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好印象”的背后:刻板印象理论

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第一次见领导的时候,第一次见同事的时候,外出工作遇到陌生人的时候,第一次去上课的时候,跳过新公司面试的时候,总之,当你想把自己推销给别人的时候,留下一个好印象绝对是你在意和小心翼翼的事情。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但这背后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机制是什么?这是社会学中人际互动理论的一个分支——刻板印象理论。什么是“刻板印象”?

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第一次见领导的时候,第一次见同事的时候,外出工作遇到陌生人的时候,第一次去上课的时候,跳过新公司面试的时候,总之,当你想把自己推销给别人的时候,留下一个好印象绝对是你在意和小心翼翼的事情。实践证明这是正确的。

但这背后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机制是什么?这是社会学中人际互动理论的一个分支——刻板印象理论。

什么是“刻板印象”?它是我们对事物或人是什么样子的假设和想法。注意,这个印象是我们认为它是什么。

比如在学校调皮捣蛋的学生,肯定学习不好,有一些素质问题;经常顶撞领导的人一定是眼中钉,不能重用;平时纪律松懈,自我意识强的人,在工作上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不服从命令听指挥的士兵一定不是好士兵,等等。

“刻板印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免。这种对一些受社会影响的人或事的不准确、简单化的看法,就像刻在木板上一样难以改变,而且深深影响着人与人的交往。

“刻板印象”的机制是,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特点或者听到这个人的时候,我们把所看到的或者听到的变成一种刻板印象,希望这个人有一种特定的行为。这是什么意思?比如一个老师看到一个平时纪律松懈的学生,自习的时候上了两次厕所。他一定以为这个男生不好好学习,上厕所躲避或者想干坏事。他三步并作两步跑进厕所把他抬了出来。他想他一定是做了什么坏事,他的判断没有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根据我们的期望对这个学生采取行动,我们应该现在就抓住它。老师进厕所的时候什么都没看清楚,批评的话像机关枪子弹一样蹦出来,学生一脸惊愕, 委屈又气愤。原来学生们在打扫厕所。这个学生很委屈。原来老师是这样看我的。以后他的表现就像老师说的:一个学生从来都是不守纪律的。老师的意见强化了他不守纪律的行为。

常见的“刻板印象”涉及性别、地域或种族、外貌、年龄等诸多方面。比如民间存在的“地域黑”就是最典型的刻板印象。

在应用“刻板印象”理论时,我们应该注意它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从积极的一面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已经形成的固定观点,在一定范围内判断某一类有很多共同点的人,直接互动,从而简化认知过程,节省时间和精力。

消极的一面是,在有限的材料基础上做出笼统的结论,会使人们在认识他人时忽略个体差异,从而导致感性错误,阻碍对他人的正确评价。

人们在社会上看到的偏见和歧视,都是受刻板印象机制的影响,会影响良性社会互动的形成。

回到文章开头,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好”是指对这个人有好的第一印象的人应用了“刻板印象”理论的积极面,这个人属于老实能干的类型;他又应用了负面,这个人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根据这有限的材料,他推断这个人确实是个好人。(本文资料参考郑杭生2013年主编的《社会学新导论(第4版)》。谢谢你。)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45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