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在线服务能为抑郁症筑起防火墙吗?

衣服是我生前最喜欢的白色,我的脸上依然挂着标志性的笑容。最近,歌手李玟的照片再次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7月5日,这位歌手在香港去世,享年48岁。很多人了解到她生前患有抑郁症。李玟去世近一个月后,网上关于她抑郁症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除了李玟,还有许多人患有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当传统、专业的线下治疗需求无法满足众多求助者的需求时,一种高触达、多元化的心理线上服务应运而生。这些心理在线服务能起到

衣服是我生前最喜欢的白色,我的脸上依然挂着标志性的笑容。最近,歌手李玟的照片再次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7月5日,这位歌手在香港去世,享年48岁。很多人了解到她生前患有抑郁症。

李玟去世近一个月后,网上关于她抑郁症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除了李玟,还有许多人患有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当传统、专业的线下治疗需求无法满足众多求助者的需求时,一种高触达、多元化的心理线上服务应运而生。这些心理在线服务能起到什么作用?有多专业?能否构建心理健康干预的“防火墙”?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多位求助者、专家和心理专业人士。

心理在线服务能为抑郁症筑起防火墙吗?

5月24日,在河北秦皇岛,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大学生们体验了一场有趣的游戏“励志”。视觉中国供图

轻量级心理服务可能是“四两拨千斤”

大一结束的一个晚上,室友的言语攻击彻底爆发了。她冲到天台上,甚至萌生了“一劳永逸”的想法。学业压力大,和舍友关系不好的鹿晗,一直“被困在孤立的境地”——不知道怎么和熟悉的人谈这些情绪,觉得“和父母谈太伤害他们了”。

在“疯狂但理智的状态”中挣扎,鹿晗拨通了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电话。得知她有自杀倾向,接电话的学生助理立即给她做了简单的心理评估,并安排她第二天早上进行心理咨询。挂了电话后,鹿晗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虽然对方看似“无话可说”,但有人倾听了许久无处诉说的委屈,让她觉得“不那么无助,至少还有解决的办法。”

“有自杀倾向的人在采取行动之前,会不断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这时候,及时的正面回应就很重要了。”湖北省精神卫生协会理事贾洪武说,在危机时刻,有自杀倾向的人能感受到“有人关心,有其他解决办法”,从自己狭隘、极端的心态中解放出来,可能会力挽狂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闫芳建议,在危机时刻,人们可以拨打北京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等公益性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或者精神病院设立的心理咨询电话。如果有家属在场,建议在家属陪同下直接去医院精神科。“心理危机干预是有专业门槛的技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不恰当的反应也可能刺激求助者。”

随着心理咨询市场的日益广阔,心理咨询行业也不断发展。但求助者的心理苦恼程度不同,购买力不同,需求也多样化。很多患有情绪困扰的人,是无法或者不愿意购买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的。贾洪武认为,如果这些人能够得到具有陪伴、鼓励和治愈性质的心理服务,或许还能缓解他们的情绪,恢复他们的精力。

记者了解到,很多商业心理公司都推出了轻量级的心理服务。某泛心理学品牌称其为“提供非治疗性心理需求的线上线下解决方案”,在自己的客户端以语音和文字的形式为用户提供价格46-96元的“搭讪”服务;另一家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服务的互联网平台,提供倾听热线服务,价格为50元/次。此外,还有很多线上平台也有类似的定位服务,单次多为25-30分钟。

心理学专业大三学生李源曾经在一家提供线上心理服务的平台兼职,为用户提供轻量级的心理服务。在这个平台上,服务商会注明资质、经验、专业领域、服务时间等信息。在他们的个人资料里。用户可以随时与在线服务商沟通,每次购买30分钟的服务。“具体时长看用户意愿和需求,有的甚至可以聊两个小时。"

相比心理咨询,轻量级心理服务具有价格低、持续时间短、专业性相对较低的优势。李源介绍,服务者上岗前仍需通过平台上的统一培训和考核,这涉及到换位思考的技巧和方法,以及隐私保护、不做判断等基本原则。同时,为了鼓励轻量级心理服务商在早上、午夜等客流较低的时段上线,平台也会在这些时段为服务商提供更高的线上补贴,尽力保证服务的可及性。

“大部分都在恋爱和人际关系中,也有人对自我发展很迷茫。”李源回忆道。通常来求助的用户,只会和李源有一两次交流。但也有例外——一个女生和她交往了三个多月,后期他们之间的对话往往只是围绕着对方的日常生活。李源觉得“他并没有起到太多专业的作用”,但对方想要的是“没有判断的交流,长期的陪伴”。

“心理咨询不仅仅是沟通,还隐含着专业技术的应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表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往往可以为来访者提供一个理解生活的新框架,帮助他们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心理咨询是长期的、一贯的,重视咨询与探视关系的建立。心理咨询师通常会在前期对来访者进行评估,并根据问题共同商定一个包含咨询时长和目标的计划,在后续的咨询中按照前期制定的计划努力。

李源兼职平台在服务介绍和使用说明中明确指出,此项服务不适合处于危机中的人群(如目前有自杀倾向或念头的人群)、符合任何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人群、想要寻求精神障碍诊断和治疗的人群(包括询问精神药物使用的具体建议)、想要处理严重心理创伤的人群。建议处于危机中的人拨打危机干预热线,寻求更专业的帮助。

“轻量级的心理服务更多的是帮助用户缓解情绪,给予一定的心理安慰。”李源坦言。评估客户的心理状态也是她的工作之一。如果有当事人提到自杀,有创伤经历,有病理表现等情节严重的,李远会和主管(监督指导新人的资深工作者——记者注)商量,推荐他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建议对方去医院求助。

“在线”心理咨询打破时空障碍

彭宇做过近50次心理在线咨询。过分注重自己的外表让他害怕被人看。如果他在照镜子时对当天的形象不满意,那种“暴露在大众视野中的紧张、尴尬和羞耻”就会突然涌上心头。前十几二十次视频咨询,彭宇只能关灯,艰难地做一点自我表露。过了一段时间,他终于接受开灯告诉自己,但比起线下见面,隔着屏幕他还是觉得更安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心理在线咨询蓬勃发展。心理在线服务平台推出的一份《2022年全国心理机构生存报告》显示,全国68.99%的心理机构进行过在线视频咨询,49.05%进行过在线语音咨询。打开小红书、豆瓣等社交软件,在“心理咨询”关键词的搜索结果下,有数不清的个人或工作室运营的具有科普、品牌推广、咨询、预约等功能的账号。

陈祉妍认为,网络咨询被广泛接受是过去几年通信技术发展和心理咨询应对疫情转型的共同结果。“以前很多心理咨询师对此都有顾虑,希望至少在初期开展线下咨询,增进了解。”陈祉妍说,然而,中国心理咨询资源的地区分布是不均衡的,“偏远地区的求助者去一线城市是非常昂贵的”。

很多人在寻求线下服务时都遇到过类似的不便。彭宇住在一个小城市。在他的印象中,“当地的心理咨询资源很少”。

燕云今年大三,学校提供免费的线下心理咨询服务,但当她情绪爆发时,当天的咨询往往已经爆满。提前预约会被突如其来的学习任务或兼职打乱。“根据华景产业研究院整理的企业调查数据,2021年,全国广东、江苏两省的心理机构数量超过1万家,全国排名第五的北京(6755家)与排名第一的广东(26243家)机构数量相差近2万家。

“上线后,原有的时空壁垒被打破,心理咨询开始向‘全地域、全天候’方向发展,这也为广大求助者的进入创造了条件。”贾洪武说。如今,通过互联网平台,来自世界各地的求助者可以方便地购买一线城市心理咨询师的服务,有些平台还可以根据新用户的首选咨询时间和性别为其匹配心理咨询师。

但是网上也会给心理咨询带来新的问题。闫芳表示,网上咨询的便利性可能会导致爽约问题,打乱治疗设置,影响咨询效果。同时,虽然规范化的心理咨询通常需要双方打开摄像头,但咨询师通过屏幕能够捕捉到的来访者的表情或行为细节较少,双方加深沟通、建立信任的难度较大。

高品质还是高性价比?

除了时空障碍,心理咨询的高昂价格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门槛。因为很难预约,同时又担心“学校里的咨询师会给学院通风报信”,燕云一度想过自费去校外做心理咨询,但500元/小时的价格让她望而却步。初入职场的蒙文无法承受当地私人工作室500-800元/小时的高昂咨询价格。医院的心理门诊相对便宜,但“病人多,医生没时间做情绪疏导”,就直接让燕云填了心理评估量表,给她开了药。

一份关于心理健康的报告显示,高昂的费用是阻碍患者接受心理治疗的首要原因,52.9%的患者并没有因为这个原因而考虑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线咨询的价格大多在500元-1000元/小时,和线下差不多。但在多元化的线上市场,那些资金不雄厚的人更有机会找到相对便宜的咨询师。蒙文以100元-200元/小时的价格购买了很多心理咨询服务,明显感觉这个价位的心理咨询师水平“良莠不齐”。

“收费高的咨询师不一定好,收费低的咨询师大概率经验少,甚至专业知识不足。”陈祉妍说,培养一名专业顾问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专业咨询服务的价格也相应较高。同时,为了继续支付更高的租金成本,线下工作室往往需要更多更稳定的收入,这对咨询师的职业水准底线形成了“天然的约束”。在线咨询成本低,咨询师的准入门槛更低。

“很多人低估了不合格的心理咨询可能带来的危害。”在多年的督导过程中,陈祉妍接触过很多因为不专业的会诊而延误的案例。即使这些求助者将来找到了可靠的治疗方法,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她建议求助者首先考虑对方是否有专业的学习背景,然后才是“经验法则”——如果专业训练不足,即使经验丰富,也可能形成偏颇的咨询习惯。另外,工作年限,随访率等。都是可供参考的指标。

但贾洪武认为,是否会造成二次伤害,取决于咨询师的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其价值观与来访者的匹配程度,并不完全与价格挂钩。他承认经验是一把双刃剑。在选择咨询师时,需要综合考虑专业性和适应性,建议“广泛接触不同的咨询师,感受哪种描述更符合你的主观感受”。陈祉妍也认识到适应性的重要性:“如果咨询几次后觉得收效甚微,就应该和咨询师讨论这个问题,观察对方是如何解释和处理的,判断对方是否适合你,面对无效的咨询及时止损。”

闫芳建议求助者通过机构选择心理咨询师,或者选择已经形成团队规模的心理咨询工作室。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出现意外情况时,可以迅速找到另一位医生或咨询师帮助解决;另一方面,机构和团队更加稳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顾问“拿钱跑路”的风险。

此外,对于有精神障碍的人,及时就医,以避免重疾带来的风险,也是非常重要的。陈祉妍说,心理咨询师会从“主观痛苦”和“社会功能受损”两个方面来判断来访者的状态——来访者的痛苦达到典型的抑郁、焦虑的程度,或者在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需要考虑精神障碍的可能性,建议他去医院的精神科或心理门诊就诊。

“有些生理问题和心理问题是不能通过表象来区分的。”贾洪武补充道,以“不遵守纪律”为例,这可能只是孩子的叛逆行为,也可能与多动症有关。含糊不清的时候,心理咨询师也会建议来访者就医。

“标准化”成了行业难题。

陈祉妍和贾洪武都认为,我国心理咨询师的水平参差不齐,高素质的心理咨询师数量不足。但贾洪武认为,“线上”有利于提高心理咨询行业的水平。以前咨询师“分散在各处,谁也见不到谁。晋升主要靠个人努力和理解”。在线咨询兴起后,各平台更有能力吸引大量咨询师入驻,规范技术,组织大规模培训。

但在心理咨询领域追求“标准化”并不容易。心理咨询经验具有主观性强、方法灵活、流派众多的特点,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难度较大。在实践中,有些咨询师会综合运用各种学派的方法,但不同学派的哲学来源差异较大,甚至相互排斥,很难强行融合。

2017年9月15日,存在了11年的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注销。在贾洪武的印象中,二、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注重的是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并不能有效检验咨询师的实际水平。同时,各省实施考核差异较大,甚至出现了“买证上岗”的现象,证书的可信度进一步降低。资格考试设置准入门槛,规范行业发展的目的也已经丧失。

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退出后,新的权威认证体系尚未建立。闫芳表示,资质认定的权限下放给各大行业协会后,协会努力做相关尝试,但至今未能在行业内形成统一标准。国家卫健委组织的全国统考,国家卫健委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的初/中级心理治疗师证书,属于官方认证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但报考时,对参加人员的专业背景和专业技术工作经历是有要求的。根据这个标准, 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衡量门槛很高,目前持证人数很少。

“对于不太专业的心理服务者,我觉得不应该一棍子打死。”闫芳说。据国家卫健委统计,到2021年底,我国精神科医师人数达到6.4万人,仅占全国医师总数(428.7万人)的1.49%。

在心理服务领域,过分要求专业性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颜芳认为,无论是有兴趣、愿意学习的人涌入心理服务领域为他人提供服务、互相帮助,还是有困难的人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自救,都是值得鼓励的。但最重要的是,“量力而行:经过培训,有心理治疗或心理治疗专业证书的人做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经过训练的发烧友可以做发烧友的工作,比如聊天。”

贾洪武认为,顾问认证还是应该交给市场上的第三方机构,但他也承认,这些机构在一开始往往缺乏公信力。他希望未来认证机构专注于某一流派的评价,经过多年的调整、发展和检验,在某一流派建立口碑,形成认证权威,从而实现市场上各流派认证机构的愿景。

(应受访者要求,彭宇、蒙文、燕云、李源、鹿晗为化名。)

责任编辑:郑起姜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39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