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越是“情绪稳定”,就越应该对此保持警惕。

苏苏一直是一个没有情绪的人。无论大事小事,都很难看出她的情绪变化。即使面对自己失败的婚姻,她也没有大惊小怪,要死要活。拿到离婚证的那天晚上,前夫拖着行李箱来到门口,略带不甘地说:“苏苏,这么多年了,你从来没有爱过我吗?作为丈夫,我完全感受不到你的喜怒哀乐。有时候我在想你是不是太冷血了。"说罢告辞,留下苏苏怔怔地瘫在沙发上。郭桓还没回过神来,母亲的消息

苏苏一直是一个没有情绪的人。

无论大事小事,都很难看出她的情绪变化。

即使面对自己失败的婚姻,她也没有大惊小怪,要死要活。

拿到离婚证的那天晚上,前夫拖着行李箱来到门口,略带不甘地说:

“苏苏,这么多年了,你从来没有爱过我吗?

作为丈夫,我完全感受不到你的喜怒哀乐。

有时候我在想你是不是太冷血了。"

说罢告辞,留下苏苏怔怔地瘫在沙发上。

一个人越是“情绪稳定”,就越应该对此保持警惕。

郭桓还没回过神来,母亲的消息就来了:

“苏苏,你怎么能轻易离婚呢?”

“你知道女人离婚后有多少人说闲话吗?”

没有安慰,没有同情。

就像我小时候一样,不管我做什么,我爸妈从来不在乎苏西的想法和感受。

就让她顾全大局吧。

现在,苏苏真的成了一个很会处理事情的人。

但她也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东西:新鲜感。

苏苏知道自己从来没有“没心没肺”,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即使和最亲近的人,我也不敢表现出来。

无论发生什么,都只能自己消化。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情绪受到了压抑,影响了我们对待情绪的方式。

网友@仙女分享了她的经历。

我妈控制欲很强,从小就管着我。

从吃喝耶戈到学习工作,我都得按她说的去做,我不能自己安排,因为在她眼里,我什么都做不好。

所以,我在家基本都是忍着憋着。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我回家穿了一条阔腿裤。她不太喜欢。我越看越不喜欢。终于爆发了,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杀伤力。

她皱着眉头歇斯底里地叫道:“你穿的是什么裤子?穿出来不丢人吗?”

感觉我犯了个大错。

我只觉得委屈和害怕,不敢和她争辩。

现在习惯性压抑自己的情绪,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好像下半辈子都会活在这种情绪压抑中。

被情绪压抑久了,才知道情绪表达是不允许的。

心理学家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认为:

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人之所以会有情绪,是为了反映环境对自己的影响。

同时,调整自己对环境的反应。

一个人越是“情绪稳定”,就越应该对此保持警惕。

当父母压抑了我们的情感表达,就切断了这个过程。

所以我们明明感觉心理上不舒服,却说不出是什么情绪,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些情绪。

即使知道自己有什么情绪,也常常觉得这些情绪不值一提或者不应该有这样的情绪。

遇到伤心的事,忍着不说,独自承受;

开心的事不会表现出来,自我价值会在心里被否定。

就像苏苏,当无法释放的情绪被压抑成茧,人就会变得麻木,很难正确感知外界。

可能大家小时候都听过这些话的一部分。

一不小心摔倒了,爸爸会说:“别哭,勇敢点,自己站起来。”

好像因为一次摔倒哭两次就是懦弱。

你欢天喜地给妈妈签了100分的卷子,没有得到表扬。

取而代之的是:“不要骄傲,下次分数掉了就哭。”

在这个过程中,你不要快乐,也不要悲伤。

一个人越是“情绪稳定”,就越应该对此保持警惕。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的“脚本理论”认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剧本,在我们6岁之前就写好了。

这个剧本的赋予者通常是他自己的父母。

但即使我们是成年人,远离父母,这个剧本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行为和选择。

6岁之前,孩子不具备成熟的情绪处理能力,对情绪的认知全部来自父母。

有些家长会帮助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而有的家长只会按照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一味压抑自己的情绪。

也有一些父母只能接受积极正面的情绪,而负面负面的情绪对他们来说就是恶魔。

一旦孩子表达出负面情绪,家长就忍不住压抑。

为了让父母开心,孩子会压抑自己来满足父母。

并将父母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要求内化。

于是,父母的要求就成了行为准则,也就是“人生剧本”。

一个人越是“情绪稳定”,就越应该对此保持警惕。

面对父母的抑制,儿童通常表现出两种应对方式:

1、让自己“不要有情绪”

这是一种被压抑的防御机制。

情绪是父母不允许的,所以孩子学会了父母也是这样对待自己,不允许有情绪。

但是,情绪不会因为我们的抑制而消失。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曾经做过一个白熊实验。他要求受试者在某段时间内不要想到“白熊”,如果偶然想到就按铃。

结果发现,受试者越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想“白熊”,与白熊有关的想法就会出现得越多。

压抑情绪会很快让我们暂时忘记不愉快。

但其实你越压抑,它越有可能反应过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失控。

一个人越是“情绪稳定”,就越应该对此保持警惕。

2.让自己保持理智

这是一种隔离情绪的防御机制。

给自己套上罩子,隔绝情绪。

表面上看是安全的,但当我们隔离了失望、恐惧等负面情绪,也就隔离了快乐和幸福。

隔离情绪的人容易出现“假自我”。

不管别人怎么做,他都处于一种状态:不会生气,也不会开心。

所以别人也觉得好像有个“假情人”或者“假朋友”。

就像上面提到的苏苏,婚姻走到了尽头,老公还不知道她到底是什么样子。

这是因为当我们隔离情绪的时候,我们也隔离了自己的一部分。

美国作家尼尔·唐纳·沃尔什说过:

无论你抗拒什么,都会继续;

无论你否认什么,都将超出你的控制;

改变始于接受,承认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去评判它们,而是在控制它们之前接受它们。

理解过去的意义并不是责怪父母。

或许,父母不懂得面对情绪。

这是一种缺失,但不应该成为仇恨的导火索。

一个人越是“情绪稳定”,就越应该对此保持警惕。

当然,你完全有理由责怪你的父母。

但也许如果我们愿意给自己留一个空隙。

也是让自己更舒服的一种选择。

生活的美好在于“再决定”的过程。

我们无法决定童年生活的剧本。

但是现在,我们仍然可以重新决定下辈子,重写自己的人生剧本。

我们可以决定恨我们的父母。

我们也可以决定重新培养自己,重新连接我们的情感。

如果你喜欢,你可以试着做这些事情。

1.自我同情。

自怜就是像理解别人一样关心自己。

同情心研究者保罗·吉尔伯特将自我同情心定义为:

有能力理解不幸,经历不幸,而不是逃避;

忍受不幸和痛苦感受的能力;

有能力直观地知道不幸的来源和那一刻你需要什么;

有能力不去判断或面对自己的经历和行为。

回想童年的创伤从来都不是一次舒服的经历,即使痛,也是痛。

我们还是需要关注自己,善待自己,原谅自己。

一个人越是“情绪稳定”,就越应该对此保持警惕。

您可以这样做:

1)进入心理静默状态。

先让自己有一个独处的机会,然后安排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让自己的身心保持平静,然后尽量清空头脑中复杂的想法。

2)释放自己的痛苦。

冷静的回顾那些伤害过你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像剥洋葱一样探索自己,把那些我们无法接受的东西一层层剥开,让痛苦一层层释放。

3)照顾好自己的情绪。

不要为难自己。如果你有什么感觉,就发泄出来。

当然,选择一种不会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方式。

可以是回卧室打枕头。

也可以把过去伤害你的事情写下来,然后撕掉。

这个过程是一个释放的过程。

2.自言自语。

用第一人称写下你的烦恼。

之后,用第二人或第三人来鼓励和肯定自己。

比如失恋的时候,我们可以对自己说:

“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每个人失恋的时候都会难过。难过是正常的。

“这种悲伤中似乎有一些愤怒。我知道你觉得被拒绝了。你真是个好人。他放弃你,真的太盲目了。”

过去,我们被压制,被要求不要表达自己。

即使过了很久,那个被压抑的声音依然会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所以,现在,试着做出不同的回应。

支持性的回应也会慢慢纠正你对情绪的感受。

你会慢慢了解到,情绪本身不是问题。

只是基本反应,仅此而已。

作者:妙麻

编辑:金樱子

来源:网络

首发:一点精神心理学

专注心理成长,爱你温暖有力。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40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