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社会行为在多文化背景下普遍存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本报综合外媒报道。人类社会的繁荣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互利合作。然而,不同的文化规范塑造了不同的交际语言、行为和方式,导致了社会关系的分化。例如,人们共享资源的方式往往因文化而异,尤其是在高风险和匿名的互动中。然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助理教授乔瓦尼·罗西以及来自澳大利亚、厄瓜多尔、德国、荷兰和英国的学者发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人类社会的繁荣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互利合作。然而,不同的文化规范塑造了不同的交际语言、行为和方式,导致了社会关系的分化。例如,人们共享资源的方式往往因文化而异,尤其是在高风险和匿名的互动中。然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助理教授乔瓦尼·罗西以及来自澳大利亚、厄瓜多尔、德国、荷兰和英国的学者发现,帮助他人的倾向是普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互助行为比我们想象的更相似。罗西等人访问了350多名生活在不同地理、语言和文化环境中的居民,收集了40多个小时的生活视频,并对熟人(包括亲属和非亲属)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 社会学微观研究视角下的八大文化系统。亲社会行为是道德行为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维持积极的社会关系和促进社会适应非常重要。亲社会行为包括帮助、合作、安慰、分享和捐赠,其目的是造福他人。罗西观察到,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全世界都倾向于伸出援手,比如每隔几分钟就递给别人一件生活用具。罗西说,人类社会非常依赖互助:在日常生活中,平均每2分17秒,就会有人发出需要帮助的信号。其中,在住所附近与他人分享生活用品或协助他人处理事务,属于“低成本”的小要求。人们同意“低成本”的平均频率 请求是拒绝的七倍,忽视的六倍。当人们拒绝给予援助时,他们往往避免直接说“不”,而是给对方一个理由来推断他们的拒绝。在Rossi等人的研究中,人们对低价请求说“不”,这仅占所有拒绝的三分之一。可见,助人倾向不受家庭成员或非家庭成员之间互动的影响,而是存在于所有文化体系中。然而,研究人员还观察到,在澳大利亚北领地西海岸说Murrinhpatha语的人比其他人更频繁地忽略小请求,约为26%。这个群体对忽视小要求的高度容忍,很可能是文化进化的结果,为了帮助原住民缓解不断向外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压力。尽管如此, 说穆林帕夏语的族群仍然高频率地满足他人的需求。这项研究还强调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共享资源方面的差异,为人类学和经济学研究提供了突破性的见解。罗西认为,人们对“低成本”请求的决策频率高于“高成本”请求,后者包括分享捕鲸战利品和修建乡村道路。文化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高成本”要求的反应。例如,印度拉马莱拉的捕鲸者在与他们的人民分享捕获物时,严格遵守既定的分配规则。相比之下,坦桑尼亚中部的狩猎采集者哈扎(Hadza)在分享食物时特别大方,以免招致负面评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语言学教授尼克·恩菲尔德说,“以前关于资源共享和合作的研究忽略了跨文化现象,即人们倾向于同意小的请求。以往的研究表明,由于当地的习俗、价值观以及社区适应自然、技术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程度不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亲社会行为会有明显的差异。“罗西等人的研究表明,文化只在特殊场合和高成本的交流合作中起决定性作用。在社会交往的微观层面,文化造成的沟通差异基本消失。作为一个物种,人类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是具有普遍性的。深刻理解这一点,对于促进世界和平、解决世纪难题非常重要,也是当今社会应该提倡的。(刘/编译)

本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ID:jrtt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35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