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文|章鱼哥编辑|比奇堡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人们对希望的探索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希望感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希望感”的概念逐渐在心理学领域得到研究。贫困是困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对于没有稳定收入的大学生来说,一个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是衡量其家庭是否贫困的主要标准。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是一个综合的衡量标准。不仅包括对家庭收入水平、父母工作和父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文|章鱼哥

编辑|比奇堡


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人们对希望的探索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希望感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希望感”的概念逐渐在心理学领域得到研究。

贫困是困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对于没有稳定收入的大学生来说,一个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是衡量其家庭是否贫困的主要标准。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是一个综合的衡量标准。

不仅包括对家庭收入水平、父母工作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描述,也是学生家长性格特征、社会阶层、家庭成员关系、家庭成长环境的一个侧面反映。

在具体研究中,一般从家庭月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三个方面来评价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根据这项研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低造成的心理贫困,可能会降低大学生的希望感。,使他们产生不良情绪,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作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是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希望和中流砥柱,他们的爆发力不容小觑。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因此,大学生的积极心态和健康成长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和进步有着重大影响,应予以更多关注,以有效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生活满意度是根据某种测度对个体近期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和感受,是判断个体生活质量和身心状态的主要标准之一。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作为重要的积极人格特质之一,希望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逐渐受到关注。

大多数研究者使用希望感作为中介,专注于通过影响希望感来影响生活满意度。但是,关于生活满意度对希望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的调查研究还比较缺乏。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社会网络如亲戚、朋友、同事或社区组织中获得的实际的、可感知的支持。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小水原认为社会支持可以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三个方面来衡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个体积极心态的产生和维持有积极作用。

通过对癌症患者的调查,姚晚霞发现,与其他患者相比,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他们的希望水平就越高。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林和叶还发现,社会支持可以提高个体对环境的自我定位和预测,提高个体在不同环境中的自我调节能力,帮助个体与周围环境更和谐地相处。

因为社会支持的获得使个体相信自己被关心和包容,从而减轻心理负担,明确自我价值和意义。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了个体对自己和社会的希望感,也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它可以帮助个体走出心理阴影,保持积极的心态,减少失落感和挫折感,提高希望水平。

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希望的影响。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本文探讨了大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与希望感之间的关系,并逐步构建了这四个变量的关系模型。

具体来说,首先,研究考察了大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其希望感的影响。,然后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作为变量加入,以测试他们的调节和中介作用。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研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希望的作用机制,提出建设性意见,消除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为增强大学生的希望感,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营造积极和谐的校园心理环境。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大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希望感、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研究和分析发现,大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希望感、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首先,分析发现大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其希望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得分越高,希望感越高。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由于来自社会下层的个人在社会体系中相对处于弱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感受到更多的压力,他们更有可能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更低的控制感和对受限情况的易感性。

Yoon和Kim的研究还认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个体有更高的心理控制感和更积极的未来预期。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社会和经济地位高的个体能控制更多的资源,享受更多的支持感和满足感,更认可自己,因此他们体验到的希望感越强。

因此,大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希望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为后续的模型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希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研究表明,增加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个体减轻心理压力,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提高抗压能力,增强自信心,让个体在面对困难时有更多的希望感。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麦基指出,社会支持可以激发人们的希望感和发展感。尤其是当个体觉得他人的支持可以帮助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时,这种作用更加明显。

Snyder的研究还表明,在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社会支持与希望感呈正相关。

一些研究发现,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他们的心态就越积极,希望的程度就越高。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郑雯的调查发现,在大学生中,社会支持水平可以正向预测希望水平。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希望水平越高,社会水平高的个体希望水平也越高。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希望呈显著正相关,主观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希望水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然而,客观社会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希望水平的预测能力不强,这表明大学生心理趋于成熟,人格特质基本稳定,更注重支持的主观感受。

研究结果表明希望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人们的社会支持得分越高,他们的希望水平得分越高。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生活满意度的中介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生活满意度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希望的预测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也就是大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影响其生活满意度来间接影响希望水平。

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自身条件和环境的满意程度。拥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意味着个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相对满意。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面对未来,生活满意度高的大学生心理上更自信,能从周围环境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因此更不容易抑郁,也更不容易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因此感知希望的大学生比对生活不太满意的大学生多。

迪纳的研究认为,一个人对生活越满意,他经历的积极情绪就越多。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总的来说,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希望感之间的关系:

家庭条件较好的个人,父母受教育程度高,工作体面,家庭收入宽裕,生活各方面都能得到保障,所以生活满意度也较高。

因此他们可以有更多的动力去实现目标,获得更高层次的希望。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这表明,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可以提高他们的希望水平。

研究认为生活满意度倾向于指向现在,希望倾向于指向未来,所以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他追求目标的动力和意愿就会很强。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生活满意度越高,希望感越高。同时经济发展和改革对个人的希望感、幸福感和获得感有很大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能直接影响希望感,但必须通过生活满意度这一中介变量发挥作用。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关于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通过对老年人的研究,发现在社会经济地位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中,社会支持更多地被视为调节变量。

在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从资源论的角度,认为社会经济地位决定社会支持。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个人所处的社会阶层决定了他可能获得的人脉,然后他在发展和晋升上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少的限制。个人的社会地位越高,越多人愿意接触。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与个人的社会交往的对象层次,人们与相似社会阶层的个人交流比其他阶层更频繁。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尤其是那些在财富、声望和权力方面拥有优势资源的人利用其精英社交网络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因此,社会经济地位对社会支持有影响。

王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也表明,生活满意度较高的留守儿童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曹克彦发现,社会支持有利于产生积极情绪,减缓或消除消极情绪。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刘等人通过对中国老年人的调查发现,社会支持可以通过提高老年人的意义感和身心健康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获得足够关注和社会支持的个体往往更自信,有积极的自我评价。,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更加坚定,充满动力。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因此,社会支持可以促使个体在行动中找到更多更合理的解决方案,增强能力。

上述结果也证实了。社会支持对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向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生活满意度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希望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受到社会支持的调节。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对于社会支持高的个体,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显著预测生活满意度,进而影响希望水平。

在分析中发现,当主观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作为自变量时,虽然生活满意度可以影响希望,但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因此,研究采用父亲或母亲的教育背景和以家庭月收入为代表的客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作为主要指标。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社会支持的缓冲模型。

一些研究认为社会支持可以通过减少消极因素对个体情绪和认知的负面影响来维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此外,社会支持还可以提高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激发其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动力和合理路径,不断吸收知识和经验,提高自身能力,帮助其更快更好地实现目标。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因此他们的希望水平也在这些正反馈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因此,关于社会支持调节作用的研究为提高大学生的希望感提供了实证支持,即来自周围的社会支持只有被个体感知和接受后,才能对个体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研究结论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了大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其希望感的影响,结果如下:

首先,大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学生出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专业存在显著差异。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具体来说,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社会经济地位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独生子女的社会经济地位高于非独生子女。

大二学生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管理类和文学类专业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专业。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大学生的希望感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和专业上没有显著差异。但生源地差异显著,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希望水平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

第三,性别、家庭出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差异不显著。

但是专业有区别,教育和医学专业的学生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专业。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第四,社会支持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的社会支持得分显著高于男性。

社会支持在家庭出身上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高。

在年级和专业上,社会支持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大二学生的社会支持得分高于大三、大四学生。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医学生的社会支持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专业。但是,社会支持和独生子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第五,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希望感、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呈正相关。

第六,大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通过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希望水平。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第七,社会支持调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具体来说,在高水平的社会支持下,生活满意度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希望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

因此,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希望感的关系是一个以生活满意度为中介,社会支持为调节的可调中介模型。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实践启示

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检验了大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生活满意度的完全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希望感的机制。

并且在高社会支持下,生活满意度在大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希望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更加显著。,验证了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关研究证明希望可以通过干预得到改善,因此研究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首先,教育要注重家庭环境对孩子积极心态的影响。。研究证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可以通过影响孩子的生活满意度来间接影响孩子的希望感。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希望是社会心态的一部分,所以社会各界和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继续关注相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社会心态。

在扶贫工作中,首先要从政府、学校、家庭三方面入手,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提高生活水平。

克服家庭相对贫困、父母文化程度低等客观因素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的负面影响。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对于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低的大学生来说,要引导他们树立明确的目标,正确合理地规划未来,促进他们的希望水平。

其次,在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改善家庭环境,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发挥政策引导和精准扶贫作用,帮助家庭摆脱相对贫困,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希望感,通过改善生活条件来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进而增强他们的希望感,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

再说一遍,改善相对贫困对社会心态的影响,也要从社会支持和关怀入手。。应该给家庭收入相对较低的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具体可以从部门、社团、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入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大学生提供生活帮助和心理指导,鼓励这些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

学校积极联系和倾听这些大学生的需求,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创造机会,引导他们接触社会,感受社会关怀,从社会中汲取更多正能量。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如何关注个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

及格增加社会支持,提高家庭经济社会地位低的大学生的希望感建立更明确的目标和持续的动力,培养积极的社会心态。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50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