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研究发现社会阶层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

社会阶层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早在一百多年前,社会科学家就指出,社会阶层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阶层会影响人的审美偏好、语言、身体健康和幸福感。不仅如此,社会阶层还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倾向,比如他们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有意的、有益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帮助、捐赠和安慰。有研究者提出“拥有的越少,付出的越多”,即社会地位低的人(如穷人)会比社会

社会阶层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早在一百多年前,社会科学家就指出,社会阶层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阶层会影响人的审美偏好、语言、身体健康和幸福感。不仅如此,社会阶层还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倾向,比如他们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有意的、有益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帮助、捐赠和安慰。

有研究者提出“拥有的越少,付出的越多”,即社会地位低的人(如穷人)会比社会地位高的个人(如富人)更亲社会。这个观点非常符合我们的直觉,我们也经常听到各种小气的有钱人和友善的穷人的故事。格林童话里有一个故事:有一次天黑了,上帝错过了夜晚,他要求留在财主家过夜,财主却把他赶走了;然后,他来到穷人家,穷人热情地对待他。“虽然他们给不了多少,但他们会真心实意地用一切来对待他。”民间有句话叫“富不仁”,也认为富人不友善。为什么穷人更亲社会?皮夫和克劳斯等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与社会阶层高的人相比,社会阶层低的人拥有更多的资源, 所以他们在社交生活中需要更多地依赖他人,所以他们会更关心他人的需求,对他人更友好。

然而,一些研究发现了相反的结果。有研究人员收集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大规模样本,发现与低社会阶层的人相比,高社会阶层的人更容易进行慈善捐赠,向慈善机构提供更高比例的家庭收入,更容易成为志愿者,也更乐于助人;在与陌生人交往的经济游戏中,他们更容易信任他人,也更值得他人信任。研究者认为,社会阶层高的人更亲社会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对弱势群体有更强的同情心,同情心能促进人们的亲社会行为;其次,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更强,因此更愿意回馈社会和他人;最后, 社会阶层高的人也可能会把亲社会行为当成一种提升自己或者凸显自己主导地位的方式。上述观点与孟子的名言“达则利世”、“古者,成则利民”是一致的。当今社会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捐了580亿美元,世界第二富豪沃伦·巴菲特捐了85%的财富,中国富商李嘉诚至今捐了几百亿多港币。

是富人更亲社会还是穷人更亲社会?之前的研究有不同的结论。近日,中科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李殊课题组博士生匡毅与宁波大学心理学教授王若钧合作研究,探讨社会阶层如何影响人的亲社会行为。结果表明,亲社会行为不仅取决于实施者的社会阶层,还取决于亲社会行为所指向的对象的社会阶层。

本研究基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考察社会阶层如何影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本文通过两个实验,提出了“中国城乡二元化是否导致了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以及“中国的社会阶层如何影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来研究这个问题。

在实验一中,研究者调查了湖北农村一所小学和浙江一所小学的303名高三学生(平均年龄约11岁)。参与调查的学生自己完成了一份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测量儿童的主观社会阶层地位、亲社会行为以及一些人口学信息(性别、年龄等。).问卷改编自麦克阿瑟主观社会地位量表——青年版;Goodman et al .,2001)和经典独裁者游戏,DG)分别测量了儿童感知的农村人和城市人的社会地位(见图1)和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在主观社会阶层尺度中,金字塔越高,社会地位越高;金字塔越低,社会地位越低。独裁者的游戏任务让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想象他和一个农村孩子/城市孩子/陌生孩子赢了100元, 而现在是由他来决定多少分配给自己,多少分配给农村孩子/城市孩子/陌生孩子。儿童分配给接受者的钱越多,他们的亲社会能力就越高。

结果显示,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都认为城市人的社会经济地位高于农村人(见图2)。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城市儿童还是农村儿童,分配给农村儿童的金额都高于分配给城市儿童和没有特定社会阶层的儿童的金额(见图3)。

实验二是为期一周的公益夏令营的实地研究。夏令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村儿童和城市儿童参加。本实验旨在更生态的环境中反复验证实验一的结果,考察一段时间的社会接触是否会影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研究人员分别在夏令营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对159名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测量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和人口统计学信息。

测量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让孩子在自己和另一个社会阶层的孩子之间分配100元,自己愿意留多少,给对方分配多少?第二种是让孩子在自己和另一个社会阶层的孩子之间分配10个笔记本。孩子愿意给自己留多少笔记本,给对方分配多少?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发现无论是城市孩子还是农村孩子,他们分配给农村孩子的资源(钱、笔记本)都比城市孩子多;而这种趋势在发行人是城市孩子的情况下更为明显。为期一周的社会接触并没有影响上述结果。

综上所述,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会受到自身社会阶层和对方社会阶层的影响;所以不能笼统的说社会阶层高的人更亲社会或者社会阶层低的人更亲社会。

本研究对农村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生活(主要是与城市儿童交往)有一定的启示。首先,研究发现,小学生家庭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受到城乡二元性的影响。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都认为农村孩子社会地位较低。如何消除农村孩子“自卑”的主观感受,是政府或教育管理部门需要重视的重要问题;其次,农村孩子比城市孩子对其他农村孩子更友好(分配更多资源)。这种“抱团取暖”的行为有助于他们应对城市生活和学习中的威胁情境,但未必有利于他们与城市孩子的关系。幸运的是, 研究发现,城市孩子愿意帮助和善待来自农村的孩子。因此,增加双方的社会接触,创造一个公平和谐的环境,可能有助于城市和农村的孩子相互理解,消除偏见,促进他们的融合。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社会心理与人格科学》杂志上。

心理所研究发现社会阶层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

图1麦克阿瑟主观社会阶层量表-青少年版(改编版)

心理所研究发现社会阶层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

图2农村和城市儿童对农村和城市人口社会地位的评估

注:** p < .001

心理所研究发现社会阶层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

图3农村和城市儿童分别分配给农村、城市和陌生儿童的钱数。

注:** p < .001

心理所研究发现社会阶层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

图4农村和城市孩子分配给农村和城市孩子的钱数(左)和笔记本数(右)。

注:* * p < .01,* * p < .001。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35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