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界最新发现:病态特质具有同一黑暗核心!

你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接触过这些词吗?利己主义,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精神变态,虐待狂,恶意人格。这些词用来描述人类性格中不同的“黑暗特征”。最近公布的德国-丹麦联合研究项目的结果表明,这些特征具有共同的“暗核心”。也就是说,具有这

你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接触过这些词吗?利己主义,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精神变态,虐待狂,恶意人格。这些词用来描述人类性格中不同的“黑暗特征”。

最近公布的德国-丹麦联合研究项目的结果表明,这些特征具有共同的“暗核心”。也就是说,具有这些倾向之一的人也可能具有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

这项研究由哥本哈根大学心理学教授Ingo Zettler、德国乌尔姆大学的Morten Moshagen和科布伦茨-兰道大学的Benjamin E.Hilbig领导。

心理学界最新发现:病态特质具有同一黑暗核心!

图|人格“暗核心”研究(来源:心理学评论)

在对2500多人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中,研究人员询问人们在多大程度上同意“不走捷径很难超越他人”、“有时我为了让他人受到应有的惩罚而遭受一点损失是值得的”和“我知道我很特别,因为每个人都这么说”。此外,他们研究了受试者自我报告中的行为和倾向,如攻击性或冲动性,并客观衡量了自私和不道德行为标准。

人们的无情、恶意和自私充斥着历史和日常生活的舞台。在心理学和日常语言中,人类的这些黑暗特征可以用不同的术语概括:精神病(缺乏同情心)、自恋(极端自我吸引)、马基雅维利主义(相信目的可以证明手段)、利己主义、虐待狂和恶意人格。前三名也被称为“黑暗人格三人组”。

心理学界最新发现:病态特质具有同一黑暗核心!

(来源:皮克斯湾)

乍一看,这些特征之间似乎存在显著差异,利己主义者似乎比心理变态者更“可接受”。然而,新的研究表明,人类性格的所有阴暗面都是密切相关的。换句话说,大多数黑暗特征可以理解为同一潜在特征的不同表现,这是人格的黑暗核心。

研究人员称之为黑暗特质D因子的这一共同特征,它被定义为最大化个人利益、恶意损害他人利益或对他人利益漠不关心并使自己的信仰合法化的一般行为趋势。

换句话说,所有的黑暗特质都可以追溯到:将自己的目标和利益置于他人的目标和兴趣之上,甚至达到为了好玩而伤害他人的程度,同时拥有一系列的信念来证明自己,这使他们免于内疚、羞耻或内疚。

心理学界最新发现:病态特质具有同一黑暗核心!

图|因子D可以代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总体趋势(来源:哥本哈根大学)

一般来说,黑暗特质可以被理解为黑暗核心的外在表现,尽管不同的特质可能主要表现出不同的方面(例如,自恋具有强烈的“正当性”成分,而施虐者喜欢恶意伤害他人的利益)。

研究人员对因子D的定义最近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心理回顾 这项研究可以与100年前查尔斯·塞尔曼的研究相比较。查尔斯的研究表明,在一种智力测试中取得高分的人通常在其他类型的智力测试中获得高分,因为有一些与智力相关的一般因素。

英戈·泽特勒解释说:“与智力相似,人类的黑暗特征也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我们可以认为这些特征都是相同倾向的表现。”

例如,对于一个特定的人,D因素主要表现为自恋、精神病、其他特定的黑暗特征之一或它们的组合。然而,我们可以简单地通过个人资料写作来确定具有黑暗特征的人具有高D因子。D因子可以指示一个人执行与这些黑暗特征相关的一个或多个行为的可能性。这意味着,表现出特定恶意行为(如取笑或羞辱他人)的个人更有可能实施其他恶意行为(例如欺骗、撒谎或偷窃)。

心理学界最新发现:病态特质具有同一黑暗核心!

(来源:皮克斯湾)

研究人员描述了黑暗核心在九种常见的黑暗特征中的表现:

?利己主义:以牺牲他人和社会为代价过度关注自身利益。

?马基雅维利主义:操纵和无情的态度,意味着实现目标的一切,并认为目标证明了手段的正当性。

?道德脱离:处理不道德行为而不受良心谴责的认知方式。

?自恋:过度的自我上瘾、自我优越感和极度需要他人的关心。

?心理权利:反复出现的信念,即你比别人优越,应该得到优待。

?精神病:缺乏同情心和自我控制,伴有冲动行为。

?虐待:为了获得自利或精神愉悦而对他人造成身体或精神伤害的愿望。

?自我利益:强调和强调个人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愿望。

?恶意人格:具有伤害他人的破坏性意图,即使你在这个过程中伤害了自己。

这九种黑暗特征并不相同,每一种都会导致特定的行为。然而,它们的核心特征往往有更多的共同点。因素D与生活中各种常见的恶意行为密切相关,如在公共场所或公司发生的极端暴力、违反规则、撒谎、欺诈等事件。对犯罪者的因素D的评估可以预测犯罪者实施新的犯罪或实施更多有害行为的可能性。因此,了解“暗核心”对于人格障碍的研究者或治疗师来说非常重要。

心理医生免费咨询 SCL90在线测试谭公子情感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9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