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复旦博导:家长应做到“六个必须”

“青春·未来·使命”公益讲座网络系列近日迎来最后一场讲座。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吴俊清教授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为题,与家长在线分享交流。“社会适应能力是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间接体现。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社会化、处理事务、生活自理、基本劳动和人际交往能力。是人融入社会和接受社会能力的表现,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间接体现。"现在有些孩子比较自己,让家长很焦虑。吴俊清指出,要重视儿童的社会适

“青春·未来·使命”公益讲座网络系列近日迎来最后一场讲座。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吴俊清教授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为题,与家长在线分享交流。

“社会适应能力是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间接体现。社会适应能力包括社会化、处理事务、生活自理、基本劳动和人际交往能力。是人融入社会和接受社会能力的表现,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间接体现。"

现在有些孩子比较自己,让家长很焦虑。

吴俊清指出,要重视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的适当教育、沟通和交流,对儿童产生积极影响,从小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否则,孩子长大后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会被社会重新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复旦博导:家长应做到“六个必须”

孩子缺乏适应能力怎么办?

吴俊清建议,家长要用“问题树”的方法来面对孩子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的具体表现;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探究主次原因,寻找根源;看清问题发展可能造成的持续性和长期性影响。

对于幼儿园孩子的家长,吴俊清提出了“六个必须”: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复旦博导:家长应做到“六个必须”

在吴俊清看来,父母与孩子沟通有五个重要目的——“了解孩子的需求,启发孩子的思维,分享孩子的是非,让孩子知道父母的想法,与孩子建立爱的关系。"

如何和孩子好好沟通?

吴俊清说,父母需要清楚地了解与孩子有效沟通和无效沟通的具体做法,学会通过开口提问、倾听、解释、选择孩子喜欢的话题、使用眼神交流、微笑、积极回应和反馈等方式与孩子保持有效沟通。

吴俊清还从表扬孩子、尊重孩子权利、安慰孩子、鼓励孩子、批评孩子、引导孩子聊天、让孩子爱上学习、培养孩子锻炼习惯八个方面对最佳对话模式进行了建议和指导。

本次线上系列公益讲座由上海市心理学会青少年与性心理教育工作委员会、12355上海市青少年在线公共服务中心主办,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商学院、上海市教委双冠名项目颜心理健康(青少年)基地承办。

来源:深思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35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