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

蛤蟆先生总是爱笑爱闹,现在却一反常态的不开心。他一个人躲在屋子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他的朋友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赫伦的带领下,勇敢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逐渐找回了自信和希望…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德波为了向读者普及心理学知识,借用了英国文学经典《柳林风声》的主人公,让蛤蟆先生和他的朋友们再次出场,演绎了这个关于心理咨询的故事。这本

蛤蟆先生总是爱笑爱闹,现在却一反常态的不开心。他一个人躲在屋子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他的朋友非常担心他,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在10次心理咨询中,蛤蟆在咨询师赫伦的带领下,勇敢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逐渐找回了自信和希望…

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德波为了向读者普及心理学知识,借用了英国文学经典《柳林风声》的主人公,让蛤蟆先生和他的朋友们再次出场,演绎了这个关于心理咨询的故事。

这本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很好,代入感很强。可以跟随蛤蟆先生,探索情绪的根源,体验心理咨询的细节,从而完成一次自我心理治疗。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

改变盲目向外看的习惯,诚实地审视自己。

改变的前提是认清自己。我们不仅是对自己最严厉的人,也是世界上唯一能拯救自己的人。

在对蛤蟆先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赫伦先生给出了三种基本的人生状态:儿童、成人、父母。

蛤蟆先生的问题是“孩子的自我状态”和“父母的自我状态”太突出了。”孩子的自我状态”对应的是懦弱和逃避,“父母的自我状态”对应的是蛤蟆先生内心的严格自我要求,两者都离不开原生家庭的影响。

父母也是人,他们必然会把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就像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一样。所以孩子应该学习的是如何处理和防御后果。"

出身家庭塑造了我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信仰和性格,但大多数心理问题的源头也来自出身家庭。生活中有数不清的情况被出身家庭影响了一辈子:

父母陈旧僵化的观念,会影响孩子潜意识中接受外界信息的承受力和灵活性;

父母经常为琐事争吵和打架,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乐观情绪,并可能直接导致他们的心理忧郁和暴力倾向。

父母对孩子要求严格,一定程度上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没有安全感、固执己见。

蛤蟆先生属于第三种。父亲的强势,母亲的顺从,让他变得胆小、优柔寡断,潜意识里对自己要求严格。

即使他不愁吃穿,但这种短期内看不见的心理影响已经发酵很久了,导致他长大后依然处于“孩子的自我状态”。幸运的是,在苍鹭的悉心指导下,他终于正确认识和认清了自己。

正如书中所说,孩子真正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出身家庭带来的影响和后果。

“你当然不喜欢,但如果你想更好地了解自己,你需要和自己的情绪联系起来,去理解它们。如果你否认它们,无论是通过忽视还是压制,结果就像截肢一样,就像你身体的重要部分被切除一样,你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个残疾人。”

即使自己过去的人格有很多缺陷,也不应该一味的否定和逃避,而应该积极、清晰、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然、无畏地拥抱最真实的自己,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

停止不好的自我批评,学会与自己和解。

焦虑和愤怒往往会让人下意识地启动逃避机制,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不自觉地想批评对方,但本质上是在谴责自己。如果不能及时醒悟,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蟾蜍先生的生活中还有一个对他影响很大的角色——獾。巴杰有着明显的“家长态”人格,对朋友说话总是盛气凌人,居高临下。

Toad先生是乡村学校的校长。因为车祸,他请假养伤。獾打了个算盘要接手学校经理的职位,跑去找蛤蟆先生,让他直接写辞职信。

这让癞蛤蟆先生很生气,但又不敢表露出来,只好化干戈为玉帛,甚至打算听听獾的建议,认为提交辞职信也许对大家都有好处。

在与苍鹭的磋商中,蟾蜍先生承认獾给他的感觉是法官在审判犯人,但苍鹭明确告诉他,蟾蜍先生在玩一种叫“PLOM”的游戏,而且总是赢。

所谓“PLOM”,就是“可怜的小老我”,也就是“可怜的小我”的意思。在这个游戏中,蛤蟆先生在暗中或无意识地与对方合作,从而达成秘密协议,为自己制造不快。

这是一场心理游戏,但游戏中的输家才是赢家。

癞蛤蟆先生在不知不觉中卷入了“阴谋”,试图让自己痛苦,站在受害者一边,从而让对方在心理上产生负罪感,以此来惩罚对方,让自己的愤怒情有可原,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表面的自我安慰。

"没有任何批评比自我批评更有力,也没有任何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厉."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

当我们面对愤怒和焦虑时,大多数人都会表现出或强或弱的“家长状态”。

所谓“父母国”,可以比喻成一个法官,一直在指控别人,给别人定罪,然后自然惩罚别人。

审判机制中的人往往容易被主观性蒙蔽,以至于看不清楚自己其实是在审判自己。看起来你是在指控别人犯罪,给别人定罪,其实我们是在给自己定罪,惩罚自己。

这种惩罚首先源于心理上的谴责,然后演变成肉体上的折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处以极刑。

解铃还须系铃人。归根结底,能拯救自己的还是自己。我们需要问自己很多问题,比如你能停止自我批评吗?能不能对自己好一点?最重要的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

打破固有思维,敢于面向未来,努力培养“成人的自我状态”。

所谓“成人自我状态”,就是我们以理性而非感性的方式行动。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可以计划,可以考虑,可以决定,可以行动,可以理智,合理的行动。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可以为自己所用,我们不再被父母过去在脑海中的声音所驱使,也不再被童年的情感所困。相反,我们可以思考当前的形势,根据事实来决定怎么做。

“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最大的区别在于,“成人自我状态”的培养需要努力和深思熟虑。

没有人能让我们有任何感觉,除非他们用暴力威胁你。毕竟,是我们“选择”了我们的感情。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

生气和愤怒其实是人自己“选择”的结果。做这个选择的时候,我们都是无意识的,更像是条件反射。

推而广之,既然生气和愤怒可以选择,也就不难理解了。幸福也是你的选择。选择了快乐,就变得容易了。

当你处于“儿童自我状态”时,不成熟的思想会让你不自觉地“选择”不快乐。责备他人,以及处于“成人自我状态”的人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负责任。

对自己负责,就是要能够意识到自主权在自己手里,知道自己有改变局面的力量,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有改变自己的力量。

而脱离过去,弥补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选择原谅

"宽恕与赦免罪犯无关。那跟减轻作为受害者的负担有关系,就是减轻痛苦,让自己从受害者变成幸存者。"

选择原谅意味着选择放手。很多时候,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始新的生活。

正常管理情绪是一种生活实践。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

抑郁、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是人类的正常情绪。我们不应该把它们看得太重,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它们的负面影响。

现在的疫情时代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焦虑,被控制住抑郁的人不在少数。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人都善于做情绪的主人,在无聊的日子里总能给自己找点乐子,而不是任由自己的抑郁情绪肆意滋长。

但在现实中,很多人并不能自发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克制。其中,有的人选择坐视,让压抑发酵成抑郁,难以理解世界的美好;还有的能及时意识到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会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我们应该做的是,在面对身边的精神病患者时,表现出自己的宽容,明白心理问题并不可怕,主动伸出援手,帮助他们早日康复。

武志红老师说:“一个会去看心理医生的人可能有良好的心理发展水平。如果真的有问题,他可能连自己有问题都不愿意承认。”

所以,心理咨询并不可怕,也并不罕见。相反,它正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全世界人民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

文三岳明漫千山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23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