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生闷气会得癌?未必,但患癌的人大多有共性,提前了解下

“对不起,你冷静点。生气容易得癌症,老婆。”“你还说如果有一天我生病了,我会生你的气。”为了家里孩子的教育问题,郭女士和丈夫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吵一次架,每次都以郭女士丈夫的道歉而告终。但在他们的谈话中,我们也能发现一点。在很多人心目中,生气和生病似乎有一定的关系。关于生闷气,中西医有不同的理解。在中医里,人的负面情绪应该是和各个器官相对应的。而你喜欢生气

“对不起,你冷静点。生气容易得癌症,老婆。”

“你还说如果有一天我生病了,我会生你的气。”

为了家里孩子的教育问题,郭女士和丈夫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吵一次架,每次都以郭女士丈夫的道歉而告终。但在他们的谈话中,我们也能发现一点。在很多人心目中,生气和生病似乎有一定的关系。

经常生闷气会得癌?未必,但患癌的人大多有共性,提前了解下

关于生闷气,中西医有不同的理解。

在中医里,人的负面情绪应该是和各个器官相对应的。而你喜欢生气的事实,又归功于你的肝脏。所谓的“愤怒伤害肝脏“,如果经常生气,可能会直接影响肝血的运行,时间长了可能就会出现。肝气郁结,更有可能导致肝火过旺,影响健康。避免经常生闷气对养肝也有好处。

在西医里,有人说过,经常自己生闷气的人可能属于“c型人格”。这种性格的人患癌风险可能比普通人高。这里的c取自“巨蟹”的第一个字母,是巨蟹性格。

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个人性格问题、长期无法控制的负面情绪与癌症的发病没有直接联系。至少没有明确的研究和数据支持这个观点。

经常生闷气会得癌?未必,但患癌的人大多有共性,提前了解下

爱生闷气的人不一定会得癌症,但患三种病的风险很高

患癌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病理变化。往往生闷气只能算是一种单一的情况,并不能直接影响癌症的结果。虽然爱生闷气的人不一定会得癌症,但如果你经常有愤怒等负面情绪,可能会有三种疾病的风险更高。

首先,胃肠疾病风险更高

吃饭时生气,或者饭后生闷气,都可能导致体内供血不正常。更多的血液涌向心脏和大脑,以维持器官的运作。如果肠胃得不到有效的血液供应,可能会带来消化不良、腹胀等问题。时间长了,肠胃病也出现了。

经常生闷气会得癌?未必,但患癌的人大多有共性,提前了解下

其次,女性更容易出现乳腺病变。

网上疯传的“忍一会乳腺增生,一次乳腺囊肿上火”有些夸张,但也不乏道理。对于女性来说,经常生气很可能导致人体雌激素分泌异常。而且乳房会更容易受到刺激,加重乳房损伤。乳腺增生、乳腺结节等问题与人体内雌激素水平有一定关系。

此外,甲状腺功能受损。

甲状腺是人体内协调激素分泌的器官。当你总是有负面情绪时,体内的激素分泌也会受到影响,这也可能直接影响甲状腺功能,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甲状腺病变,带来结节。

经常生闷气会得癌?未必,但患癌的人大多有共性,提前了解下

坚持三件事,帮你摆脱不良情绪。

为了防止这些负面情绪对健康造成影响,我们可以坚持做三件事,这也可能帮助人们解决不良情绪。

首先,通过运动用其他方式发泄负面情绪。

愤怒等情绪出现后,憋在心里很可能导致这种情绪的积累,更容易带来健康损害。跑步出汗也能发泄一些情绪。

其次,学会和身边的人说话。

当人们为自己的负面情绪找到一个出口时,找人倾诉也可以为自己的想法提供更多的思路,避免被局限在自己的负面情绪中,独自不开心。

第三件事是减少接触可能带来负面情绪的事物。

知道生活中遇到这些事情会让你生气,你不妨学会放下,减少对这些事情的接触,这也可以帮助人们预防负面情绪。

经常生闷气会得癌?未必,但患癌的人大多有共性,提前了解下

癌症高危人群大多有三个共性,提前避开。

其实为了健康,患癌风险高的人往往有三个共性。如果能提前了解,就能尽早规避风险。

共性1:可能性长期慢性病

大多数炎症被视为癌症的“前兆”。长期不治疗,还可能导致细胞癌变,诱发癌症。比如肝炎可能会演变成肝癌,慢性结肠炎可能诱发肠癌。

共性二:存在于家庭中癌症患者

事实上,癌症有一定的遗传原因。比如食道癌、肺癌、胃癌等。,可能会随着人体内的基因遗传而传给下一代。当你的家族中曾经有过癌症患者的时候,也可能导致比普通人更高的患癌风险。

共性三:经常接触致癌物质

香烟、酒精、乙肝病毒、幽门螺杆菌都是典型的致癌物,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苯并芘也是常见的致癌物。如果经常接触这些因素,也可能面临更高的患癌风险,诱发癌症的风险更高。

为了避免生闷气对健康的影响,人们不妨试着做这三件事来缓解负面情绪。

参考资料:

1.钟南山院士指出,这四种性格最容易得癌症!你是其中之一吗?健康时报2019-02-25

2、每个人都有22%的患癌概率,但这八类人的风险比其他人高很多倍!看看有没有你!健康时报2020-12-14

3.“健康”生气后身体的8个器官都会发生这些惊人的变化!不要再随便生气了!人民日报2018-09-11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37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