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担减了焦虑减了吗?从心理热线看“双减”变化

“这是陶老师的热线。你有什么想和我谈的吗?”“最近没和人说话,很难受。”“每次考完试都不敢回家。”……南京有一条陶老师热线,成立于1992年,免费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30年来,我接听了近17万个电话。“双减”后,青少年的负担减轻了吗?还有哪些问题困扰

“这是陶老师的热线。你有什么想和我谈的吗?”“最近没和人说话,很难受。”“每次考完试都不敢回家。”……南京有一条陶老师热线,成立于1992年,免费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30年来,我接听了近17万个电话。

“双减”后,青少年的负担减轻了吗?还有哪些问题困扰着他们?父母的焦虑减轻了吗?半月谈记者走进热线进行调查。

“双减”后,孩子的焦虑感降低了吗?

“当他有绝望感和不公平感的时候,孩子需要你一次又一次的邀请他……”

三月的一天早上,我挂了另一个电话。朱梅老师向半月谈记者问好。“等了这么久,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八十的电话都更久。像刚才这个,接听计时器显示54分钟。”简单说明了刚才的咨询思路后,她抬头看了看办公室墙上挂着的“来电”显示屏。“对不起,我得整理一下刚才的记录,再接下一个。今天回答率只有30%,有的还低,一般都在60%以上。”

朱梅老师做了15年的热线志愿者。在陶老师的工作站(主站),这样的志愿者有144人,还有5名专职咨询师,平均每年接听热线5000余次。

数据显示,2021年7月,“双降”政策出台,出现新变化。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底,共接听电话2383个,比去年同期减少约300个。

除了数量上的明显减少,上述统计期内的焦虑内容也呈现出新的趋势。

一是“学习困难”和“学习态度”的咨询率下降。学习困难是指来电者不能胜任和掌握学习,作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考试焦虑。学习态度包括对厌学、恐惧和拒绝学习的反应。专业人士分析,“双减”政策的实施,显著改善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改善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体验。

第二,与自杀冲动有关的电话数量减少了。虽然数据积累时间仍然较短,但已经从32个减少到18个,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第三,由于在校时间延长,同伴关系问题增多。专业人士分析,家校教育并没有特别注重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但同伴交往中的挫折会直接影响学校生活体验和学习态度。

第四,手机、游戏等成瘾问题在情绪和行为控制问题上有所增加。专业人士认为,学习负担和校外学习任务减轻后,需要引导孩子陷入迷茫和无所事事的状态。

70%的电话是父母打来的。

“我发现他最近去网吧打游戏了。”“我尽力了,为什么他不能理解”…

一条专门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热线现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在线咨询。2020年之前,学生和家长的电话量基本持平,但2020年之后,家长的电话量明显增加。以2021年为例,该热线接到7867个电话,其中72%来自父母,创下新高。12个分站的热线电话中,来自家长的电话也超过了50%。

“中国家长的学术参与度,或者说中国家长的教育参与度非常高。”全职顾问陈真真表示,父母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可以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学业进步,但如果父母焦虑,就会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增加孩子的挫折感。

陶老师工作站副主任、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学院副院长许表示,校外培训机构退出后,家长如何表达“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令人担忧。很多家长把家庭教育当成学校教育的延伸,给孩子选辅导班,送去上课,然后希望孩子用“好成绩”来兑现这种贡献。正确的介入方式是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给孩子积极的影响,给孩子家庭的温暖,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写作业的时候,鸡飞狗跳,但作业只是导火索。青少年心理危机的深层次症结是亲子关系,是父母和孩子心理需求的错位。”许对说道。为此,2022年1月,陶老师工作站正式开通“家长热线”,从心理角度帮助家长成长,缓解家长育儿压力,给予家长心理支持。

值得关注的两个高危期

陶老师的工作站还承担着青少年危机干预的帮扶任务。自2021年10月起,工作站与南京110接警中心24小时365天联动。这个危机干预团队会立即“上线”,形成“三方对话”,帮助孩子和家庭拨开迷雾,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要注意两个高发期。”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名誉院长任启平介绍,一个是初中二年级。学生面临中考和青春期的压力。一旦亲子关系不好,矛盾会更加尖锐。过了这个阶段,父母和孩子会达到一定的平衡,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另一个是开学前一周。寒暑假的时候,陶先生热线里来的电会锐减,但从开学前一周开始会猛增。因为寒暑假,在即将开学之前,大家都会处于紧张的状态,家庭之间更容易产生摩擦和冲突。

调查发现,从学校到社会,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力量和机构存在认识不清、力量分散、能力不足等问题。教育专家建议,加强统一的心理咨询专线建设,优化升级现有青少年服务热线,重点打造“全天值班、一键响应”的心理咨询热线,及时处理青少年的心理来电,特别是高危线索,努力做到“一个电话就能得到专业咨询”。

“在硬件上达到标准并不难。关键在于咨询师缺口大。”许建议,短期内可以选择各类专业人士加入,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者联盟;从长远来看,应继续加强临床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为青少年提供公益服务。(记者蒋芳·彭霞)

来源:半月谈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34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