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跟风”行为是适应社会的必然选择

我们常说的“跟风”这个词通常是贬义的,意思是盲目的跟随别人,没有主见。很多时候,人们基于“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心理而盲目跟风。这是危机感。有的人跟风是为了避免更大的危机,有的人是为了盈利,满足个人欲望。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后续行为的背后是否有更普遍的心理机制?在社会心理学中,这种现象其实叫做从众。下面将以这种心理现象为切入点,介绍这种行为对生活的影响。从众

我们常说的“跟风”这个词通常是贬义的,意思是盲目的跟随别人,没有主见。

很多时候,人们基于“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心理而盲目跟风。这是危机感。有的人跟风是为了避免更大的危机,有的人是为了盈利,满足个人欲望。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后续行为的背后是否有更普遍的心理机制?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跟风”行为是适应社会的必然选择

在社会心理学中,这种现象其实叫做从众。下面将以这种心理现象为切入点,介绍这种行为对生活的影响。

从众是指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因为群体的直接或隐含压力而被引导向与多数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主要研究个体受社会影响后的变化,所以在从众现象中,我们的切入点在于个体。

从众不仅包括行为的跟随,也包括思想的跟随。比如你看到一家店门口排了很长的队,而另一家的门很少,你会更倾向于前者,这就是行为上的从众。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跟风”行为是适应社会的必然选择

另外,如果你身边的朋友都认同金钱至上,你的思想也不得不向他们妥协,这就是思想的从众。

当然,思想和行为的符合性并不能完全区分,但我们必须明白,社会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甚至我们头脑中的想法也不一定完全受我们自己的控制。

让我们回忆一下我们自己的从众行为。当你走在街上,你发现很多人突然盯着某个方向。会不由自主的转移视线吗?

在从众行为中,作为个体,我们只能跟随群体,也就是大多数。这是为什么呢?你可以认为“多数”更有说服力,也可以认为是生物的群居本能。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总会寻找某些参照物来定向自己的行为。与一个个体的行为相比,群体对我们的影响显然要大得多。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跟风”行为是适应社会的必然选择

这些都是群体强加给个人的。隐性压力,那么直接的压力是什么呢?

当你正在参加一个公司会议,老板要求所有员工举手表决一个提案,你怎么选择?这是一种直接的压力。当所有人都看着你的时候,我觉得你无法平静,所以你还是选择随大流。

在从众行为中,压力可以是隐性的,也可以是直接的。人是群居动物,即使没有明确的解释,我们也能感知到情境的变化和情境,从而做出随大流的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往往认为只有在空间上处于某个群体时才会出现从众行为,但研究发现,即使此时此刻你独自一人,也会受到他人的影响。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跟风”行为是适应社会的必然选择

比如半夜,你还觉得精力旺盛,想放一首高音的歌来发泄情绪,但你知道你不能把音响开得越大越好,因为其他住户已经睡着了,你不能允许自己打扰他们。

又或许你和周围的任何人都没有关系,你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比如在地铁上,但是你知道你不能做什么特别的事,因为别人随时都可能注意到你。

可见的,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无处不在。即使你是一个人,即使你不在特定的群体里,你还是会受到别人的影响。

中国有句老话:枪打出头鸟。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低调,这种社会文化让中国人更容易随大流。

详细的研究表明,美国普遍崇尚个人主义,美国民众的从众行为明显少于美国人,这再次印证了社会文化在从众心理中的作用。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跟风”行为是适应社会的必然选择

在中国这样的集体主义社会,如果想坚持自己的观点,走自己选择的路,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撑他们,那么大部分普通人都会选择跟团来减少焦虑。

从心理学上讲,从众是一种适应社会环境的心理机制,是普遍存在的。

当然,人可以走自己的路,但有时候在压力下,比如为了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或者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出众”,就不可避免地放弃了原有的想法。

关于从众的社会行为,相信很多人都是抱着一种排斥的心理,就像“跟风”一样。在很多人眼里,从众就是没有主见,只知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但其实从众也是有好处的。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跟风”行为是适应社会的必然选择

既然我们生长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就不可避免地会深受其影响。没有人能刻意避免从小到大生活环境对自己的影响。这种影响让我们与他人契合,也让我们的价值观符合主流文化。这对我们的人际关系意义重大。

试想一下,你身边的人都认为帮助别人是一种值得敬佩的价值观,而你却坚持功利主义。如果没有看得见的回报,你拒绝帮助别人。

这样的性格显然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如果你各方面都拒绝从众,你在社会上就寸步难行。这就是顺应社会的积极意义。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跟风”行为是适应社会的必然选择

对于那些常年在各大社区论坛厮混的资深网友来说,网络上的从众现象可谓五花八门。最经典的一类往往出现在意见帖的下方。一旦某一类观点占据主导地位,其他持相反观点的网友就不敢多说。

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党,他们的行为都属于从众,是一种跟风的行为。试想一下,如果大众评论区全是赞同和支持,你敢唱反调吗?如果你这样做,单方面的攻击一定会等着你。

在这样的评论区背景下,逐渐衍生出一种“有节奏”的行为。只要有人想达到某种舆论目的,就会雇佣大量“水军”发布符合其目的的评论,可能是为了净化评论区,也可能是为了群雄逐鹿。总之,这一切都让广大网友在评论之前慎之又慎。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跟风”行为是适应社会的必然选择

在各大购物网站或外卖平台上,“刷单”“刷好评”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营造生意火爆、产品质量好的氛围,商家花大价钱雇佣刷单的人。

站在买家的角度思考,如果你想买到好货,那么首选当然是那些销量高、好评多的店铺,这恰恰让你掉进了商家的陷阱。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选择也是一种从众心理,商家的行为和那些花钱找人排队在生活中吸引更多顾客的行为是一样的。

当然,对于那些有经验的买家来说,好评和销量并不是衡量产品性价比的唯一两个标准。他们也会关注店铺三大评分,差评数量,买家回答。总之,这些人更有经验,更有能力抵御商家的从众陷阱。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跟风”行为是适应社会的必然选择

从众无处不在,我们难免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辨别从众的陷阱。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来赚钱,在合适的时候坚持自己的观点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的技能。

大家应该都能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看到这样的场景。斑马线前红灯亮了,大家都停下来,但只要有人带头闯红灯,那么其他人很可能也会跟着闯。

有时候,这是因为路上的红绿灯和斑马线有时间差,人们为了节省一些时间而开始离开。但有时候,有的人故意闯红灯,有的低头看手机的人以为绿灯亮了,开始离开,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这种从众是基于人们以往的经验,即只要有人开始离开,就一定是绿灯,但这种从众行为有时会害死你。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跟风”行为是适应社会的必然选择

这提醒人们,过马路时,一定要打起精神,用自己的眼睛分辨红绿灯。在红绿灯前沉迷手机是非常不可取的。

在从众的概念中,我们提到了一个词,那就是“压力”。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从众行为真的和压力密切相关。

比如老板在群里发通知,如果没有人回复“收到”,那么其他人很可能不会回复,但是只要有人带头,其他人就很可能跟着,跟着的人越多,其余人的压力就越大,这和社会力理论的观点是一致的。

总之,很多从众行为都是被迫的,但不管怎样,从众永远是一种适应社会的行为,但也可能带来危险,人们必须警惕。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跟风”行为是适应社会的必然选择

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大家对“跟风”都有不同的看法。在社会心理学中,从众属于“社会影响”的研究领域。除了从众,顺从和服从也是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34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