我宁愿孤独很久也不愿进入一段感情。

解开婚姻焦虑的心结,你只需做好这三步

依恋关系与出身家庭、成长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上述“依恋型人格”大多在婴儿期未能得到父母及时有效的回应,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会逐渐表现出问题。

其中最典型最痛苦的类型是焦虑-矛盾-分离-回避型,也就是文章开头的妻子和丈夫:

妻子属于焦虑-矛盾型

丈夫属于避免梳脱型

他们经常会因为一件小事发生巨大的争吵,但明明彼此相爱却经常伤害对方。妻子总觉得丈夫事事古板,难以沟通,缺乏安全感;丈夫觉得妻子太多话,太敏感,总是追到他关于家庭或者孩子的话题。表面上看他们好像在认真讨论,实际上是有话要说,在生对方的气。

解开婚姻焦虑的心结,你只需做好这三步

如何改善婚姻中的「依恋型」?

像妻子和丈夫这样不安全的婚姻可以尝试以下三种方法来改善他们的问题-

1.减少它

鼓起勇气,直接问对方你关心的问题,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给对方一定程度的信任。我相信他能处理好,给他时间去思考最让双方满意的答案。如果你无法给出答案,至少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这段感情中的现实,然后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

2.维护它

上述妻子和丈夫,丈夫更倾向于回避交流,有意无意地逃避与妻子的交流。如果丈夫表现出还爱这个家,那么妻子可能会继续视而不见。一方面,妻子对丈夫是否还爱自己不自信;另一方面,妻子无法接受丈夫的不忠,于是选择不理智,识破。有时候这种“不面对”的选择,可能会让妻子觉得更幸福。

第三步:接受现实

无论是选择减少还是维持,最终的结果还是要落在自己身上。婚姻中以沉默来避免争吵是很正常的,并不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某个特定的关系阶段孤立存在的。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丈夫的沉默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妻子能做的,就是让自己产生老公愿意和我交流的错觉。

解开婚姻焦虑的心结,你只需做好这三步

幸运的是,成年人的“依恋类型”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自我调整的。缺乏安全感的恋人虽然受到童年经历的束缚,但也不断受到生活经历的影响。比如丈夫在和安全的朋友相处时,会被他们的气质、性格、做法所影响,克服回避,多和妻子沟通,然后像安全的恋人一样改变方向。

婚姻关系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双方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性格不同,使他们有不同的认知观念和内在需求。

通过了解不同的依恋类型,双方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从而使关系达到平衡稳定的状态。

在婚姻关系中,一天三次可以让家庭朝着好的方向运行。

解开婚姻焦虑的心结,你只需做好这三步

——

记得喜欢,转发,收藏我们的文章。

如果你有什么想说或想问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金牌调解会及时为您解答。

——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37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