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幸福感:结构、影响因素与发展态势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自1998年seligman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以来,人们对幸福做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从个体的角度对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仅仅从个体的角度来研究幸福,显然是不够全面的。要系统地解释幸福的概念,还必须了解个体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特征,即从社会层面进行研究。“社会幸福感”的提出弥补了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不足,促使研究者从个体情绪和成长经历的幸福观出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自1998年seligman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以来,人们对幸福做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从个体的角度对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仅仅从个体的角度来研究幸福,显然是不够全面的。要系统地解释幸福的概念,还必须了解个体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特征,即从社会层面进行研究。“社会幸福感”的提出弥补了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不足,促使研究者从个体情绪和成长经历的幸福观出发,关注人的社会属性,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窥探幸福的全貌。

社会幸福的丰富内涵

对社会幸福感的研究源于个体与社会统一的哲学,可以追溯到关于失范和异化的社会学文献,如古典社会学对社会混乱、社会道德沦丧和社会异化的研究。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和研究水平的不断深入,社会幸福感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首先,社会幸福感被视为判断人类健康的重要指标。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根据身体、精神和社会条件对健康进行了定义,认为健康是指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一种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这一定义首次将社会幸福感作为衡量人类健康的重要标准纳入其中。从那时起,研究人员扩大了这一认识。美国学者拉森将社会“健康”等同于社会“幸福”,认为社会幸福涉及如何与他人相处,他人对此如何反应,以及如何与社会组织和社会习俗互动。社会学家凯斯(Keyes)总结了一系列心理健康蓬勃发展的标准,包括情绪幸福感等13个维度, 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要被确定为心理健康的蓬勃发展,个人必须在至少六个维度上得分高;那些在至少六个维度上表现出低水平的个体被认为是在担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其次,社会幸福的内涵是基于个体在社会中的关系和表现而确定的。拉森曾提出一个社会幸福的概念模型,分为社会适应和社会支持两个要素。社会适应的研究最早出现在精神病学领域,因为人际关系和沟通问题是“寻求治疗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最重要原因”。社会适应可以通过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或在社会角色中的表现来衡量。良好的社会适应是满意的人际关系、优秀的社会表现和环境适应的结果。社会支持是指“由可信任、可依赖并能感受到关心和尊重的人建立的帮助和支持系统”。社会支持可以通过个人在社会网络中的联系数量以及他们对这些联系的满意度来判断。有研究者指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在个人对自己社会幸福感的评价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最后,从个体社会功能健康的层面来定义社会幸福。凯斯将社会幸福感定义为个体对自己与他人、邻居和社区关系质量的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所处环境和社会功能的自我评价。他将社会幸福感分为社会融合、社会认同、社会贡献、社会实现和社会和谐五个维度,强调个人对社会参与的看法,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认同,对社会的重要性,在社会中实现目标的能力和发展潜力,以及社会的有序运行。这样,社会幸福感就从“社会适应”的角度概念化为个体对自身环境和社会功能的认知和评价,其本质是社会交往和环境适应。

毫无疑问,与主观幸福感相比,心理幸福感更关注个体在群体中的互动和发展,而社会幸福感更关注个体的社会表现、社会功能和社会特性,重视个体在社会领域的责任、使命和挑战,将幸福讨论的立足点从个体转向社会,并将其置于更广阔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环境中,真正体现了个体乐观自信地融入社会、适应环境的积极状态。因此,社会幸福感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幸福的研究开始关注主观体验和自我实现,转向关注社会存在价值对个体存在价值的意义,把人还原为植根于社会环境的存在, 真正体现“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打开幸福研究的新“窗口”。

社会福利的结构分析

鉴于对社会幸福感的不同理解,研究者们致力于探索社会幸福感的结构和测量方法。美国学者贝斯洛致力于将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的理论概念应用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社会幸福)的具体衡量。他将三者视为由三个轴组成的光谱。个人的身体健康得分为0-59,心理健康得分为0-55,社交健康得分为0-71。分数在光谱轴上的位置代表健康程度。以社会健康为例,测量的内容包括婚姻状况(如婚姻满意度)、就业能力(如教育成就、职业地位和工作经历)、社交能力(如亲密朋友和亲戚的数量)、社区参与度(如参加社区活动)。

根据Larson提出的社会幸福感概念模型,社会幸福感包括社会适应和社会支持,因此可以用社会适应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来衡量。对于前者,Weisman于1981年编制的社会适应量表是目前测量社会适应的良好工具。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包括42个问题,分别测量个体在六个主要功能领域(工作、婚姻、父母、家庭、社会活动和家庭关系)的角色表现。对于后者,Sarason于1983年编制的社会支持量表效果较好。该量表包含27个问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要求个人列出他们在不同情况下可以依赖的人,比如“当你需要帮助时,你认为谁是可靠的”。第二部分要求个人圈出对整体社会支持的满意程度。遗憾的是,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并不完善,只能作为测量社会幸福感的初步工具。

Keith在1998年提出的社会幸福感五因素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的测量工具,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大、应用最广泛的。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他表明将社会幸福感分为社会融合、社会认同、社会贡献、社会实现和社会和谐五个因素是合理的。社会幸福感的“五因素模型”也符合统计检验标准,据此编制的“社会幸福感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其中,社会融入是对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质量评价。基思强调,社区是社会融合和社会幸福发展的基本单位,在社区中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应该感受到社会融合;同样,在社会生活中, 健康的人会觉得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社会认同是个体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认同程度。凯斯把社会幸福解释为社会认同的表现。高社会认同的个体信任社会中的其他成员,愿意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与他人相处时感到舒适, 并且可以互相关心。社会贡献是对一个人社会价值的评价。它反映了人们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认为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能为公益做出贡献并得到社会关注。社会贡献高的个体倾向于认为一个人是社会的重要成员,能够给这个世界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社会实现是个体对社会潜力和发展轨迹的评价。它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信念,是一种社会有潜力的意识。社会实现水平高的个体对社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充满希望,能够实现社会的潜力,认识到自己是社会发展的潜在受益者。社会和谐是个体对社会组织和运行秩序的感知。社会和谐程度高的人认为社会是可辨别的, 可感知和可预测的,他们能够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生活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他们会努力在面对不可预测和可变的生活事件时保持一致性。

社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社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个体因素等人口学因素都可能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年龄对社会幸福感的影响尚无定论。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幸福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老化,人的活动能力逐渐下降,身体越来越差,会导致社会幸福感的下降。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幸福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知识积累、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更加丰富,使其能够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做出正确的评价。

性别可以预测社会幸福感,但预测效果并不一致。研究表明,性别可以显著预测社会贡献和社会实现,但不能预测社会融合。女性的社会认同度高于男性,而男性的社会和谐度高于女性。此外,职业地位的变化会影响不同性别在各维度的表现。具体来说,随着职业地位的提高,女性在社会认同和社会贡献维度的得分逐渐提高,而男性在社会和谐维度的得分有所提高。

良好的教育水平可以提高社会幸福感。研究表明,社会幸福感得分高的个体中只接受过小学教育的比例明显较低。这可能是因为教育程度可以影响年轻人的职业选择,进而影响他们的同事和工作环境。受教育程度造成的收入水平差异,可以间接决定个人住房和邻里关系的好坏,进而影响社会幸福感的高低。

婚姻状况对社会福利的各个方面都有不一致的预测效果。一般来说,已婚的人比未婚和离异的人有更高的社会幸福感。与离异者相比,已婚者的社会融入程度更高;但未婚者的社会贡献水平更高。已婚、未婚、离异人群在社会和谐维度上的得分依次明显下降。随着职业地位的提高,已婚者的社会融入水平逐渐提高,而未婚者的社会融入水平逐渐降低。

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幸福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可能会有较低的社会幸福感。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之所以结婚的人比离婚的人有更高的社会幸福感水平,部分原因是因为结婚的人比离婚的人有更高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这一结果具有跨文化的稳定性。

性格可以预测社会幸福感。在众多人格因素中,情绪稳定性被认为与社会幸福感有关,它可以通过增强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来提高社会幸福感。许多研究集中在大五人格测量上,结果表明除神经质外,其他维度对社会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和宜人性得分高的个体往往具有更高的社会幸福感。

个体认知因素,如社群意识、关系认同、自卑心理等。,都能对社会福祉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武汉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社区居民的社区满意度可以通过社区意识影响社会幸福感。对人性、朋友和同学的认同也会影响青少年的社交幸福感,而自卑对社交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

此外,社会幸福感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很多因素,包括孤独感、社会支持、家庭完整性,甚至外貌、生活习惯,都会影响社会幸福感。从宏观角度来看,种族歧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和政治结构也能影响社会幸福水平。一些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幸福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此外,美化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差距,改善交通环境甚至下水道系统,都可以显著提升社会幸福感。

社会幸福的发展趋势

幸福的实现是基于个体存在对他人和社会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幸福研究的社会取向将研究者的关注点从个体转向社会,更加关注个体对社会的贡献和融入,更加关注个体在社会领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挑战,不仅丰富了幸福的理论研究,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近年来,关于幸福的研究逐渐呈现出整合的趋势。一些研究综合了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例如,一些研究者从主观行为感知的角度整合了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提出了个体幸福感的整合模型。但目前将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整合在一起的研究并不多。如上所述,基思整合了三种幸福及其各自的维度,并将其视为心理健康蓬勃发展的因素。国内研究者陈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三种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发现幸福感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构。这三种幸福在概念上是独立的,在体验上是分离的, 但在理论结构上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建构一个整合三种幸福的幸福理论模型是可行的。虽然目前这种整合研究并不多,但这种整合可以将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层面对幸福的研究结合起来,帮助我们从多个不同的方面理解幸福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未来应进一步研究三种幸福的整合,厘清三种幸福之间的关系,构建总体幸福的理论模型。

未来应加强对社会幸福感影响因素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虽然关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的讨论很多,但现有的关于社会幸福感影响因素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等人口学变量上,而关于人格因素和认知因素对社会幸福感影响的讨论相对不足,研究零散,缺乏系统的理论阐释。未来可以考虑从人格、社会认知等多方面研究社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特别是构建系统的社会幸福感理论模型。例如,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可以纳入对社会福祉影响因素的研究, 以及微观系统(如亲子关系质量、学校环境和同伴关系)、中间系统(如家校互动)、外部系统(如父母工作模式和邻里-社区环境)和宏观系统(如

个体如何定义自己及其与他人的关系是社会幸福感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一问题可能因文化背景差异而有所不同。东西方有不同的文化。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东方文化崇尚集体主义。具体来说,西方文化中的个体往往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与他人的分离性,把自己视为独立的个体,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这就是个人主义文化的特点。相比之下,东方文化中的个体更倾向于关注社会嵌入性和与他人的相互依存性,更倾向于将自己视为群体的一部分,以社会为中心,这是集体主义文化的特点。因此,与西方文化中的个人相比, 东方文化中的个体可能会有更高的社会幸福感。由于社会幸福感的概念最早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的,并且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所以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社会幸福感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虽然有研究验证了社会幸福感量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效度,但本研究主要针对成年人,并未在所有群体中得到证实。这些相关的概念和理论是否同样适用于中国文化,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研究工具。

此外,还应加强对不同群体社会幸福感的干预研究。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如医务人员、患者、老人、不完整家庭的儿童、留守儿童等,未来极有必要拓展干预措施的实施途径,如制定相关政策和方案,开展教育或培训,分别在个人、组织和政府层面进行干预,提高他们的社会幸福感。医务人员每天面临的危机事件和工作场所的性质对他们的社会幸福感有很大的影响。他们需要处理各种突发事件,长时间轮班工作,休息时间很少, 所以他们需要足够的组织和社会支持以及有效的应对机制来满足他们的社会幸福需求。患者的社会福祉与医务人员的态度直接相关。一项来自荷兰15家长期护理机构的调查显示,如果护士对病人抱有希望和良好的态度,病人将体验到更多的社会幸福感,他们的健康可能会进一步改善。因此,在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中,要引导他们树立积极正确的对待病人的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老年人的社会幸福感水平尤其值得关注。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活动和社交娱乐的机会大大减少。因此,我们可以请专业人士指导老年人在家进行体育锻炼,提供网上休闲娱乐服务, 增加志愿服务和社会交往的机会,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幸福感。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关注离异家庭和留守儿童的社会幸福感。与完整家庭的孩子相比,不完整家庭的学龄前儿童在学校的社会幸福感较低。研究表明,学校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积极环境,它可以为家庭不完整的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因此,可以鼓励教师和学校对离异家庭和留守儿童给予适当的关心和陪伴,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幸福感水平。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本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ID:jrtt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34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