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平躺,不想努力,好吗?这篇文章帮你拨开迷雾。

近年来,“内卷”、“平躺”、“钓鱼”等说法屡见不鲜。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更“佛”了。但与此同时,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市场上各种心灵鸡汤都在鼓励大家“上进”,“努力”,有欲望,有抱负,仿佛没有努力,你的人生价值就无法体现。有没有考虑过如何平衡两者的矛盾?一个人是应该尽力去获得更大的成功,还是可以止步于“佛系”?今天的文章

近年来,“内卷”、“平躺”、“钓鱼”等说法屡见不鲜。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更“佛”了。

但与此同时,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市场上各种心灵鸡汤都在鼓励大家“上进”,“努力”,有欲望,有抱负,仿佛没有努力,你的人生价值就无法体现。

有没有考虑过如何平衡两者的矛盾?一个人是应该尽力去获得更大的成功,还是可以止步于“佛系”?

今天的文章,没有太多干货,只是想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想平躺,不想努力,好吗?这篇文章帮你拨开迷雾。

首先,先说我的观点:当然,人可以“佛”,“平躺”,不努力。

你可能认为这里有一个“但是”,但是已经没有了。是真的。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快乐从何而来?从对比来看。这里的对比有两层意思:一是和别人的对比,二是和自己内心深处的欲望的对比。

先说前者:

202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人们认为自己的生活稳定、舒适和安全时,他们可以感受到高度的主观幸福感,这与他们的收入和物质水平无关。(米纳罗等人,2021年)

另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倾向于将自己的收入与其他人进行比较,以此来衡量自己的幸福程度。所以,不管你挣多少钱,只要你把目光放在收入比自己高的人身上,你就更容易感到不幸福。(廖,2021)

后者也很好理解:我们如何衡量幸福?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幸福=现实-期待。你实际拥有的,减去你想要的,就是你的幸福。

所以,你的欲望越丰富越强烈,想要的东西越多,这个价值就会越小,甚至是负的,就越容易感到不满和不快乐。

所以我常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财务自由”,只有“精神自由”。什么是精神自由?当你不被欲望所困,想拥有更多不必要的东西时,你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而且和你拥有多少财富和物质无关。你挣脱的只是欲望强加给你心灵的束缚和枷锁。

那么,这些欲望从何而来?从我们的社会本身。我们的社会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给你创造需求的齿轮。它会不断向你灌输你必须努力工作,拥有更多资源,获得更高社会地位的思想,这样你才能获得幸福。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一定。

2022年的一项研究分析了多种与幸福相关的因素。别看下面,大家来猜猜,这些因素中,哪一个最能带给我们满足感和幸福感?

想一想,给出你的答案,然后往下看。

答案是:自主。也就是说,当我们“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受外界影响,没有“被迫”和“被强迫”的感觉时,我们的幸福感是最强的。

所以,遵守社会纪律,追求世俗的成功,未必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因为本质上,你的行为仍然不一定是发自内心的,而是来自外部环境的灌输和管教,你仍然“不够自主”。

只有摆脱欲望的束缚,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才能获得最大的幸福。

从这个角度来说,平躺,信佛,不努力,没有错。因为,相当于对这门学科的一种反抗,也是对内在真实自我的一种挖掘。

想平躺,不想努力,好吗?这篇文章帮你拨开迷雾。

但是,我的观点是:你当然可以选择不努力,但是这种选择也要基于一个非常清晰的思路,那就是:如果你选择不努力,你可能会错过一些东西。

一个最简单的答案就是,你可能会错过一个有趣的快乐模式。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主观幸福感”,用来衡量一个人的幸福感。如何衡量?一个简单的公式是:更高的主观幸福感=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更少的负面情绪+更多的正面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更高的幸福感意味着什么?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是“高生活满意度+低负面情绪+低正面情绪”。我称之为。“和平模式”。它的关键词是平静,满足,抚慰,等等。

第二种是“生活满意度高+一定的负面情绪+一定的正面情绪”。我称之为。“快乐模式”。它的关键词是激情、刺激、活力等等。

有没有可能存在第三种可能:高生活满意度+低负面情绪+高正面情绪?不幸的是,这不太可能。因为情绪是相对的,积极情绪依赖于消极情绪。正是因为压力和阴影的存在,幸福才会变得更加珍贵。

换句话说,如果你的生活中没有抑郁和失落,你可能很难体验到兴奋、快乐和幸福…

选择“平躺”其实相当于选择了第一种和平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你会有很高的生活满意度,不容易感觉到情绪波动。你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平静,稳定,从容。

但这也意味着你已经放弃了第二种模式,快乐模式。你可能要告别惊心动魄、跌宕起伏、全心投入和辛勤工作…你这辈子再也不会有这些经历了。

这两种模式有什么区别吗?没有这回事。无论选择哪一种,都会失去另一种生活方式。但就我个人而言,这几年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二种模式,即可能会有焦虑和压力,但同时也会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的“快乐模式”。

为什么?因为与前者相比,后者的人生阅历会更丰富,对世界的干预和影响会更强。

举个简单的例子:请回忆一下10年来让你印象深刻的场景。现在回答我:这些场景更“平和”还是那些情绪起伏大的?

通常肯定是后者吧?也许是第一次面对某项挑战的紧张和兴奋,也许是最终战胜困难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能在记忆中留下痕迹的,一定是那些情绪更加激烈的片段。

所以,在我看来,第二种模式可以丰富生活,丰富阅历,有更多元化的选择。可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但这些都是必要的成本。

当然,这两种模式没有好坏之分。你要做的是,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想要什么样的模式,然后再去选择。

只要你的选择来自于你自己的意愿,那就是正确的。

想平躺,不想努力,好吗?这篇文章帮你拨开迷雾。

另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如果你选择和平模式,你可能会陷入无聊之中。

平躺是一种好的生活状态吗?其实不一定。可能会很舒服,很安全,但是久而久之,沉浸在这种状态太久可能会带来厌倦。

为什么?因为平躺往往意味着重复单调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可以给我们带来安定感和秩序感,但同时也容易引起大脑中的担忧,因为它与预测过于一致:一种被世界抛弃、难以应对新问题的担忧。

这种担心反映到生活中,就是无聊。曾经吸引你的游戏,可能已经没有玩下去的动力了;一直在夜以继日追的影视剧,可能也会觉得单调;即使你经常出去玩,和朋友聚会,你也可能会觉得无聊…

归根结底,人是一种寻求改变的生物。我们的生活不可能100%符合预测,但我们需要一些新奇和挑战,让我们的大脑以最佳状态工作。

进一步说,如果你保持这种状态太久,很容易导致一个结果:你会很容易失去人生的意义感和价值感,陷入存在主义焦虑。

归根结底,大脑需要新鲜的刺激。适合大脑的模式是不断遇到新的小问题,然后不断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影响力,获得成长。如果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固定的模式,大脑会很混乱。它无法从外部寻求影响力和成长,只能从内部寻求。

您在找什么?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这会严重削弱我们的幸福感,让原本可以带来快乐和满足感的事情变得索然无味。

所以,很多人在选择不工作后,几乎会在一段时间后感到不适。要么,觉得自己脱离了社会,无法与外界融合;要么就是觉得自己失去了存在感,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导致最初向往的“平躺”生活,其实会变得很无聊。

原因是你找不到任何能给你提供意义感的东西,让你的大脑一直有一个目标和依靠,不断突破自己。

一句话:我们不需要事事都问意义,而是需要找到意义感。

意义感是什么?本质上是一个你愿意投身的事业,可以给我们带来目标和方向,让我们觉得“我对世界有影响,我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因此,它帮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定位,并给我们提供动力。

用我在《开放的心灵》里的话来说就是:找到高于个体的东西,让自己融入其中,让自己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让它为你提供存在的意义。

在这个世界上,从出生到死亡,没有人给你命令去完成任何事情——你是完全自由的。正是因为你自由选择了一个“凌驾于个人之上”的职业,并愿意在其中投入时间和精力,甚至牺牲一定的自由度和其他可能性,你所投入的这些东西才构成了你人生的意义。

想平躺,不想努力,好吗?这篇文章帮你拨开迷雾。

那么,我的观点和立场是什么?很简单:

当然,你可以选择平躺,信佛,不努力。没有问题。从某种角度来说,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我很支持。

但是,我建议你一分为二,辩证看待:

如果你明白平躺,就不要介入,不要去996,不要努力,不要追求世俗的成功,不要追求光鲜亮丽的生活,不要追求别人的肯定…那很好。这些东西不是生活必需品。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真的想要,而是被内心的欲望驱走了。这种“平躺”是一种摆脱欲望束缚的方式。

但是,我并不建议你真的“平躺”,不要做出任何努力。因为这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这样,你或许能获得一时的安慰,但长此以往,你可能会被局限在无聊之中,进而陷入存在主义焦虑,失去真正的快乐。

什么是更好的方法?在发现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想法和欲望的基础上,找到自己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努力”的方向。它可能不会给你带来物质上的享受,不会让你成功,但它能帮你找到人生的意义,让你觉得自己的生活很有趣,很丰富,很充实。

所以,平躺不是让自己舒服一点,什么都不做的借口,而是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尝试更多不一样的东西,开拓生活的可能性,更好的倾听和发现自己的内心。

所以,如果你也在“躺平”和“努力”的怪圈里徘徊,我想给你一个建议:延长寿命。

我们和外界之间,是一种相互压制和冲突的关系。外界在不断蚕食我们的空间和领地,试图把我们束缚在狭小的空间里,让我们陷入熟悉而漫不经心的日常生活,变得麻木而僵硬。

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人的人生轨迹会变成什么样呢?在熟悉的地方工作,做着熟悉的工作,每天在熟悉的地方吃饭,下班后过着熟悉而规律的生活…

我们会逐渐被生活同步,失去对生活的激情,成为本能和习惯驱使行动的螺丝钉。

这就是我们平躺要对抗的生活方式。但其实不仅可以平躺反制,还可以“延伸”。

怎么延伸?你可以参考这三个简单的步骤:

想平躺,不想努力,好吗?这篇文章帮你拨开迷雾。

1)日常生活的陌生化

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来改变自己的日常生活,给自己注入一些新鲜感。例如:

上班下班走不同路线;

用不同的方式完成日常工作;

每天定一个小目标,坚持下去(比如今天帮一个陌生人);

下班后或周末,找另一种方式放松…

这些建议可以有效地帮助你脱离日常生活的习惯模式,开始真正感受生活本身。

2)列出一份“挑战清单”

你什么意思?简单来说,你拿出一张纸(或者新建一页笔记),把你想做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做的事情全部列出来。然后,把它们安排在日程里,努力去做。

比如你想给家人(伴侣或者孩子)做一件礼物但是因为手艺不好一直搁置,那么你不妨把它提上日程,估算一下学习、练习、买齐材料、制作需要多长时间,然后放进日程和任务清单,一点一点做,这样你每天就能完成一个小任务。

当然,在做的过程中,你也要注意沉浸感、体验感、感受感,看看这是不是你喜欢并愿意投入的事情——这是一个“探索激情”的好机会。

3)培养自己的“生命储备”

我有一个“15%可能性”的清单。每次看到有意思的东西,我都会开始在上面记录。然后,我会定期检查这个列表,看看我可以尝试和探索什么。

如果你喜欢看小说和故事,不妨尝试学习一下文学创作,尝试写一些故事。

如果你喜欢钻研工具和工作流,不妨学习编程,给自己写一些插件或者脚本。

如果你喜欢和人交流,可以尝试去运营一个账号,分享一些有趣的内容,或者做一个社区;

如果好奇心强,不妨尝试涉猎几个不同的领域,学习一些平时可能用不到的知识;

如果你喜欢制作手工艺品,不妨学学咖啡、烹饪、烘焙和刺绣…

终极目标是什么?就是把我们的思维,从:

我太累了,我想躺平,什么也不做。

变成:

我想平躺着,抛开那些无聊的日常琐事,这样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真正能给我们提供快乐的,是发自内心的创造价值。

和大家一起鼓励。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50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