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不开,家长说“又在装”:北大教授:大人病了,孩子吃药

简单树,绿色橙色|编辑Rezli|来源如今,孩子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前段时间,中科院发布了一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发现每5个青少年中就有一个被发现患有抑郁症。血淋淋的数据,让人不忍直视。这还没完。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的一些精神病诊所,发现了一个更令人震惊的现实。其中,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住院部、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孩子占了一半以上的床位。这些孩子大多是重症患者,很多都有自杀倾向。为了确保他们的生

简单树,绿色橙色|编辑

Rezli|来源

孩子想不开,家长说“又在装”:北大教授:大人病了,孩子吃药

如今,孩子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前段时间,中科院发布了一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发现每5个青少年中就有一个被发现患有抑郁症。

血淋淋的数据,让人不忍直视。

这还没完。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的一些精神病诊所,发现了一个更令人震惊的现实。

其中,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住院部、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孩子占了一半以上的床位。

这些孩子大多是重症患者,很多都有自杀倾向。

为了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不得不住院。

除了数量,近年来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年轻化,甚至伸向幼儿。

2017年,江苏省一名10岁女孩喝农药后自杀;

2020年,四川一小学生留下纸条“我活得太累了”跳楼自杀;

2021年,安徽省一名13岁女孩因作弊被班主任质疑,跳入池塘溺亡…

本该无忧无虑花枝招展的时候,为什么要“死不瞑目”?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易心理。那些抑郁的孩子。

孩子想不开,家长说“又在装”:北大教授:大人病了,孩子吃药

孩子的世界很小。

所有的小事都是大事。

心理APP顾问芒来小姐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她回老家,邻居说家里一个13岁的孩子辍学了,想让她看看是怎么回事。

在观察和交流过程中,她很快发现这个孩子非常抑郁。吃饭的时候,她一会儿叹气,一会儿捂脸。她已经50分钟没吃完半碗米饭了。

问孩子家长,有没有带孩子去看医生,孩子家长笑了:“他就是装装样子,不想上学!”

芒来这才明白,家长根本不是让她帮孩子,而是希望她揭穿孩子的“装病”。

他们先入为主地认为抑郁症是不可能的。

毕竟孩子没什么好担心的,只要好好学习,不要想别的,还有什么不够?

但孩子的世界简单,不代表他没有烦恼。

作家佟华曾经说过:“因为孩子的世界很小,所有的小事都不小。”

对于那些没有长大的孩子来说,他们所面临的痛苦,即使在大人眼里不值一提,对他们来说也是难以逾越的屏障。

因为老师的责骂,我一整天都很紧张;

我会因为父母的训斥而感到压抑、自卑、绝望;

我也会因为同学的忽视而觉得自己一文不值。

再加上大脑功能不完善,负责合理性前额叶皮层仍在发育。

所以,相对于大人,孩子总会显得更固执,更容易走进死胡同。

作家桑格格曾经在《我小时候》里说过,我3岁的时候,妈妈出去打工,一年只能回来一两次。

我妈每次走的时候都是苦苦哀求,不了了之。

但留给自己的永远是妈妈的背影。

她写道:

“妈妈走的时候,桑格格的哭法伤透了所有人的心,大地倾斜,她拼命的哭,好像不是一个有其他器官的人。而是一双嚎叫的嘴,一双含泪的眼。。"

即使在30年后,桑格格谈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带着深深的悲伤:

“我没有忘记妈妈,眼睛还在看着她消失的地方。忧郁爬上了我的眼睛:妈妈,你是什么?为什么我不能没有你,你却可以没有我?"

我们都明白,成年人被迫出去工作是为了养家糊口。

但是作为孩子,他们不懂这些。他们只想要妈妈,妈妈就是她的一切。

孩子想不开,家长说“又在装”:北大教授:大人病了,孩子吃药

有些成年人会说:为什么那时候我没听说那么多抑郁症和自杀的事?现在的年轻人懒,矫情,不能吃苦!

事实上,你没听过不代表你没听过。毕竟之前媒体不发达,很多情况不为人知。

其实不管什么时代,孩子都会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发现:孩子进入青春期,会面临自我认同的困惑。

简单来说,就是建立你自己的身份。

孩子想不开,家长说“又在装”:北大教授:大人病了,孩子吃药

所以,我想与众不同,但又渴望与人一致;

我想得到父母的关注,但我会羞于承认我需要父母。

来回尝试,反复摇摆,最后经历各种探索,形成稳定的人格结构。

在这个极度动荡的时期,再加上日益沉重的学业压力。

有心理问题有什么奇怪的?

孩子想不开,家长说“又在装”:北大教授:大人病了,孩子吃药

许多父母

是孩子心理问题的源头

正是因为他们“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孩子特别需要父母的支持和帮助。

有些家长恰恰是孩子心理问题的源头,这是一件很遗憾也很悲哀的事情。

微博大V @伤心骑士卒曾经分享过一件事:一个抑郁症孩子来复诊,一边看书,医生夸孩子很努力。

没想到我妈马上说:“努力,努力。”

医生气得跳了起来。他努力修复孩子的创伤,父母却一句话就放弃了他所有的努力。

即使孩子已经确诊了,医生也在他面前。这些父母仍然热衷于在公共场合抑制贬损性的评论,并吸取孩子所有的积极情绪。

你说,这样的父母怎么能不抑郁?

孩子想不开,家长说“又在装”:北大教授:大人病了,孩子吃药

知乎有个话题:“你父母说了什么深深伤害你的话?”

千百个回答,满满的痛苦。

有人说我上中学的时候跟喜欢的男生表白,男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她丑。

她哭着跑回家,她妈妈问她怎么了。

我忍不住再三问我妈。我妈听后笑着走出门去:“就这个?”然后,把女儿的“表白丑”公之于众;

有人买了仙女裙,我妈直接说:

“你配不上这条裙子,因为你没有什么可以给别人看的。反而有很多东西要隐藏,比如你的脂肪,你的大腿。”

用心理咨询师鲁玉娥的话说,很多父母只是“衣食父母”,而不是“情感父母”。

他们可能在物质上尽了最大努力,但在情感上却从不与孩子产生联系。

孩子想不开,家长说“又在装”:北大教授:大人病了,孩子吃药

孩子想不开,家长说“又在装”:北大教授:大人病了,孩子吃药

更何况我会觉得,既然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那么孩子也会“不配”不开心。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儿童心理医生林鸿曾经治疗过一个刚上小学二年级的男孩。

孩子的问题很严重,但他的父母从不承认孩子“有病”,认为这是正义的轻轻一击。

林红看着孩子,心里很难受,但又无能为力。

类似的家长不在少数。

结果无数人根本就没有被人看到过,被人关心过,被人爱过。

他们成了空心木偶,迷茫的长大,却始终没有找到人生的意义。

有人爱我吗?

我到底为什么还活着?

类似的疑问都在他们心里。

就像驼峰不满意的骆驼走不出沙漠一样。

没有足够“爱的储备”的孩子,没有咬咬牙的力气。

每当面对挫折时,他们更容易放弃一切,走向不归路。

孩子想不开,家长说“又在装”:北大教授:大人病了,孩子吃药

在时代的疾病下,安已经吃完了她的鸡蛋。

然而,一个问题之所以成为时代难题,就在于它是系统性是的。

像一个卡在体制内的外卖骑手。

孩子抑郁,不代表你能治好。

真正需要根治的是整个家庭乃至社会层面的“心病”。

一位网友在深圳打拼多年,有房有车,却准备卖掉最硬的硬通货“深圳房产”,定居二线。

他说,这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孩子。

这位网友小时候不爱读书。是他的父母逼着他进了一个985,成了一个大厂的程序员,成就了他的今天。

他深信知识改变命运,所以孩子出生后,他开始了鸡宝宝模式。

从3岁开始,我就在各种兴趣班和辅导班工作。

要学的技能越来越多,但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少。

而且他也没时间陪孩子。毕竟他已经35岁了。当他到了程序员的生死线,房贷车贷的压力也在。我真的不敢放松。

他每天和孩子们唯一的交流,就是下班后检查作业,还有“不努力你的人生就毁了!”"

父亲是故意让孩子们不高兴吗?

不是这样的。

骂完了,他总会后悔,但下次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

我的工作压力已经很大了,孩子也不放心。

骂了几句,孩子更努力了,他也有点踏实了,感觉离班滴有点远。

直到有一天,学校老师告诉他:10岁的孩子在日记中写道,“我真的很想逃离这个世界,我活得很累。”直到那时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你看,大人自己消化不了的情绪,自然会转移到最脆弱的孩子身上,这就是心理上的“踢猫效应”。

而孩子,只能承担这一切,在层层传导的压力下变得。“索引病人”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

为什么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孩子抑郁?

因为孩子的抑郁症只是大海上的冰山。

而那在水下看不见的90%,也就是家人乃至整个时代的焦虑,才是冰山的根源。

孩子想不开,家长说“又在装”:北大教授:大人病了,孩子吃药

这种焦虑从何而来?

或许是商业社会无孔不入的“物化”。

美国心理学家蒂姆·凯瑟发现“物”的数量成了衡量人的唯一标准。时间。

人反而成了“物”的奴隶。

简单来说:

人变得更加焦虑,觉得自己不够好,配不上自己想要的东西;

过度的努力,不顾一切的占有,却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自我物化也物化了别人,不可能把自己和对方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在他们的关系中奔跑。

但是把自己当赚钱机器的家长,把孩子当考试机器的家长,被折磨致死的孩子,都是这种“物化”的易感群体。

孩子想不开,家长说“又在装”:北大教授:大人病了,孩子吃药

写在最后

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不应该仅仅把抑郁和焦虑定义为一种个体的疾病,尤其是当这种疾病开始蔓延到我们的未来——孩子身上的时候。

正如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徐凯文所说:精神疾病是时代的缩影。

然后,时代有病,人吃药;大人生病,小孩吃药。毕竟是治标不治本。

这就要求国家努力改善贫困,移风易俗,不再只关注经济增长,而是更加关注个人福祉和身心。

但对我们个人来说,我们不必指望什么救世主。

寻求帮助,治愈自己,是每个渴望幸福的人最终都会走上的路。

就像作家桑格格,把文字开回童年,用童话治愈别人和自己;

林鸿医生用他的专业知识帮助了无数家庭获得新生。

大昌的父亲最终决定退出与孩子的内卷轨道…

你看,真正决定孩子未来的,是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直以来,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框架下:多赚钱,买房买车,出人头地…

但是世界上,真的不是只有一种生活方式。

最重要的是我们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孩子想不开,家长说“又在装”:北大教授:大人病了,孩子吃药

孩子想不开,家长说“又在装”:北大教授:大人病了,孩子吃药

请相信:

世界和我爱你。

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即使我们来自废墟

参考:

1.情感依恋:为什么我的家庭会影响我的生活?作者:亨利·马西。

2、《小时候》,作者:桑格格

3、《北京第一代“鸡宝宝”给你讲教育内卷的痛苦》,作者:王。

4.“儿童精神科挤满了小抑郁症患者。为什么这些孩子这么“烦”呢?”,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5.徐凯文: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的反思。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6.“如果这个世界离‘自私的资本主义’更远,抑郁焦虑的人可能会更少。”来源:壳牌。

-结尾-

作者简介:情感顾问唐怡,是知乎情感领域的优秀作者。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34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