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对父母“自私”,是一个人变好的开始。

作者:芒来小姐编辑:碳水化合物来源:易点灵心理ID:yidianling0我在网上看到一些让我有同感的东西:一个女生点了奶茶外卖,快递员恰好是她妈妈,为了女儿的健康,把奶茶换成了矿泉水。女生一分享,评论区就吵翻了。有人说:妈妈

作者:芒来小姐编辑:碳水化合物

来源:易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我在网上看到一些让我有同感的东西:

一个女生点了奶茶外卖,快递员恰好是她妈妈,为了女儿的健康,把奶茶换成了矿泉水。

女生一分享,评论区就吵翻了。

有人说:妈妈辛辛苦苦在外面送外卖。在家喝奶茶丢人吗?

有人反驳:你这是什么逻辑?我爸爸是个滴滴司机。出门不能打车吗?

我统计了一下评论,第一种意见其实占了大多数。

敢于对父母“自私”,是一个人变好的开始。

图片来源:pexel

换句话说,很多人认为,父母在外面辛辛苦苦送外卖,孩子就不应该享受外卖。

别说,这真的是“真理”。

类似的事情在我身边发生过很多次:

爸爸上班不能吹空调,也不让孩子开。

回到家,我要检查孩子是不是偷偷开空调;

母亲累了一天也不休息,孩子在家也不准闲着。

强迫孩子看书背单词,总之不能闲着。

这样看来,这个道理是普遍的,但也是荒谬的。

“我累了,别人也要和我一样累”,仔细想想完全不合逻辑,但很多人就是喜欢那种强行的“感同身受”。

就好像他们的情绪像脐带一样连着别人,分不开,也过不好…

01

有一种

爱情是苦的,是苦的。

而“情绪脐带”其实是一种投射:我把情绪投射到你身上,你要接受它,并表现出相应的状态。

韩剧《就算是精神病也没关系》中,男的照顾自己有精神病的哥哥,因为哥哥一直在受苦,他开心的时候也会羞愧。

“我哥这么惨,我还有脸开心。”

敢于对父母“自私”,是一个人变好的开始。

图片来源:pexel

他接受了哥哥很多痛苦的投射,总是沉浸在不属于他的情绪中。

痛苦是我哥哥的,但他必须感受到。

这种投射其实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就像下面三个典型场景:

场景一:妈妈在食堂上班,每天把剩菜打包回家。孩子们吃腻了,说要汉堡。

妈妈很生气:

“我辛辛苦苦干了一天,收拾了那么多菜回来。你不了解我。你还想吃汉堡吗?为什么不上天堂?”

孩子觉得很惭愧:“妈妈,对不起,都是我的错。”

以后只要孩子不想吃,妈妈就用“我好辛苦”来教育,试试百灵鸟。

场景B:妈妈离婚了,女儿结婚后很开心,说没选错人,老公对她好很多。

妈妈很不舒服:

“世界上的男人都一样。别看他现在对你好。等你老了,黄了,你就反感了。”

女儿一高兴,妈妈就会酸她,甚至当着女婿的面发脾气,说女儿“有了老公就忘了妈妈。”

敢于对父母“自私”,是一个人变好的开始。

图片来源:pexel

久而久之,女儿不再晒幸福,转而抱怨夫妻矛盾,说老公越来越冷淡。

母亲得意地说:“你看,我告诉过你,男人都是一样的,对不对?”

场景c:

你一个人在上海工作,父母认为女生在外漂泊,不如安全考完试让你回老家。

你对父母说:“但是我很开心。”

父母说:

“你只顾自己的幸福,不顾我们两个人的死活!

我们邻居生了二胎,我们家冷清了。你不回家,我们等死一样难受!"

看完这三个场景,你是不是也觉得:

我自己和周围的家庭有一个共性:爱,但苦恨。

明明爱孩子,却要把不好的情绪投射到他身上,让他和自己一样难过;

我爱我的父母,但我不想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因为父母总有办法制造负面情绪。

敢于对父母“自私”,是一个人变好的开始。

图片来源:pexel

不仅幸福感大打折扣,亲子关系也充满了疏离和回避。

02

为什么

将“玻璃渣”混入幸福

“幸福不幸福,是自己决定的。”

众所周知,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两种感情纠葛是处理不好情绪的:

第一,父母不允许孩子快乐。

首先,孩子的快乐,在一些家长眼里,意味着自私。

"他对我的痛苦漠不关心,置身事外。"

就像自己吃糠咽菜,看到别人晒车晒房,心里难免有滋味。

只是面对别人,不会胡乱发脾气。

当这个“他者”是自己的孩子时,他可以肆无忌惮。

这里面隐藏着一种深刻的理解:“我的孩子,我可以为所欲为。”

“孩子是物化的对象,是自恋的延伸,不是独立的个体。”

“我难过,孩子也一定要难过,这样心里才舒服。”

敢于对父母“自私”,是一个人变好的开始。

图片来源:pexel

其次,有些父母的自我分化程度很低,无法区分自己的情绪和别人的情绪。

一个月大的宝宝会把妈妈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当妈妈从他的眼前消失,宝宝会觉得自己消失了。

虽然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感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但可能不会完全消失。

尤其是一些心智不成熟的人,仍然对“自我中心”有着强烈的需求。

比如把孩子的情绪当成自己的一部分。

如果你觉得不舒服,孩子开心,你就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

孩子只有和自己保持一致,才会有满足感和安全感。

第二,不允许孩子快乐。

当孩子们长大成人时,他们可以自由地快乐和不快乐。

但是,如果父母有以上两种情况,孩子就会有更多的弄巧成拙的倾向。

“我爸妈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菜。这么好的菜我怎么吃?”

“爸爸辛辛苦苦挣钱,舍不得花。我怎么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我妈一个人在家多孤独啊。和朋友聊得这么开心,我真是不孝。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习惯了被“情感脐带”束缚,忘记了挣脱。

其实正常成年人最大的心理发展任务就是走出恋母情结。

也就是说,心理上超越和脱离父母。

敢于对父母“自私”,是一个人变好的开始。

图片来源:pexel

走不出来的人会害怕超越父母,不愿意和父母分离。

为了不超越或分离,人会有一种“不让自己成功”的倾向:

“只要我一直沉浸在父母的情感脐带中,我就不用承受成长的痛苦;"

“只要我一直以自己的快乐和父母的痛苦为耻,我就不会承受超越父母的压力。"

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孩子就很容易回归情感的自由。

把所有的情感都给父母;

幸福与否,由父母决定。

正如村上春树在《海边的卡夫卡》中写道:

孩子的心很脆弱,可以扭曲成任何东西。

一旦扭曲变硬,就很难恢复。

03

怎么

剪断感情脐带?

好在清醒的人多。

正如一位网友在评论区所说:

“我的情绪由我自己来处理。我经常跟孩子说,苦是我妈自己的命,跟你没关系。”

是的,每个人都是自己情绪的第一掌控者。

只有理解了这一层,才能真正控制自己的情绪。

但是,如何理解和做到呢?

敢于对父母“自私”,是一个人变好的开始。

图片来源:pexel

不妨参考三种方法:

第一,提高自我分化能力。

她的辛苦是她的事,我的幸福是我的事。

练习这句话有助于你更客观地应对自己的情绪。

这个方法,其实就是练习从认知中分化出来,让大脑先意识到:

我们应该分开来看我们的情绪。她的一些情绪与我无关,我不能对她负责。

再者,身体会逐渐形成一种习惯:

我的一些情绪与她无关。除了我自己,没有人能参加。

然后,实践“情感个性化”。

经常对生活问题进行分类,思考:

什么情况下我需要适当配合别人的情绪?

比如父母丢了钱包很难过。虽然我们并不悲伤,但我们可以表达我们的同情:

“看到你这么难过,我很难过。”

什么情况下,我不需要配合别人,只需要照顾好自己?

例如,我们在聚会上玩得很开心。虽然我们的父母在家里相当冷清,但没有必要为此不高兴。

敢于对父母“自私”,是一个人变好的开始。

图片来源:pexel

更好的办法是把快乐带回给父母,创造双喜临门。

最后,走出挫败倾向。

告诉自己:我不需要改变情绪去迎合别人,我只需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如果你心情好,状态好,你会有更多的余力去经营关系。

我开心了,亲子关系会更加愉快轻松;

如果我开心,也会感染父母一起开心。

写在最后:

中国有句古话:“我同情你。”

这句话有一定的表达感同身受的效果,但另一句话其实效果更好:

“我真想让你的脸上充满笑容。”

爱情不一定要苦大仇深,也可以为了对方的快乐而快乐,为了对方的欢笑而快乐。

如果你真的快乐,请大方一点,快乐一点。

只要别人的情绪不会给你带来损失,你在关系中就会有1+1大于2的幸福。

敢于对父母“自私”,是一个人变好的开始。

图片来源:pexel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39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