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腻了?一个人很难遵从一百个人的意愿,一百个人也很难遵从自己的内心。有没有跟着自己的心走?

很多人活得太累,人生只有两个词组:成功和优秀。我很惊讶,他们连幸福都不觉得,反而要去追求幸福。很多人,为了生存而奔波,真的没有多少快乐。从幼儿园到大学,忙着各种考试;毕业后忙着结婚;婚后忙于生儿育女;退休后照看孩子…如此鲜活。人生如戏,没有彩排,戏里有很多场景,很多身份,但主角只有一个

很多人活得太累,人生只有两个词组:成功和优秀。

我很惊讶,他们连幸福都不觉得,反而要去追求幸福。

很多人,为了生存而奔波,真的没有多少快乐。

从幼儿园到大学,忙着各种考试;

毕业后忙着结婚;

婚后忙于生儿育女;

退休后照看孩子…

如此鲜活。

活腻了?一个人很难遵从一百个人的意愿,一百个人也很难遵从自己的内心。有没有跟着自己的心走?

人生如戏,没有彩排,戏里有很多场景,很多身份,但主角只有一个。

为了剧中的延续性和合理性,主角不得不不断更换脸上的面具来完成不同的角色任务。久而久之,我们终于看到,很可能只是一个摘不下面具的主角。而他的真面目,别说观众,可能连他自己都不记得了…

我们今天文章的内容是:人格面具。

什么是人格面具?

就是我们每天行走在江湖的东西。在这个社会里,大家表面上看到的东西,甚至在你自己大脑的认知里,你认为你每天都在和这个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打交道。

很多人以为日常的人格面具就是自己,其实指的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身份。

许多人和他们的朋友一起喝酒。酒后,当酒精开始麻痹他们的大脑时,另一个“我”就会出现。大家都说喝了酒以后会说实话,会闹,会哭,经常会出来。因为他们不需要这种人格面具的伪装,内心真实压抑的自己就会开始走出来。

活腻了?一个人很难遵从一百个人的意愿,一百个人也很难遵从自己的内心。有没有跟着自己的心走?

越长大越会逢场作戏。

曾经的海誓山盟,暗箭伤人,慢慢变成了醉话,或者,醉得说不出话,害羞的自己。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演变成了身份与认同的较量。

仔细阅读以下两个命题,看完后感受一下你的内心。

命题1:

因为你是学生,你就应该去做;因为是同事,就应该这样做;

因为你是我的妻子或丈夫,你应该那样做;

因为你是我的朋友,你应该那样做。

提议2:

因为你是学生,不能这么做;

不能因为是同事就这样;

因为你是我的妻子或丈夫,你不能那样做;

因为你是我的朋友,你不能这么做。

活腻了?一个人很难遵从一百个人的意愿,一百个人也很难遵从自己的内心。有没有跟着自己的心走?

有些活泼的孩子戴着“乖巧”的面具,有些活泼可爱的女人戴着“温柔贤惠”的面具。做一个带着面具的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种面具可以帮助人们改善人际关系,因为它可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符合社会要求产生的规则。

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如果我们长期戴着面具,我们会逐渐失去本性。当真实的自己与这个面具发生冲突时,人的心理就会产生压抑感,产生抑郁焦虑的负面情绪。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这是构成人格的三个自我。

其中本我以快乐为基础,超我以道德为基础,自我以现实为基础。每个个体的真我都追求快乐,同时又受到超我道德感的束缚,所以小我会起到中间作用,协调两者,达到平衡的状态。

人是活的,角色面具也是活的,是不断变化的。在这个过程中,现在可能背叛过去,未来可能超越现在。如何容纳这些相互冲突的面具,从历史的、动态的角度整体看待自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俄罗斯在这一点上被激活,又无处安放,自然会很累。

就像山上的台阶,每一步都有它的价值,有高低之分,但没有好坏之分。没有任何步骤,都会不方便。

说到这里,我想总结一下,如何不累?

不同角色之间的情感是平滑的,是有边界的,也就是说,不同的面具互相接纳,不互相讨厌,保持距离;

角色压力的缓冲区,意义感的寻找和建构,把自己的历史当成传记,保持敬畏。

也就是说,如果面具之间发生冲突,我们可以在两个面具之间找到共同点,了解彼此的意义、功能和作用,从而有效缓解冲突。这些或许是我们自我调节的好方法。

活腻了?一个人很难遵从一百个人的意愿,一百个人也很难遵从自己的内心。有没有跟着自己的心走?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被恨的勇气》一书中说:

“如果关系能因为你的反对而崩塌,那就没必要一开始就缔结这段关系,你主动放弃也没关系。

对其他人来说,生活在关系破裂的恐惧中是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为别人而活不是我们的目的,也不是我们的初衷。

选择干涉甚至承担别人的事情,只会让我们自己的生活更加沉重和痛苦。

打破“为别人而活”的状态,关键是要有被人讨厌的勇气,不怕别人的指责、抱怨甚至诋毁。

有了被恨的勇气,我们才有可能做真实的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有了讨厌的勇气,我们才能企盼high活的意义,才能对明天充满激情和希望,才有走向未来的勇气。

活腻了?一个人很难遵从一百个人的意愿,一百个人也很难遵从自己的内心。有没有跟着自己的心走?

湖南卫视原创综艺节目《幻乐之城》开播时,演员黄晓明和导演许宏宇创作了8分钟的现场音乐短剧《独木桥》。

短剧一开始,黄晓明坐在一个富丽堂皇的环境里,周围都是绅士淑女,每个人都举着酒杯。这时一位生活导师上台大讲,黄晓明被某种声音吸引,钻进了一个黑洞洞的洞。在洞的尽头,有一面镜子,里面有一个人,但这个人没有脸。

黄晓明:你是谁?

镜子:除了你,没有人知道我是谁。

黄晓明:为什么带我来这里?

镜子:你自己来的。

黄晓明:为什么我看不清你的脸?

镜子:因为我不想让人看清楚,你也是吗?

活腻了?一个人很难遵从一百个人的意愿,一百个人也很难遵从自己的内心。有没有跟着自己的心走?

黄晓明:你怎么能像我一样?

众所周知,我每天都在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更好的儿子,更好的丈夫。

现在,他会是一个更好的父亲。我相当成功。

镜子:这就是你所谓的成功吗?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你每天都在做一个好人。你每天假装捡钱。你每天都活在别人的感觉里。你不累吗?

黄晓明:累。

镜子:那你为什么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为什么不能承认自己的懦弱,自己的不自信,自己的失败?你知道你抛弃我时我有多受伤。

黄晓明:对不起,我知道了。

黄晓明走出了这个黑洞。天空正在下雨。他坐在一座木桥上,让雨水落在他身上。他拿着一个黑色的面具。

他说:“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努力了,接下来的路我们会继续一起前行。”

活腻了?一个人很难遵从一百个人的意愿,一百个人也很难遵从自己的内心。有没有跟着自己的心走?

有一件事是真的,那就是先爱自己。

如果一个人爱自己爱到没有自我,那么TA就得不到预期的回报。

你的人格是完美的,你可以得到完美的感情。

我要做一个真实的人,我要做一个冷静的人,我要做一个无欲无求的人,我要做一个不被痛苦打败的人…

重要的是,你怎么知道你想成为的人不是你认为别人期望你成为的人?

当你终于走上了自己的路,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妈妈,怎么这条路还是别人想让我走的路,不是我想要的,你怎么办?

按照别人的期望去生活,这句话用正确的句子表达就是:按照我认为别人期望我的样子去生活。

这句话的重点是:我认为。

我们把自己想要的东西放在别人脑袋里,然后告诉自己,好吧,这是别人对我的期望,我必须满足。

这个想法下面,本质是我觉得大家都在密切关注我。

这是通过想象别人在关注自己来满足被关注的需要。

活腻了?一个人很难遵从一百个人的意愿,一百个人也很难遵从自己的内心。有没有跟着自己的心走?

当然,现实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想被关注。谁有时间时刻关注别人?

王菲就简单多了。她不会想,天哪,这些粉丝对我有什么期待吗?

上海演唱会,很多人评价王菲老了,唱不动了,没气了。

如果有人问她是怎么想的,也许她会说:

是的,我不能再唱了。

一个人越能接受自己,就越不会对自己抱有期望,也不会把自己的期望投射成别人对自己的期望。

短剧结束后,王菲说:唯一能和自己说话的人,只能是自己。

黄晓明也对观众说:四十岁了,我最想知道的是,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应该是他非常真实的自我质疑。

这样的疑惑会发生在很多自我意识很强的人身上。

活腻了?一个人很难遵从一百个人的意愿,一百个人也很难遵从自己的内心。有没有跟着自己的心走?

心理学家:荣格、阿德勒、温尼科特、科胡特等。

他们都经历过这样的自我怀疑。

起初,他们是弗洛伊德的追随者,后来他们叛逃离开,变得独立。

表面上看是不同的学术发展。本质是他们问自己“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遵从内心的声音。

荣格称之为自我定位。

人的一生,如果没有这种怀疑,没有对自我生命状态的审视,很少哲学性的自我追问,那将是一种没有光明的生命状态。

我们能看到让我们羡慕别人的东西,却看不到他们内心的纠结。即使我们走近看到他们,我们可能也不明白——你的状态才是我所期待的。你为什么还想逃跑?

而我们也有别人羡慕的东西,我们往往不在乎。

既然我们不是特别在意表面上的东西,为什么要这样“看”呢?

因为我们要面对别人,要和别人相处,面具可以保护我们。少受伤害。

因为其他人是镜子。当我们不确定自己是谁的时候,我们需要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所以我们很难忽视别人的眼光。

因为人们已经把别人面部彩绘和标签为了简化认识和区分他人的过程,我们试着“看”自己,就像我们希望别人看我们一样。

到…为止

我们震惊于剩余的生命越来越短,而别人(我们的面具)的眼光却越来越重。

终于放下了扁担,让“其他人”见鬼去吧

活腻了?一个人很难遵从一百个人的意愿,一百个人也很难遵从自己的内心。有没有跟着自己的心走?

如果人格面具缺失,就会影响我们的社会功能,无法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公共活动。

有时,人格面具的一部分会丢失,这种现象称为“面具缺陷”,常见于各种精神发育迟滞。

通常一个人可能缺少一些面膜,但组成这些面膜的内容或成分并不缺少。他们经常藏在其他面具里。很多时候,口罩的缺失会让人感觉冷漠、麻木、刻板。

其实没有口罩是一种表面现象,只是被隐藏或者被压制而已。心理咨询师的任务就是帮助来访者找到并释放。

怎样才能活得更舒服,怎样才能不被脸上的面具压垮,和内心的冲突相处?

1.接受你的性格缺陷

无论哪种神经质人格,其根源都是为了对抗内在自我的真相。如果我们能明白这些内心的冲突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它们来了又走,我们也许就能更轻松地处理它们,所以我们不必强迫自己去“看”。

2.摘下你偶尔要戴的面具。

三种神经质人格如果过于极端,显然是不健康的。有时候,它们也会起到自我调节的作用。

暂时把烦恼抛在脑后,创造一个不必迎合或对抗他人的环境,摘下面具喘口气。

3.说出或推断出你内心的矛盾。

在讲述和表演我们自己的故事的过程中,我们为心中的紧张打开了一个出口,并将其疏导出去。

而且我们自己的故事也可以借鉴到别人的生活中,我们内心的冲突更有积极意义。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问你:你有多久没有认真地、可以接受地审视面具下的自己了?

一个人很难遵从一百个人的意愿,一百个人也很难遵从自己的内心。有没有跟着自己的心走?

活腻了?一个人很难遵从一百个人的意愿,一百个人也很难遵从自己的内心。有没有跟着自己的心走?

活腻了?一个人很难遵从一百个人的意愿,一百个人也很难遵从自己的内心。有没有跟着自己的心走?

作者简介:先红老师

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悼词治疗师,自由撰稿人,培训师。

来源:实用心理学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51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