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被你看见”:被看见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真正的看见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真正的看见,就是看见对方的情绪和感受,看见对方真实的想法和欲望。前几天同事老刘在QQ工作群里因为提了个建议被上级领导表扬。那天早上,他拿着手机问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看到群里的信息了吗?领导表扬了我。”然后他打开手机里的群信息给他们看。他的脸上充满了孩子般的微笑。老刘50多岁了。看

真正的看见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真正的看见,就是看见对方的情绪和感受,看见对方真实的想法和欲望。

前几天同事老刘在QQ工作群里因为提了个建议被上级领导表扬。

那天早上,他拿着手机问遇到的每一个人:“你们看到群里的信息了吗?领导表扬了我。”然后他打开手机里的群信息给他们看。他的脸上充满了孩子般的微笑。

老刘50多岁了。看着他兴高采烈的样子,那一刻感觉他就是一个被老师表扬的孩子。

我以前觉得只有孩子才会在乎老师的表扬,每天努力表现自己,就是为了拿小红星。

没想到被人看到,被人关注,对成年人有这么大的魔力。一句“你的建议很好”就能让人如此心花怒放,充满激情和活力。

一句看似普通的话,对老刘来说却很重要。因为,他的想法被上级领导看到了,得到了重视和认可,受到了小组里很多同行的关注。

被人看见,被人关注,是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

“我想被你看见”:被看见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我刚来这个单位工作的时候,参加了一个演讲。演讲过程中一片寂静,几乎所有人都抬头看着我。演讲结束后,领导给了我很高的评价。

在去食堂吃午饭的路上,我发现自己感觉和平时有点不一样。好像周围的人都在用赞赏的目光看着我,向我投来羡慕和赞赏的微笑。

在此之前,我一站上舞台就很紧张,但从那以后,我不再害怕在舞台上发言。而是很享受站在领奖台上被人看,享受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被很多人看到满足了内心的欲望,这种满足会增强人的活力,产生内在的力量,对人的内心是很滋养的。

深层的欲望会推动我们去寻求被关注的机会,而微信朋友圈很好的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

很多人会在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照片,哪怕这些内容与他人无关。但是,朋友圈里的信息可以马上收到回应。看着别人的好评和评价,感觉自己心理上被深深的牵挂着。

在火车、公共汽车和其他公共场所,经常可以看到许多人低着头玩耍。我注意到除了看视频玩游戏,其他基本都在刷朋友圈。看到微信下面有红点,会马上查看收到的信息。

出去旅游的时候发照片。吃饭前拍照发朋友圈。朋友会在你开茶话会的时候在朋友圈感叹。如果真的没事,发个自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那么容易被注意到,而微信的这个功能可以快速收到别人的回应和反馈,极大地满足了我们被看到和被关注的心理需求。这也是很多人热衷微信的一个原因。

“我想被你看见”:被看见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她是小学老师,在低年级担任班主任。因为学生年龄小,有些人完全不能自理。除了教书,生活上也要照顾他们,工作很辛苦。

但是,即使家里有事或者她生病了,她也不愿意请假。月会上不能公开表扬我,因为我已经请假了。

第一次听她说这话的时候,我还在想,被表扬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后来我才知道,被人关注,被人认可是多么的强大。它能让人积极自觉地工作,即使加班也毫无怨言。因为被看到,被认可,所以觉得付出是值得的。

“我想被你看见”:被看见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在我以前工作的单位,有些同事总是白天上网聊天,晚上加班,因为领导喜欢晚上在办公室加班。直到领导离开办公室,这些同事才会离开。

很明显,他们想在领导面前展示自己,希望领导看到他们的努力,得到关注。

这一招看似笨拙,其实对这位领导很有用。下属渴望被领导看到,领导也希望下属关注和敬畏他,双方都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

在一个外教开的心理学培训班上,老师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学员不注意提问,而是试图表达自己。每个人都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却无法专注于事件本身。

我们的成长只注重思维和认知,却忽略了心理、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以至于我们的内心还停留在孩子的状态。

童年时不太被关注的人,长大后会更渴望被人看到,被人关注,被人重视,会更执着地寻找这种感觉。

过分关注一种感觉或情绪会变得敏感,反过来,这种敏感又会加强对这种感觉或情绪的持续关注。于是,感情或情绪就定格在了这一点上,在以后的生活中一直寻找,直到满足。

孩子一出生就不会说话。他表达需求的唯一方式就是哭。饿了,冷了,尿了,病了,他所有的需求都只能通过哭来传达。

但是,需求不同,哭声也不同,对孩子给予充分关注的照顾者可以在哭声中分辨出不同的需求。

我同学爱丽丝曾经跟我说:“我女儿晚上哭,我照顾她一段时间就不哭了,但是我妈妈照顾她的时候,她会一直哭,因为我理解她的需求。”

当一个孩子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时,他需要别人的照顾。只有他的需求被看到,被关注,他才能得到满足。因此,被人看到,被人关注,就意味着被爱。

“我想被你看见”:被看见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很多年前,我表妹七八岁。有一次,他生气了,就踢他家的门。妈妈威胁说等爸爸回来要好好教训他一顿。

表哥知道自己做错了,怕被家人打。于是他在父亲回来之前躲了起来,一直到天黑才回家。

一家人焦急万分,四处寻找,在邻居家墙外一个阴暗的角落里找到了他。

后来,我问他:“你为什么躲起来?家里人都很担心你。”

他笑着说:“其实我就躲在附近。我就想看看我爸妈会不会来找我。”

其实他躲起来不仅仅是因为踢门害怕被父母惩罚,更重要的是他想看看父母是否关心他,他躲起来的那几个小时会不会担心。他想确定当他做错事的时候,他的父母是否还会爱他。当他父母惊慌失措找他的时候,他从父母的惊慌和焦虑中感到自己很重要。

孩子通过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和关心,构建了伴随一生的自我价值感。即使我犯了错,父母依然会爱我,父母的爱不会因为我犯了错而消失。

孩子需要关注和重视,都是为了“无论发生什么,我都是有价值的。”

这种事情在我年轻的时候也发生过。当我确定父母会一如既往的接纳我,爱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强烈的内心安全感和踏实感。

后来遇到挫折和失败,我依然保持着一种内心的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无论我走多远,即使失败或犯错,我总能回到父母的怀抱,那个安全的港湾永远在那里。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有一句名言: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理解和接受的前提是能够看到这个人的真实样子,看到他的情绪和感受。看见是真爱的唯一途径。

我曾经有过一个男朋友,和他相处的过程是很痛苦的经历。即使我站在他面前,我还是觉得他看不见我,听不见我。就像中间隔了一堵玻璃墙,没有办法真正交流。

我说:“我不喜欢海鲜,我想吃蔬菜。”

他会说:“我认识的女生都喜欢海鲜。你怎么能和他们不一样呢?”

我说:“今天发生的事情我很不开心。”

他说:“你和我在一起应该很幸福。你不应该不开心。”

看起来我们在说话,但实际上他不是在和我说话。在他的脑海里,他已经建立了一个关于女性的模型,这个模型是基于他过去的经历和他对周围女性的了解,他把这个模型放在我身上。

我会直接明确的说出我的想法和需求,但是如果他觉得和他已经知道的不一致,他会认为我应该是他知道的样子,而不是我说的样子。

当我的需求和想法被否定时,我觉得他看不到我,不理解我,这让我无比愤怒和懊恼。他看不到我真实的样子,让我很痛苦。

我的话就像融化在空气中,听不到回音。看似二重唱,其实是按自己的节奏走。相处下来,我和他基本没有建立起心理联系,我们还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人,没有交集。

有一种说法是:没有回应的地方,就是绝望。。这段感情让我感到深深的孤独和绝望。

真正的看见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真正的看见,就是看见对方的情绪和感受,看见对方真实的想法和内心深处的渴望。

“我想被你看见”:被看见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昨天,我在超市前面遇见了我的邻居。她脸色苍白,皱起了眉头。所以,我对她说:“你今天看起来很不开心。有什么不对吗?”

听到这里,她的眼泪涌出来,告诉了我事情的经过。

最后,她说:“我现在觉得很轻松,很透明。”

事实上,当你被看到的时候,你会很放松,很安静。

-结束-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简介: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喜欢阅读和写作。我的身体和灵魂总想去旅行。我有一颗探索的好奇心,爱得深沉,活得真诚。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50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