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抑郁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

抑郁自评量表和抑郁状况问卷(抑郁自评量表和抑郁状态量表)一.导言:抑郁自评量表(SDS)是由WilliamW.K.Zung于1965年编制的。它是一种自评量表,用于测量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1972年,Zung增加

自评抑郁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

抑郁自评量表和抑郁状况问卷

(抑郁自评量表和抑郁状态量表)

一.导言:

抑郁自评量表(SDS)是由William W. K. Zung于1965年编制的。它是一种自评量表,用于测量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1972年,Zung增加了相应的考官书,将自我评价改为其他评价,称为抑郁状态清单(DSI)。评估时间跨度为最近一周。

二、内容:

SDS和DSI分别由20个陈述句和相应的问题项组成。每一项相当于一个相关症状,分值为1-4分。20个项目反映了抑郁症的四组具体症状:1。精神情绪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和哭泣两项;2.身体障碍,包括日间情绪差异、睡眠障碍、食欲不振、性欲减退、体重减轻、便秘、心动过速和疲劳。3.精神运动障碍,包括精神运动迟缓和激越;4.抑郁症的心理障碍,包括困惑、无望、易怒、优柔寡断、自我贬低、空虚、反复想到自杀和不满,共八项。

三、评分方法:

每个项目分为四个等级:1、2、3和4。要求被试仔细阅读每一句话,或者一个一个地提问,按照最适合被试的时间频率圈出1(从不或偶尔),2(有时),3(经常),或4(总是)。20个项目中,有10个项目(项目2、5、6、11、12、14、16、17、18、20)用正面词陈述并按逆序评分,其余10个项目用负面词陈述并按上述1-4的顺序评分。SDS和DSI评定的抑郁严重度指数按以下公式计算:抑郁严重度指数-各项目累计得分/80(总分最高)。指数从0.25到1.0不等,指数越高,抑郁症越严重。

四、测试结果:

Zung等对SDS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内部一致性令人满意;奇偶项被分成半相关:0。73 (1973年)和0.92 (1986年)。SDS与贝克抑郁问卷(BD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和MMPI“D”分量表有高度和中度相关。Zung等人还将SDS和DIS的得分与CG1进行了比较,并提出SDS和DIS得分低于0的人。5人没有抑郁。0.50-0.59为轻度至轻度抑郁;0.60-0.69为中重度抑郁;0.70以上为重度抑郁。比较不同诊断病例的DIS评分,发现DIS具有良好的区分功能:抑郁障碍组96例,平均得分指数为0.61;精神分裂症组(25例)为0.48;焦虑症组(22例)为0.51;人格障碍组(54例)为0.52, 差别很大。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对50例住院抑郁症患者进行了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SDS和HRSD评定,共300次(50例×6),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4。SDS评分指数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与Zung的报道一致。

动词 (verb的缩写)评估:

SDS和DSI是短期自评量表和问卷,易于操作和掌握,能有效反映抑郁症的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特别适合综合医院查找抑郁症患者。SDS评分不受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受试者的文化程度较低或者智力水平稍差,可以由主考官用DIS对其进行评估。SDS和DIS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1985年翻译成中文,首次用于评价米那普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抑郁自评量表

我感到忧郁和沮丧。

我认为早晨是一天中最好的。

我突然流泪或想哭。

晚上睡不好。

我吃得和平常一样多。

和异性亲密接触的时候,我觉得和以前一样快乐。

7.我发现我的体重在下降。

8.我患有便秘

9.我的心跳比平时快。

10.我无缘无故地感到疲倦

11.我的头脑像往常一样清晰

12.我认为做我经常做的事情并不难。

13.我感到不安,无法平静下来

14.我对未来充满希望。

15.我比平时更容易生气和激动

16.我认为做决定很容易。

17.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有人需要我。

18.我的生活很有趣。

19.我想如果我死了,别人会活得更好。

20.平时感兴趣的还是感兴趣的。

抑郁状态问卷

1.你感到沮丧吗?

2.是想哭还是想哭?

你早上感觉最好吗?

4.晚上睡不好吗?你经常醒得很早吗?

你吃得和平常一样多吗?你的胃口怎么样?

6.你瘦了吗?

7.你的性功能正常吗?你愿意关注有魅力的异性,和他/她好,说话吗?

8.你担心便秘吗?

9.你的心跳比平时快吗?

10.你会无缘无故地感到累吗?

11.你是否焦躁不安,难以保持冷静?

12.你做事比平时慢吗?

13.你的头脑还像往常一样清晰吗?

14.你觉得生活很空虚吗?

15.你对未来充满希望吗?

16.你认为决定任何事情都很容易吗?

17.你比平时更烦躁吗?

18.你还喜欢你平时喜欢的吗?

19.你觉得自己有用,不可或缺吗?

20.你想过自杀吗?

赠送20本心理学电子书,添加 微信:56163509  备注:心理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li1988.com/35537.html